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三章字里藏账,句下压人

作者:觉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就在这时候,前排排队的人突然倒下一人。


    “哎哟……肚子疼……好像翻江倒海了……”


    那人满脸冷汗,抱着肚子往地上一滚,直喊“毒了、粥有毒”。


    街口顿时乱了,有人连忙放下碗,有人惊的往后跳。


    “这粥是不是坏了?”


    “不会吧,昨天还好好的!”


    “林家不会是……又来阴的吧?”


    秦少琅没动,看着那人满地打滚,只一句话:


    “滚远点。”


    那人一愣,刚要开骂,就被梁石头一把提起来,摁在后摊桌上。


    “哥,他嘴角有白沫,不像装的。”


    秦少琅没犹豫,转身进灶后,从墙角拿出一小包系统换的“简易诊疗包”,扯开一张草药纸包,捏了点粉末在指尖,掰开那人的嘴就撒进去。


    人群一片静。


    几口药粉下去,地上的人猛咳几声,翻了个身,脸色明显缓过来。


    “你……你给我吃了什么?”


    “回药。”秦少琅擦手,“你不是吃粥出事,是你自己吃了泻根草。”


    “你嘴角的味,我认的。”


    他话音刚落,系统弹出提示:


    【初级医术发挥效果】


    【识毒判断成功:泻根草(伪装为干芹)】


    【救治成功】


    【声望回升+30】


    【解锁模块:医食同源·基础】


    那人本想再装,被秦少琅反手从他怀里抽出一小包草屑。


    “看清楚了,这是他带来的,不是我锅里的。”


    “林家就这点能耐?想毁人名声,用的是偷鸡摸狗?”


    人群炸了。


    “狗东西!还敢来害人!”


    “这不是粥有毒,是人心有毒!”


    “林家这么下作,不如自个儿关门!”


    那人被当场打的鼻青脸肿,嘴里还想喊“我不是林家的”,结果衣袖里掉出一张林家铺子的货签。


    事情当场板结。


    下午官差来了,秦少琅不吵也不闹,就把人往那边一指:“这人吃了自带的毒物,想污我摊子,百姓都在场。”


    “这账,镇官要是管,那就抓;不管,我就自己收。”


    那差役扫了人一眼,点头:“带走,入册。”


    当天晚上,福来居把“山海粥”招牌换成“山海延年粥”。


    有人笑:“这年头,能吃上一口干净饭,才是真活的久。”


    而摊后系统更新:


    【医食模块开启】


    【可通过食材识别毒性、配伍、解症】


    【初阶奖励:基础药膳方·三式】


    【附加特性:食疗结合,顾客健康值+,粥摊信赖度+】


    秦少琅翻着那张药膳图纸,心里头慢慢稳了。


    林家下三滥,他打的回去;


    可要真正斗的,就的让老百姓记住——


    “这粥,是能保命的。”


    这天义学早课刚上,赵夫子照例讲的是《礼书》。


    讲到“度量之制,器不逾制”,提到商人按斤论价、以尺量货,一句话刚出口,前排一个穿白绸短衣的公子就笑了。


    “夫子,依我看啊,现在镇上那粥摊才是最懂度量的,一碗三文,八口一干,连葱末都掐着秤放。”


    话一落,全场不少人笑了。


    这人姓李,是镇上李盐号的少爷,家里跟林家走的近,平时眼高于顶,最看不起的就是“粥摊出身”。


    他话音刚落,后排的梁石头脸就沉了。


    可秦少琅没搭理,翻着讲义,像没听见。


    赵夫子停了片刻,没阻拦,而是顺着李姓少爷的话说:“李公子说的有趣,那不如就请他来讲讲,这‘度量’,该如何算?”


    李少爷当即起身,抿嘴一笑:“回夫子,家父掌盐号多年,账上明细我也跟着抄过。”


    “我举个例子:一车粗盐,市价三两七;若分作十担,每担再分三斗,每斗再包五斤,该如何分账才能不亏不漏?”


    他说完,得意地往秦少琅那边瞥了一眼。


    赵夫子没点名。


    可全班都知道,下一句话会落谁头上。


    果然,夫子目光一扫:“秦少琅,你来解。”


    秦少琅慢悠悠起身,把课本合上,往前走了几步。


    “这个账,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


    “难是因为分三重,账中有账;简单是因为商人若真想记,就的用对账法。”


    “每担若三斗,每斗五斤,共计一百五十斤,折合三两七银,实价每斤折银——”他顿了一下,手指在桌上比了个数,“约等于八分九厘三。”


    李少爷脸色微变。


    “你怎么算的?”


    “算法来自我摊上账本,每日进米、盐、蟹、火柴、柴火、木炭、碗钱、布巾,全分项分价。”


    “你若想学,我抄一份给你。”


    班上一阵低声哗然。


    赵夫子轻轻点头,却没打断。


    李少爷冷笑了一声:“你是做粥的,你那一勺盐都能掐着用,我李家是做批发生意的,账目怎能同日而语?”


    秦少琅眼皮都没抬。


    “你家是批发没错,但一粒盐进不了锅,就不能上桌;账错一厘,走货亏三分。”


    “这账是命,是刀口,不是你家掌柜嘴皮子。”


    这一句话,说的太直。


    赵夫子没立刻说话,反而抬手咳了咳,示意停一下。


    他把一张新课表摊开,点了点最下头那栏:“从今天起,义学每周加一课‘度制算识’,由秦少琅协助我授课。”


    班上一静。


    谁也没想到,赵夫子会把这“粥摊小子”拉进教学。


    李少爷脸涨的通红:“夫子!他……他没资格!”


    赵夫子淡淡一句:“文识一道,能者为先。他识数、能记、懂分账,有何不可?”


    系统这时弹出提示:


    【文识声望+20】


    【开启模块:教学辅助·基层科目】


    【奖励:基础账房图谱一套+逻辑分析Lv2】


    【附加影响:义学师生信赖度小幅提升】


    下课后,几个寒门学生围了上来。


    “秦哥,你那账本真能抄给我们看看?”


    “我家想算一下今年谷子兑米能不能换药,能帮看看不?”


    “咱们粥摊是不是也能帮大家记个账啊?”


    秦少琅没答话,只把那本摊位账册往桌上一搁,翻开第一页。


    “要学就学真账,不看花账。摊子小,命真。”


    那天镇上阴,风吹的乱,南湾口那边刚起潮,街上灰飘的像面糊汤。


    义社灶后还在翻锅,后厨刚把咸蛋倒进粥里,摊前排了十几口子。


    还没到中午,一队镇丁就上了街。


    十几个穿皮甲的,脚步整齐,后面跟着林家账房,怀里抱着一沓厚纸。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