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9章 李二的势

作者:昨日即今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低着头,有些蔫巴巴的,脚尖无意识地碾着一小块凸起的砖缝,整个人像棵被霜打过的小树苗,耷拉着叶子,没了往日那股活泼劲。


    照理说,昨日吸收了那桶药浴的药力,他应该生龙活虎才是。


    阴影笼罩下来。


    李恪不用抬头也知道是谁。


    那股熟悉的、带着龙涎香的、属于帝王的气息,如同无形的山峦,沉甸甸地压了过来。


    他下意识地绷紧了小身板,手指蜷缩在袖子里,指甲掐进了掌心。


    第一天那冰冷刺骨的“生死不论”犹在耳边,便宜老爹那张冷酷决绝的脸,就像是最锋利的刻刀,在他心头上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此刻再面对,心头那点亲近和依赖早已冻结,只剩下拘谨、陌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


    李二负手而立,明黄的常服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威严。


    他目光扫过儿子低垂的脑袋和紧绷的肩线,那点细微的僵硬和疏离,自然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几不可察地抿得更紧。


    解释?


    帝王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抬头。”


    李二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口玉言的份量,不容置疑地砸在寂静的演武扬上。


    李恪身体一颤,猛地抬起头。


    小脸上努力想挤出点恭敬的表情,眼神却像受惊的小鹿,飞快地瞟了李二一眼,又迅速垂落,不敢与那深邃如寒潭的目光对视。


    李二对李恪的躲闪视若无睹,开口道:“今日,朕教你何为势!”


    没有铺垫,没有引言,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仿佛只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没有任何感情,干脆利落。


    李恪心头一凛,腰板下意识挺得更直了些。


    李二缓缓抬起右手,动作舒展而自然,一片绿叶好似受到了某种召唤,被微风卷着,打着旋儿,悠悠荡荡,不偏不倚地朝他掌心落去。


    那叶子轻飘飘的,青翠欲滴,脉络清晰可见,是再寻常不过的春日景象。


    下一秒,李恪的眼珠子差点脱眶而出!


    就在那片枯叶触及李二掌心的刹那,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如山的磅礴压力骤然降临!


    那压力无形无质,却又真实不虚,如同整座演武扬的重量瞬间压缩凝聚于方寸之间,轰然压在了那片小小的叶子上!


    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那片本该被掌风轻易吹走的绿叶,此刻竟如同被无形的巨钉死死钉在了李二的掌心!


    它纹丝不动,连最细微的颤抖都没有。


    更让李恪惊骇的是,他明明离那叶子还有好几步远,却感觉有一座看不见的万丈雄峰当头砸落!


    “呃啊!”


    一声短促的闷哼不受控制地从喉咙里挤出。


    李恪双膝猛地一软,如同被无形的巨锤砸中,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向下矮去。


    他死死咬住牙关,额头青筋暴跳,调动起全身每一丝肌肉的力量去对抗这股突如其来的重压。


    脚下的石砖似乎都在呻吟,冷汗瞬间浸透了玄色劲服,后背一片冰凉。


    李二向前踱了两步,目光投向演武扬外巍峨连绵的宫阙飞檐,又仿佛穿透了它们,望向更辽阔的天地。


    “山有山势,雄浑巍峨,亘古不移;水有水势,奔流不息,无孔不入;雷霆闪电,撕裂长空,震慑万物;狂风骤雨,席卷天地,涤荡乾坤。”


    李二掌心的绿叶依旧稳如泰山,“天地万物,莫不有其势,你可明白?”


    李恪一脸茫然,想到颜师古与马周的话,好似抓住了什么,又什么都没有抓住。


    李二没有理会李恪,声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仿佛引动着周围的空气。


    “天地异变,自有其势,上古先民,感此变化,引天地之势入己身,锤炼打磨,是为修行之本。炼天地之势入体,臻于极致,以求超脱凡俗,便可...与天地相抗,行常人所不能思议之事。”


    他顿了顿,目光落回李恪身上,深邃的眸子里仿佛有星辰生灭。


    “之后,有大智慧者,从中窥得门径,分化衍生。”


    “有帝王者,聚万民之心念,汇国朝之气运,凝于一己之身,一言可为天下法,一念可决苍生,此乃帝王势。”


    “有学派巨擘,承先贤之智,著书立说,门徒遍天下,其思想言论,即为圭臬,可定是非,可决兴衰,此乃学派势。”


    “有千年世家,血脉传承,盘根错节,其势沉凝,如古木参天,此乃世家势。”


    “......”


    “所谓以势压人,莫过如此,煌煌大势之下,个人如蝼蚁微尘。”


    李恪听得似懂非懂,脑子里像塞进了一团浆糊。


    山川大河他见过,雷霆闪电他也怕过,它们的威势,他能理解。


    可这什么帝王势、学派势...听起来玄之又玄。


    他努力集中精神,小眉头皱得紧紧的,嘴唇翕动了几下,终究没把心里的疑问问出来。


    李二似乎并不在意李恪是否听懂,继续道:“然,势非绝对。个人之势,若淬炼至极致,亦可撼动天地,匹敌万军!昔日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其个人之势,几近于道!一人独挡百万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等威势,便是帝王势,亦需避其锋芒!”


    说到此处,李二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极其罕见的、近乎惋惜的喟叹:“然,其败亡之根,亦在于此!过于迷信个人武力之势,刚极易折。视帝王统御之道、人心聚散之势为无物...终落得乌江自刎,霸业成空。”


    他目光如电,再次刺向李恪,“势之道,在于平衡,在于掌控,在于借天地万物之势为己用,而非一味恃强逞凶!你,可记下了?”


    李恪被李二那锐利的目光看得心头发毛,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记...记下了。”


    虽然还是云里雾里,但是强行将李二的话塞进脑子里还是不在话下。


    “记下无用,需身体力行。”


    李二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修势,先修己身之势!凝神!静气!感受你自身气血流转,意念所聚!朕,让你亲身体验,何为帝王之势!”


    话音未落,李二周身的气息骤然一变!


    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爆发,没有飞沙走石的异象。


    但整个演武扬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成了沉重的水银!


    光线似乎都黯淡了几分,一种难以言喻的、至高无上、威严浩瀚、仿佛承载着万里江山、亿兆生民重量的磅礴意志,如同无形的苍穹,轰然降临!


    李恪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


    仿佛被一柄无形的巨锤狠狠砸在了灵魂之上!


    眼前的一切瞬间变得模糊、扭曲!


    演武扬消失了,父皇的身影消失了,整个世界只剩下那无边无际、沉重到令人窒息的煌煌威压!


    那不是肉体的疼痛,而是精神层面的恐怖碾压!


    仿佛有无数双冰冷威严的眼睛,穿透了他的皮囊,直视着他灵魂深处最微小的怯懦与不堪!


    又仿佛置身于万丈悬崖之巅,脚下是深不见底的黑暗深渊,冰冷的罡风撕扯着他的意识,随时要将他吞噬殆尽!


    他感觉自己像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渺小、脆弱、随时会粉身碎骨!


    呼吸变得极其困难,每一次吸气都如同吞咽滚烫的刀子!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几乎要炸开!


    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最本能的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彻底淹没!


    他想尖叫,喉咙却被无形的巨手死死扼住,发不出半点声音!


    他想逃跑,双腿却如同灌了铅,沉重得无法挪动分毫!


    汗水,如同开了闸的洪水,瞬间浸透了他的全身!


    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煞白的小脸滚滚而下,滴落在冰冷的青砖上,发出细微的“啪嗒”声。


    他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牙齿咯咯作响,瞳孔因为极致的恐惧而放大、涣散!


    “守住灵台一点清明!”


    李二冰冷的声音如同来自九天之外,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李恪濒临崩溃的意识上。


    “引气血入泥丸!意守丹田!感受它!承受它!将它视作磨刀石!”


    磨刀石?


    李恪脑子里一片混沌,只剩下无边的恐惧和痛苦!


    那沉重的威压仿佛化作了无数根烧红的钢针,狠狠扎进他意识的每一个角落!


    他感觉自己的灵魂像是被放在烈火上炙烤,又像是被丢进寒冰深渊中冻结!


    他忍不住蜷缩起来,抱着脑袋,发出野兽濒死般的呜咽!


    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


    每一分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李恪像一条被抛上岸的鱼,在无形的精神碾压中徒劳地挣扎、窒息。


    鱼?


    他好像抓住了什么,望着顶上苍穹想要奋力一跃,然而,极致的痛苦又让他动弹不得。


    那就躺着好了,做一条咸鱼,熬吧......


    他所有的狡黠、所有的算计、所有的县令威风,在这纯粹的帝王之势面前,都化作了可笑的尘埃。


    不知过了多久,那如同苍穹倾覆般的恐怖威压,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


    演武扬的光线恢复了正常,凝固的空气重新开始流动。


    李恪如同被抽掉了所有骨头,“噗通”一声软倒在地。


    他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浑身湿透,小脸惨白如金纸,嘴唇哆嗦着,眼神空洞地望着头顶的房梁,胸口剧烈起伏,大口大口贪婪地呼吸着带着铁锈味的空气。


    灵魂深处那被碾压的剧痛和深入骨髓的恐惧,依旧残留着,让他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不消片刻,他便彻底昏睡过去。


    李二静静地看着地上这摊彻底失去精气神的“软泥”,深邃的眼眸中没有任何波澜。


    过了一会儿,他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弯下腰,将昏睡的李恪背在背上,朝着朱漆大门外走去。


    这一幕,让隐藏在阴暗处的两名内侍惊掉了下巴。


    人间至尊竟然如同寻常百姓背着自己的儿子?


    阿难阴冷的目光注视着两名内侍,直至他们低下头后,他才冷冷一笑,快步跟上李二。


    返回李恪寝宫的路上,李二碰上了两位他意想不到的人,顿时,让他这位帝皇有几分慌神。


    一身素雅衣裙的襄城公主牵着李丽质的手,似乎已经等了很久。


    向来文静的襄城看到这对父子后,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温柔的声音,如同山涧清泉,在李二耳边响起。


    “儿臣原本想看看三弟,也想与父皇说几句贴己话,没想到是儿臣过于担忧了。”


    李二不自然地点点头,看了看眼中噙满泪水的李丽质,又望向襄城公主,生硬道:“夜里风大,回去吧。”


    襄城浅浅一笑,拉着心疼自家三哥的李丽质转身就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