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章 粮不是那么好囤滴

作者:昨日即今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恪正在胡吃海喝,一群勋贵子弟原本看着李恪的目光转移到那道身影上,十分好奇这位未知来客。


    “殿下,马先生到了。”


    小高在李恪耳边低声说道。


    李恪将手中的胡饼丢在桌上,朝众人介绍道:“这位是马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成为房相那样的人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闻言,房遗直不由自主地打量起来人,仿佛看到了天上的骄阳,瞳孔微缩,竟有些不敢直视。


    马周察觉到房遗直的目光微微一笑,继而说道:“殿下妙赞了,房相之才,马某也为之倾倒,羡慕不已。”


    李恪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先生不必自谦。”


    接着,李恪望着李崇义、程处默等人说道:“他们,先生就当是我李恪的亲朋好友吧,不用理会。”


    “啥?”


    程处默瞪着铜铃大的眼睛,仿佛要将李恪一口吞下去。


    其余人也是眼神不善,若非有外人在扬,必然又是一扬大吵大闹。


    马周哑然失笑,作揖道:“诸位小郡王、小公爷,马周有礼了。”


    “你认识我们?”


    李崇义嘴角含笑,手指轻敲桌面,眼神却格外的危险。


    在长安城内,认识他们这群人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这位被李恪称为有经天纬地之才的马先生,他们却是闻所未闻,就难免他们多想了。


    在扬之人,大多是家中嫡长子,看似放荡不羁,实则心有沟壑,未来必然要继承家中爵位,手上怎么可能会没有一点自己的情报渠道?


    “马先生暂时是我的大总管,知道你们的身份有什么奇怪的,只要他想,你们去平康坊和哪位胡姬做了什么事,他都能知道。”


    李恪不耐烦地打断道:“时间紧,任务重,赶紧聊正事。”


    长孙冲等人有些困惑地看了眼李恪,总觉得今天的小三有些不同,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马周神色一凝,“自五姓七望的家主入宫后,世家囤粮的动作越来越大,看来是想逼陛下退让。今日,博陵崔氏在平康坊包了整座歌楼,说是要连庆三日。”


    李恪眉角微翘,笑容邪性,“这就庆祝上了?也不知道他们吃不吃得下。”


    “太原王氏的粮车辰时三刻进了延兴门,车上尘浮不似远道而来,各郡常平仓的存粮,怕是被他们搬空了。”


    李恪拍手叫好,看来还是低估了老家伙们,他们的动作竟然那么快。


    “是时候动手了。”


    李恪的声音清越如剑鸣,“传令盒伙人商行的粮铺,即刻起粮价降五十文。”


    马周立刻走到窗边,抬手做了几个动作,之后便凝视着楼下熙攘人群。


    街对面粮铺二楼立即挑起一盏降纱灯,三十六个带幞头的伙计齐刷刷翻开新价牌,麻布掀起的声浪惊飞了檐角栖鸽。


    “斗米三百五十文!”


    长街尽头传来嘶哑的吆喝,像是被人掐住脖颈的公鸡。


    之后,又有四家不同的粮铺跟着降价,最后一声吆喝,来自京兆韦家的粮铺!


    整个西市就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街上的人群像看到了什么诡异事物,皆是停足注视着最近的粮铺。


    “怎么可能?”


    长孙冲霍然起身,走到窗边,凝视京兆韦家的粮铺。


    他没有看错,那一声吆喝,正是来源于京兆韦家的管家!


    房遗直沉声问道:“小三,你是怎么做到的?难道是韦贵妃出手了?”


    世家一体不是一句空谈,在巨大利益面前,世家向来是同进同退。


    五姓七望的家主入宫不算是什么隐秘的事,甚至,极有可能便是诸多世家之主商议出来的结果。


    京兆韦家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出手?


    “先看着,别急。”


    李恪俯视着突然凝滞的街市。


    挑着竹筐的农妇僵在路中央,黝黑的面庞被日头晒得发亮。


    胡商手中的波斯玻璃瓶映出扭曲的人影,丝绸庄的娘子扶着门框踮脚张望。


    整条街都在等待第一粒尘埃落定。


    崔氏粮铺的鎏金匾下,掌柜的圆领衫后背洇出深色汗渍,“快!快禀告三老爷!”


    “不用了!”


    崔明礼玄色的锦靴踏过粮铺门框,腰间玉带钩上的螭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将此间消息告之家主,静观其变!”


    平康坊,绮梦阁。


    五姓七望家主汇聚一堂,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崔秀述满脸得意,调侃道:“诸位,你们猜李二还能坚持多久?”


    郑元转动着掌中核桃,“差不多了,不是今日,便是明日,圣人就该宣我等觐见了。”


    圣人二字,他咬得极重,像是一种无声的讥讽。


    天子与世家共天下。


    这是世家最想恢复的盛景。


    旧朝灭亡,仅仅是君主昏庸无道,劳民伤财?


    科举制的出现动摇了世家的根基,是他们推波助澜,才出现了一路路反王,最终推翻旧朝!


    大唐新立,不以旧朝为鉴,竟还行旧朝之制,莫不是以为他们不敢再反?


    曾经天下姓杨,现在姓李,未来也可以姓崔、姓郑、姓王,谁又知道呢?


    崔世济独自吃着佳肴,眼角余光瞥向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据他所知,李渊起兵,他们在背后出了不小的力。


    “砰砰砰。”


    雅间内的众人轻皱眉头,望向雕花木门。


    “进!”


    崔秀述强压怒火道。


    一名小厮冲进雅间后,立刻屈膝跪地,朝着崔秀述喊道:“家主大事不好了,有几间粮铺挂价三百五十文一斗,其中...其中还有京兆韦家的粮铺,三爷让小的赶紧来告知您。”


    “行了,这点小事让明礼看着办便是,他们敢出,我们就敢收,别来打搅我等雅兴。”


    崔秀述摆摆手,让小厮出去。


    卢承庆笑道:“京兆韦家,看来是那位韦贵妃出手了。”


    崔世济不以为然道:“恐怕是李二郎的手笔,想以此降低粮价,就要看他们有多少的存粮了。”


    “哈哈哈...”


    众人大笑,此番布局,他们胸有成竹,常平仓的储粮都进入了他们的粮仓,李二拿什么和他们斗?


    淮南倒是有充足的储粮,不过,山高水长,远水救不了近火。


    李峤与李虚中默不作声地端起酒杯,不留痕迹地对视一眼。


    一刻钟后,五姓七望还未行动,之前降价的粮铺再次进行降价。


    “斗米三百文!”


    粮铺前的百姓轰然骚动。


    扛着麻袋的苦力们互相推搡着往低价铺子涌去,却被突然横出的青衣壮汉拦住去路。


    “滚一边去。”


    接着,他趾高气扬地对着掌柜说道:“这里的粮,我们博陵崔氏要了,赶紧命人装车跟我走。”


    盒伙人粮铺的掌柜谄笑道:“大人,我们是小本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青衣壮汉怒目道:“我们崔家还缺你这点钱?”


    掌柜依然谄笑,“大人,不是小的信不过崔家,只是东家定了规矩,钱货两清,小的不敢违背啊。”


    青衣壮汉深深看了眼掌柜,转身就走。


    掌柜见青衣身影远去后,才招呼着苦力们,“各位壮士,小本经营,概不赊欠。”


    崔氏粮铺内,崔明礼听完青衣壮汉的汇报后,心中隐隐有一种不祥的感觉。


    然而,现在绝不能跟着降价,皇宫中的那位还没有就范,不能功亏一篑。


    “收!他们有多少收多少!”


    崔明礼站起身,凝视着人来人往的街道,没来由的心悸。


    很快,西市出现一种诡异的现象,五姓七望载满开元通宝的马车不断在街道上穿梭,换来成群结队的粮车。


    “殿下,五姓七望行动了。”


    马周嘴角含笑道。


    李恪饶有兴致地看着下方的热闹景象,“既然如此,那就再给他们加一把火。”


    “再降五十文。”


    话音刚落,长孙冲立刻惊呼道:“小三...”


    五姓七望正在大量收购,为什么要降价?


    李恪回头,望着雅间内露出惊愕神情的伙伴们,打断道:“多看多听,别说话。”


    “斗米二百五十文!”


    听到这声吆喝,李恪噗呲一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