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2章 这不是计划书,这是港岛的未来!

作者:临月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西九龙总区,o记办公室。


    黄志明的新办公室,曾经是雷洛克那个倒霉蛋的夜莺巢穴。


    这里的装潢和格调,依旧保留着浓厚的英伦精英风味。


    墙上挂着抽象派油画,角落里摆着昂贵的橡木酒柜。


    但现在,这一切都成了黄志明的战利品。


    他大马金刀地坐在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后,桌上没有咖啡,也没有雪茄。


    只有一碗热气腾腾的艇仔粥,和两根刚出锅的油条。


    这是他从庙街最喜欢的大排档打包回来的。


    整个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格格不入的、属于市井的烟火气。


    “叮铃铃——”


    桌上那部红色的加密电话,再次不合时宜地响起。


    黄志明慢条斯理地喝完最后一口粥,才懒洋洋地拿起听筒。


    “喂。”


    电话那头,传来周凡平静无波的声音。


    “黄sir,办公室还习惯吗?”


    “托周先生的福,风景不错。”黄志明擦了擦嘴,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嘲,但更多的是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敬畏。


    “雷洛克那条过江龙,已经被打包送回伦敦喂鸽子了。新机场的安保评估,现在是我话事。”


    “很好。”


    电话那头的周凡,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明天上午十点,去一趟太平山顶的山顶餐厅。”


    “三号桌,会有一个牛皮纸袋。”


    “你把它,亲手交给能拍板的那个人。”


    黄志明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知道,正戏要来了。


    那个年轻人,要开始落子了。


    “周先生,里面是什么?”


    他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周凡淡淡的声音。


    “一点……关于港岛未来的,不成熟的小建议。”


    说完,电话便挂断了。


    黄志明握着听筒,愣在原地,许久没有动弹。


    不成熟的小建议?


    他苦笑了一下。


    能让雷洛克那种天之骄子一夜之间沦为丧家之犬的布局,只是开胃小菜。


    那这份所谓的“小建议”,又会是何等惊天动地的手笔?


    他不敢想。


    ……


    次日。


    港督府。


    总督麦理浩爵士的办公室内,气氛依旧压抑。


    雷洛克事件的余波还未平息,英资财团的抗议信和诉讼函,像雪花一样堆满了秘书长的办公桌。


    而摆在麦理浩面前的,是两份截然不同的新机场兴建计划。


    一份,是怡和、太古等老牌英资财团力主的扩建派方案。


    另一份,则是汇丰、长江实业等华资巨头支持的迁建派方案。


    两份方案,背后代表着两大阵营数百亿的利益纠葛。


    他们就像两头在泥潭里打滚的巨鳄,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不肯退让半步。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黄志明走了进来。


    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警司制服,神情肃穆,手里捧着一个平平无奇的牛皮纸袋。


    “sir。”


    他将牛皮纸袋,轻轻放在了麦理浩的办公桌上。


    麦理浩抬起头,不满地皱了皱眉。


    “wog,我希望你带来的是好消息,而不是更多的麻烦。”


    “sir,这是一位自称海外华人爱国商业联盟的代表,托我转交的。”


    黄志明面不改色地撒着谎,这是周凡早就为他准备好的说辞。


    “他们说,这关乎港岛的未来。”


    “海外华人爱国商业联盟?”


    麦理浩的眉毛扬得更高了,嘴角露出一抹轻蔑。


    “又是一个想来分蛋糕的投机者。”


    他挥了挥手,示意黄志明可以出去了,连打开那个牛皮纸袋的兴趣都没有。


    黄志明敬了个礼,一言不发,转身离去。


    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剩下的,就看那份“小建议”自己的能量了。


    ……


    下午三点。


    一场决定港岛未来十年格局的闭门会议,在港督府的最高会议室召开。


    港督麦理浩居于主位。


    他的左手边,是布政司、财政司等港府高官,以及怡和、太古的董事局主席,代表着英资的利益。


    他的右手边,则是汇丰银行大班、长江实业的李甲诚、新红基的李召极,代表着华资的崛起力量。


    整个房间里,烟雾缭绕,气氛剑拔弩张。


    会议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英资和华资,为了机场选址和利益分配,吵得不可开交。


    每个人嘴里说的都是港岛繁荣,心里想的都是自己的荷包。


    麦理浩被吵得头疼欲裂。


    他看着这群恨不得把对方生吞活剥的所谓“社会贤达”,心中一阵烦躁。


    鬼使神差地,他想起了上午黄志明送来的那个牛皮纸袋。


    “getle,安静一下。”


    他敲了敲桌子,让秘书将那个牛皮纸袋拿了过来。


    “这里有一份来自海外华人爱国商业联盟的计划书,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路。”


    他的语气很随意,像是在调剂气氛。


    在座的大佬们,也都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一个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野鸡联盟,能有什么高见?


    当秘书将那份计划书分发到每个人手中时,所有人的脸上,都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轻蔑。


    然而。


    当他们翻开第一页的时候。


    整个会议室,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李甲诚刚刚端起茶杯,准备润润喉咙,继续跟太古的主席“讲数”。


    他的目光扫过纸上的标题,手,猛地一抖。


    滚烫的茶水洒了出来,浸湿了他昂贵的西装裤,他却浑然不觉。


    标题只有一行字,却像一道九天惊雷,狠狠劈在他的天灵盖上。


    《关于以赤鱲角为核心,构建“天-海-陆”三位一体联动式国际自由港的战略构想》


    静。


    死一样的寂静。


    只能听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太古集团的主席,一位向来以绅士风度著称的英伦老派贵族,此刻叼在嘴里的古巴雪茄,掉在了地毯上,烧出一个小洞,他也没有察觉。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计划书上那副宏大到令人窒管的规划图。


    图上,一条跨海大桥,如同一条巨龙,将赤鱲角、大屿山、青衣岛、九龙半岛,死死地连接在了一起!


    而在赤鱲角机场的旁边,赫然规划着一个能容纳全球最大货轮的超级深水港!


    “疯了……这……这是疯子才能想出来的计划!”


    怡和的主席失声叫道,声音都在发颤。


    “填海造陆超过两千公顷?他想把半个维多利亚港都给填平吗?!”


    “不!你看这里!”


    一直沉默的汇丰大班,用颤抖的手指着计划书的另一页,那一页,全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模型。


    “他的资金测算……他对未来十年全球航运、空运贸易量的增长预测……我的上帝,这……这比我们花三千万美金请兰德公司做的评估报告,还要精准!还要……大胆!”


    “空港、海港联动……利用机场带来的庞大客流和物流,在青衣岛建立一个辐射整个东南亚的保税仓储加工区……再通过西部通道,直接对接内地的庞大市场……”


    “而这一切的金融结算,都在这片新填出来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全新的离岸金融中心……”


    李召极喃喃自语,他的额头上,已经布满了冷汗。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份计划书。


    他是在看一个未来。


    一个无比清晰,无比震撼,让他感到阵阵恐惧的未来!


    在座的所有人,都是人中之龙,是站在港岛金字塔尖的存在。


    他们自以为已经掌控了这座城市的命脉。


    可今天,他们才发现。


    自己那点所谓的商业布局,所谓的宏图大志,在这份计划书面前,简直就像是小孩子的沙盘游戏,幼稚得可笑!


    他们的方案,是在为自己的集团,争夺一块价值百亿的蛋糕。


    而这份计划书的作者,他根本不屑于抢蛋糕。


    他要做的,是掀翻整张桌子。


    然后。


    再造一个,比现在大十倍、大一百倍的新餐桌!


    他不是要建一个机场。


    他是要以机场为棋子,撬动整个港岛的未来!


    “呼……”


    麦理浩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缓缓地靠在椅背上,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他看着窗外繁华的维多利亚港,第一次,对这座自己治理了近十年的城市,产生了一种陌生的敬畏感。


    会议室里,再也没有了争吵。


    只剩下一种被巨大力量碾压过后,所带来的集体失语。


    良久。


    李甲诚缓缓地抬起头,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查。”


    他只说了一个字。


    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动用一切力量,把这个所谓的海外华人爱国商业联盟,给我挖出来!”


    “我只想知道……”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究竟是谁,想在港岛……再造乾坤?!”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