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4章 跟着我走准没错

作者:念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宋青阳和宋金秋忙着加固板车,把拆下来的门板垫在车厢底,再铺上家里最厚实的几床棉被,力求让受伤的萧郎君躺得舒服些。


    “外公,给!”宋安沐抱着一个鼓囊囊的粗布包袱,递给苏老头。


    包袱皮微微敞开一角,露出里面几株带着新鲜泥土气息的草药根茎,叶片还水灵灵的。


    “您要的金银花和车前草,还有这个,”她指了指其中一株叶片肥厚,边缘带锯齿的植物,“按您说的采出来了,长得特别好。”


    苏老头接过包袱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头:“好好,品相上佳,有这些,路上换药就不用愁了。”


    他小心地把包袱收好,放到自己随身背着的药箱旁边。


    另一头,宋安宇拿着根烧黑的木炭,在一块相对平整的土地上画着简图,宋瑞峰和苏明华蹲在旁边看。


    “爹娘,你们看,”宋安宇指着地上的一根线条,“我总觉得,咱们之前绕的那个大弯子,其实有近道可以切回来,明早往回走一段,遇到一棵大树,就往东插过去,应该能更快接上另一条官道。”


    他顿了顿,补充道:“爹,你之前带咱们走的那条老官道,好些地方都被水冲毁了,坑坑洼洼的,难怪周大人会觉得不对。”


    宋瑞峰凑近了细看,手指顺着儿子画的线移动:“嗯,有道理,避开那片洼地是对的,要是咱们的板车陷进去就麻烦了,明华,你看呢?”


    苏明华仔细辨认着炭笔画的标记:“安宇这图画的好,咱们就按儿子说的,走这条近道。”


    “行!”宋瑞峰拍板,顺手揉了揉儿子的脑袋,“你小子的这聪明劲,随我。”


    “啧,这娃儿脑袋瓜灵光,"宋老头不知什么时候背着手站在后面,眯着眼看地上的图,“比老大强多了,他小时候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宋瑞峰干咳一声:“爹,您这话说的,您还夸过我聪明呢。”


    这就是孙子比儿子香吗?


    宋老头重重哼了一声,弯腰拍了拍孙子的肩膀:“安宇啊,明儿个你来带路,爷爷信你。”


    哎!得到了爷爷的全力支持,宋安宇咧嘴一笑,带着点小得意。


    帐篷里,三个小的早就睡得东倒西歪,元冬和元序兄弟俩头挨着头,白露安静的躺着,都睡得喷香。


    赵氏和两个媳妇围着一堆锅碗瓢盆和干粮袋子,正手脚麻利地打包,胖虎跟在宋金秋屁股后面,认真地学着怎么把行李捆得更紧实。


    “宋二哥,你这绳结打得真牢靠!”胖虎看着面前人三下五除二就把一个硕大的包袱固定在板车架子上,纹丝不动,由衷赞叹。


    “嘿,小意思!”宋金秋抹了把汗,挺起胸膛,“咱庄户人家,这点活计手拿把掐,来,胖虎兄弟,你看好喽,这叫猪蹄扣,越拽越紧!”


    陈三罐则凑在苏老头旁边,看着他整理草药包。


    老头子撇了他一眼,从刚收好的包袱里捻出一小片晒干的,带着奇异香气的草叶递给他:“喏,知道你惦记这个,甘草片,嚼着玩去吧。”


    如愿以偿的陈三罐立刻眉开眼笑,接过来小心地含进嘴里,满足地眯起眼,腮帮子一鼓一鼓。


    稍远些的角落坐着柳文渊,就着微弱的火光,慢条斯理地整理那几枚磨得油亮的铜钱和一本破旧的卦书。


    偶尔瞥一眼热闹的众人,摇头晃脑地说一句:“人声鼎沸,阳气汇聚,大吉之兆啊。”


    周大人周正也没闲着,或者说,他显得有点无所适从。


    他的行李早在那次施粮中被抢得一干二净,现在身上除了这套洗完后还有味的官服,和那份宝贝又埋汰的文书外,完全是身无长物。


    他只能站在旁边,看着胖虎和宋金秋忙活,想帮忙又有点插不上手,最后只能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守在病人旁边的王大人聊着天。


    “王校尉,看这宋家人,真是勤快实在。”周正看着忙碌的身影感慨。


    “嗯,是难得的良善人家。”王校尉目光扫过众人,低声应和。


    “也不知临安那边情形如何了,下官这降职去赴任,免不得要被看轻。”周正语气里带着忧虑。


    “周大人心系百姓,清廉刚正,无论身处何地,皆为朝廷柱石。”王校尉回答得颇为官方,但也带着一丝对周正人品的认可。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官场见闻和地方风物,声音压得很低,在忙碌的声响中并不显眼。


    直到丑时,破屋里才渐渐安静下来,大家囫囵着找个地方靠着躺着,抓紧时间休息。


    守夜的任务由宋瑞峰和胖虎主动承担了前半夜,宋金秋和宋青阳则是负责后半夜。


    天亮时,破屋里便窸窸窣窣地响动起来,没有人高声喧哗,但所有人都像上了发条一样迅速起身。


    苏明华和孙氏手脚麻利地生火,用小陶罐熬了一大锅稠稠的粟米粥,又把几块硬邦邦的杂粮饼子烤软。


    赵氏则变戏法似的从板车最底层的藤筐里,翻出一小罐腌渍得发白的脆白菜,切成细丝分给大家佐粥。


    “娘,您这腌菜藏得可真严实!”宋金秋吸溜着热粥,夹了一大筷子菜丝塞进嘴里,满足地嚼着。


    “那是,好东西得用在刀刃上,”赵氏小口喝着粥,眼睛扫视着众人,“都快点吃,吃完好上路。”


    周正主仆俩捧着热粥,吃得格外香甜,胖虎一边唏哩呼噜的吃,一边忍不住赞叹:“赵大娘,您家这粥熬得真香!这腌菜也脆生!”


    赵氏骄傲的笑了笑:“哎呀,路上简陋,这些就是凑合垫垫肚子。”


    匆匆用过简单的早食,众人立刻行动,最艰巨的任务是转移还在昏迷的萧郎君。


    宋金秋和宋青阳轻手轻脚地将人抬上那辆铺得最厚实的板车,苏老头紧跟在一旁,仔细检查了萧钰逸伤处敷料,确认没有渗血,才松了口气。


    “外公,药包放在您手边这个篮子里了。”宋安沐轻声提醒,指了指板车边一个盖着布的竹篮。


    “好孩子,知道了。”苏老头应道。


    四辆板车依次被推出破败的院落,宋老头走在最前面,手里拄着一根结实的木棍。


    他的身边跟着宋安宇,小男孩的脸上一片专注,时不时抬头看看天色,时不时又看看周围的地形。


    走在第二个的是宋瑞峰,他推着自家那辆重新被堆得满满的板车,苏明华在旁边搭着手。


    宋家二房的夫妻俩轮着推一辆,等轮到吴氏推车时,两个半大小子懂事地在旁边扶着车帮忙。


    宋青阳负责推躺着伤员的那辆板车,孙氏抱着女儿跟在旁边,苏老头则坐在车尾,方便随时照看着。


    而周正主仆和柳文渊走在队伍中间靠后的位置,王校尉和陈三罐留在最后面压阵。


    一行人按照宋安宇昨晚画的路线,先沿着来时的痕迹往回走了一段,清晨的空气带着凉意,官道旁的草木上还挂着露珠。


    走了约莫小半个时辰,领路的人停住了脚步,指着路边一棵形态虬结,枝叶稀疏的老树。


    “爷爷,爹,就是这儿!”他声音不大,但很清晰,“往这里,东边。”


    宋老头眯着眼看了看那棵歪七扭八地老树,又看了看孙子指的方向。


    那根本算不上路,只是一片长着低矮灌木和杂草的缓坡,隐约能看到人踩踏过的痕迹。


    “安宇,你确定是这儿?”


    “错不了,爷爷,”宋安宇语气笃定,“舆图上这条近道画得细,就在这树附近,从这儿插过去,能省下至少半天的脚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