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它们却没有进来,一直在洞口吐信子,仿佛不敢进来一般。
最初我们以为蛇会进来,已经做好了随时被咬的心理准备,但是过了一会儿发现蛇并没有进来。
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山洞里有蛇类惧怕的东西。
蛇的天敌有很多,但这种生物应该不会惧怕阴神,因为它们没这个概念。
虽说它们没进来,可一直堵着洞口也不是办法,这样下去我们出不去,只能一直耗着,等到天黑了,这里更不是我们的主战场。
一群蛇都能把我们俩逼的无路可走,一旦天黑下来,我怕再闹出什么幺蛾子。
洞口那个阴神庙,我一直觉得很邪,白天山洞里都不见天日,阴气森森,到了晚上那还得了,万一阴神出来,我们俩可就要倒霉了。
“想想办法啊,现在怎么办?”
我看着一旁的关阳,他也只是勉强挤出一丝苦笑,看样子有点认命的感觉。
我可不愿意被一群蛇这般戏弄,有那么一刻我甚至还想引一次天雷,把它们劈了。
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五雷咒这种咒术不能频繁使用,不到性命攸关时我不会轻易施展,否则很伤元气。
还好关阳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偶尔抽烟,身上有打火机,他说可以再往洞里走走,说不定能找到别的出口。
这办法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事到如今只能破罐子破摔,实在没有别的路,到时候再退出来就是了。
我估摸着我们在这里耽搁的够久了,起码两个小时左右,现在应该是中午一点左右。
午饭期间不知道工友们会不会发现少了人,最好他们能出来找我们,把毒蛇赶走,那样我们就得救了。
其实想想挺憋屈的,我们两个都是道士,连冤魂厉鬼还有僵尸都能应对,偏偏对付不了蛇。
关阳用打火机照明,在前面带路,我跟在他身后。他用的是煤油打火机,可以长时间燃烧,问题是不知道还有多少燃料,就怕油不多了,到时候出口没找到,再陷入黑暗中,那我们的处境会更糟糕。
山洞里面没有一丝光,再碰见什么意想不到的麻烦,我们俩可真要交代在这里了!
深入山洞百来米,洞穴开始变得不是那么笔直了,而且倾斜向下,越往里面走,坡度越大,我都担心会滑下去。
再往里走,开始出现了分岔,我俩根本不知道该选哪个方向。
正犹豫不决时,我忽然看到地上有个东西,看着有点眼熟。
当下我就让关阳凑近看看,结果一看,居然是一截断掉的白蜡烛,上面蒙了一层灰尘。
“我去,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小陈,你真是我的福星!”关阳立刻捡起蜡烛,将其点燃。
有了这半截蜡烛,至少能撑一段时间。
关阳拿着蜡烛继续在前面开路,依然是选择下坡路走。
我感觉很好奇,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明明另一条岔路是平地,于情于理出口也不应该在下方。
可他不听,非要往下走,他说感觉下面更像是出口,因为蜡烛是在下坡路段捡到的,说明有人来过。
但这并不能证明什么,也许只是有好奇心重的人进来过,进山洞要么拿手电筒,要么带蜡烛,这能说明什么。
可是继续往里走我就不这么想了,因为很快我又看到了一个蛇皮袋。
那蛇皮袋看着还很新,旁边还有一截绳子。
继续深入,忽然听见洞穴深处有滴水的声音,而且已经能感觉到空气的湿热。
再往里面,坡度越来越陡,并且地面变得光滑,就好像经常有人走动一般,地上的泥土都被踩实了。
种种迹象表明,关阳可能真的说对了,这里有可能通向外面,否则地面不可能这么光滑。
再深入二三十米,这时已经能感觉到空气变得稀薄了,呼吸开始急促,湿热的空气让我出了一身汗。
空气不流通,这说明我之前的猜想可能是错的,也许再继续深入也不会有出口。
不过有滴水声,说明上面可能会有出去的路,不管怎样既然进来了,也不差这一小段路,还是要进去看看再说。
结果让我俩都没想到的是,洞穴很快就走到头了。
而且斜坡变得异常光滑,地上有一层粘稠物,乍一看黑乎乎的,就像岩石的颜色,脚踩上去才发现是湿的,特别滑。
等我们俩发现不对劲时,已经晚了,我们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向下滑,只能靠着旁边的山体,双手紧紧抠着凸起的石块,才能勉强稳住不让自己滑下去。
即便如此,情况也不容乐观。
我们俩滑下去十来米,这才发现山洞到头了,底下是万丈深渊,看不见底。
上方有水滴不断滴落,然后就听见深渊里面传来了滴水声,看来下面是个水潭。
由于蜡烛照明范围有限,这个水潭水位有多高无法看清,只知道水潭面积很大,呈圆形的,大概有操场的一半大小。
要不是对面山体上有水,能勉强反射光线,我也不可能推断出它的大小。
这水潭看起来更像是一口井,而且上方能看到外面的天空,只是此刻天已经黑了,我只勉强能看到一颗星星。
忽然我意识到一件十分不寻常的事,我们来的时候距离天黑还有至少五个小时,怎么突然间就黑了,而且雨也停了?
“关阳,你发现没有,天黑了,这不对劲!”
“胡说什么,在洞里你还能知道天黑没黑,别跟我开玩笑了,一点都不好笑!”关阳喘着粗气说:“这个时候,还是想想怎么上去吧,万一失手掉下去,不死也上不来。”
“你说的没错,帮我一把,我先上去,然后再想办法救你。”
我这边墙体上凸起的石头比较密集,但够不到,只能伸出腿,让关阳推我一下,才能抓到。
在尝试的过程中,我忽然发现地上的黑色粘稠物有点像血,还没完全凝固的血,而且有一股腥味,刚才因为紧张,忽略了这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