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抨击国策,指斥君父?!

作者:何不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元璋一言九鼎。


    于是,朝堂之上渐成两派:太子党与四皇子党。


    明面上针锋相对的,却是诚意伯刘基与中书左丞相李善长这两位带头大哥。


    结果却是,李善长非但屹立不倒,反倒培养出更加狠厉的胡惟庸!


    在胡惟庸的步步紧逼下,刘基一度被贬归乡。


    而这,恰恰是朱元璋想要的效果——刘基功高震主,名望太盛!绝不能任其一家独大!


    让朱棣充当磨刀石,实则是将刘基牢牢绑在朱棣一方,再借李善长之手,剪除这根心头刺!


    当然,胡惟庸的异军突起,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朱棣纵是磨刀石,好歹也能顺势擢升麾下将领。


    可他朱榑呢?


    在这朝堂之上,毫无存在感与影响力!


    饶是他拜了不少名师,也无一位大臣公然拥护于他。


    比如那位刘伯温,终日一副与他划清界限的模样。


    恩师啊恩师,您怕是万万不知,若非我朱榑暗中周旋,您恐怕早已命丧黄泉多少次了?!


    此刻,群臣纷纷侧目望向七皇子朱榑。


    这位七殿下被陛下点名,非但不怕,反而有本启奏?竟还口出狂言,说有治国良策?


    不但有,还他娘的有两条?!


    这分明是有备而来!! 意欲何为?!


    莫非是想在陛下面前露脸,与兄长争上一争?!


    老四不懂事也就罢了,怎么连老七也不知天高地厚?!


    大臣们面面相觑,试图从对方眼神中找出谁是七皇子背后推手。


    刘伯温、胡惟庸等人则纷纷暗中摇头,示意自己对其毫无兴趣,更不曾怂恿他胡言乱语!


    朱元璋高踞龙椅,看似神色散漫,然帝王威严加身,不怒自威。


    他将一切尽收眼底,心中也在揣测,是何方宵小,竟敢将他这七儿子推出来搅局?!


    储位之争,关乎国本,历朝历代皆难幸免。


    朱元璋早早确立太子,正是为了杜绝子孙相残的血腥局面。


    如今有朱棣制衡太子,局面已足堪平衡。


    他倒要看看,是哪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胆敢再将他的其他儿子作棋子,推向这夺嫡的惊涛骇浪!


    朱元璋森冷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定格在朱榑身上。


    “那你便说说,是何良策?”


    朱榑面向群臣,朗声道:“当下困局,首恶之因,在于海禁! 自古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朝却严令‘片板不得下海’,无异于断绝沿海万千百姓生路! 父皇此举,岂非是逼着他们铤而走险,去做那海上亡命之徒?”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七皇子竟敢质疑国策?!


    其言下之意,更是指斥当今陛下,逼百姓沦为海盗?!


    文臣如刘伯温,武将如徐达等人,无不惊骇失色,连连向朱榑使眼色,示意他即刻闭嘴,万万不可再言!


    太子朱标瞪圆了双目,望着这位七弟,仿佛初次相识。


    四皇子朱棣亦是目瞪口呆:这他娘的是哪个混蛋给我七弟出的法子?当着父皇的面如此谏言,这不是往死路上推吗?!


    散漫的朱元璋,不知何时已挺直身躯,面色涨成猪肝色,气得浑身都微微颤抖起来!


    海禁,乃洪武初年便定下的铁律国策!


    首要目的,便是为剿灭倭寇,御敌于国门之外!


    其次,开国之初,张士诚、方国珍等残部流窜至东南沿海啸聚。


    虽是残军,实力犹存,常在浙江等地袭扰作乱,更勾结倭寇烧杀抢掠,搅得海疆不宁。


    朱元璋曾遣大军清剿,却始终未能根除。


    洪武六年,更有张汝厚等人自立为帅,聚众谋反!


    沿海之地的祸乱就从未消停过!


    加之明初国内商品匮乏,海运需求孱弱。


    而“厚往薄来”的朝贡策略,导致流入大明的白银稀少,流出却是数倍,徒增财政负担。


    在此重重压力之下,方定下海禁之国策,仅允朝贡贸易。


    时至今日,叛军余孽与倭寇勾结作乱之事仍时有发生,令朱元璋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


    朱元璋早已明令:此国策,动摇不得!再有妄议者,杀无赦!


    很好!


    群臣噤若寒蝉,倒是他自己的亲儿子跳出来做了出头鸟!!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群臣,皆不信七皇子能有此等“高论”。


    他们心中所想,皆是有人暗中作祟,推出七皇子来试探圣意!


    朱元璋焉能不怒?!


    这可是他的亲生骨肉啊!他能真的下旨杀无赦吗?!


    朱榑偷眼瞄了下朱元璋,见他虽已动怒,反应却还不够剧烈。


    看来,火候尚缺!


    只听朱榑清了清嗓音,继而说道:“其二···”


    朱榑好似全然未觉朱元璋的异样,仍在滔滔不绝地阐述他的“救国良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