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七章账里露馅,盐下藏刀

作者:觉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今儿个,我们胡家按镇规执事,暂封此摊,限时三日搬离,违者——以扰市论处。”


    刘小石火气上来,刚想回嘴,秦少琅却开口了:


    “行啊,你们要封,那就封。”


    “但封之前,要不要问问你们那边晋和号,是不是想把咱这锅粥的柴火一起赔上?”


    那为首的胡家管事眉头一皱:“你这话什么意思?”


    “你们是胡家的人,晋和号呢?粮行是你们胡家的,还是镇商公口的?”


    “你现在封锅,那我就把昨儿来谈价的账房名单送去县商会问问,看这是不是胡家要‘独卖独灶、赶市夺利’。”


    那人眼神一寒:“你威胁我?”


    “我不威胁,我提醒。”


    “你要是真动手,那我就只能把账一起翻了,看是你们先想动锅,还是我们先熬过粥。”


    正在这时,街口走来一个穿青色短褂的瘦高个,腰上系着银腰带,一看就是商号头面人物。


    “怎么回事?胡家连个粥摊都不放过?”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晋和号的二掌柜——周复亭,据说跟胡家不睦,表面是同事,实则明争暗斗多年。


    他站到秦少琅跟前,笑着说:“秦掌柜,听说你粥好,我特地来尝一口。”


    说着,目光扫向胡家那几个灰褂子:“你们想封摊,我可不同意。”


    “我们晋和号的账房,前几日还在跟秦掌柜谈进米事宜呢,要是摊没了,锅没了,合同怎么算?粮米赔吗?”


    胡家那人脸一下子挂不住:“周掌柜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我就是想吃碗粥,怕回头你家连灶都砸了,那我去哪吃去?”


    双方当场就杠上了。


    秦少琅没吭声,只把锅盖揭开,让粥的香气往街上散。


    系统在这一刻跳出提示:


    【策略对抗模块开启】


    【当前事件判定:商势压制联商制衡】


    【结果预评:胡系压力下降,周系介入稳定】


    【奖励:对抗值+20】


    【功能激活:商人关系图谱(白龙镇)】


    胡家人最后没敢硬封,只甩下一句“我们再报”,便灰溜溜撤了。


    周掌柜走的时候,抬头看了眼粥锅,低声道:


    “你小子有意思,锅底下面居然能藏人脉。”


    “以后真要卖米,来我这谈。”


    那天晚上,义社的人围着粥锅吃夜宵,没人说话,锅底咕噜响,香味浓得让人吃完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刘小石抿着嘴问:“哥,咱们……是不是算站住了?”


    秦少琅看着锅火,摇头。


    “站不站得住,不是今天有人帮你说话,而是你哪天真摔一跤,还有人来喝你这口粥。”


    深夜,白龙镇码头风大,秦少琅照常守在锅边,一手翻账,一手添柴。


    锅里的粥还在咕嘟响,但他眉头皱着,心不在灶火上。


    因为就在一个时辰前,苏瑾如托人送来了一份账本影抄。


    上头写的是:


    >《白龙镇盐铺·本季三月入货清单(内部用)》


    >报送人:胡记·三房


    >总盐量:三万四千斤


    >平均售出日均:一千二百斤


    账本字迹清晰,纸也新,可秦少琅一眼就看出问题。


    ——这镇上的饭铺不过七家,外来货贩不过日流三十号人,哪来一日一千二百斤的出货?


    他随手拿出自家摊点记录,按每日咸粥配比换算,整个白龙镇的正常盐消耗,顶多五百斤。


    “多出来的七百,是从哪流出去的?”


    “盐不能自己跑,不是卖出去了,就是——藏着准备运。”


    他把账本往桌上一扣,抬头看向刘小石。


    “小石,明儿一早去码头看货车,看看胡家的车是不是每天都进两趟,却只出一趟。”


    “再盯盯镇西那条废水路,有没有夜里走船。”


    刘小石点头走了,脚步特别快,眼里都冒光。


    阿吴从后头凑上来,小声说:“哥,你怀疑……胡家走私?”


    秦少琅语气不高不低:


    “你看这粥,是不是咸得有点奇怪?”


    “盐味不重,锅底却总有白结。”


    “他们不是用的食盐,是杂盐、矿盐、走货盐——这东西不该在摊上卖,更不该在镇上大流通。”


    他一说完,系统立刻跳出提示:


    【走私线索锁定·白龙镇】


    【当前追踪方向:盐货异常车流不符废水道可疑】


    【开启模块:区域情报站】


    【当前情报点位:白龙码头/胡家盐铺/镇西废道】


    【奖励预览:盐道控制权试探权限+冲突预警模块(低)】


    秦少琅盯着这排字,轻轻呼了口气。


    他知道,这一步一旦迈出去,就不是小打小闹。


    粥摊再大也只是明面的买卖,但盐,是管控之物,是“朝廷命脉”,动它,就等于——


    踏进刀口。


    可他心里明白,林家能靠盐养起半座镇,胡家也一样。


    想做大,不动盐,不可能;想干净,不查盐,更不可能。


    锅里水开,香味翻起。


    他盖上锅盖,坐下,低声说了一句:


    “盐,是该动一动了。”


    夜里快三更,白龙镇东码头灯火全熄,只剩两盏巡夜灯晃晃悠悠挂着,像怕自己太亮被人盯上。


    阿吴趴在盐铺后院的矮墙边,衣服蹭得全是灰。


    他不敢动,眼睛死死盯着胡家那辆短轴货车。


    这已经是他们连续三晚轮班盯车了。


    第一天,那车准点来,准点走,没人拦。


    第二天,那车晚了半刻,出门时拉了个黑布包,掉地上滚了一下,被人急忙捡回去。


    今天是第三天,秦少琅特地让阿吴带了个鸡蛋大小的炭灰团,里面藏着“落货标记粉”。


    “掉一包,看谁慌。”


    ——这是秦少琅临走前交代的话。


    阿吴眼睛都盯酸了,终于等到那车动了。


    后头几个伙计抬着盐袋往车上搬,表面是白麻包,袋口封得严,盐粒从侧边露出一点点,看不出异常。


    可就在一袋往车里扛时,阿吴手腕一抖,把炭灰团扔了出去。


    砰地一下砸在袋底,碎了,一团灰扑在地上,瞬间粘了上去。


    不到两息功夫,一个胡家伙计弯腰一看,脸色一变,飞快把那袋盐抱回屋,换了一袋出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