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李研究员为我考虑到这些,不过我目前并不需要。至于关于明星和舆论的事情,还希望李研究员能和相关责任人提一句,将我的名字列入白名单,以后可以不被人随意查询到个人信息。”
安千千当然可以让灵衣去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都保护好,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在官方那里过一个明路比较好。
李研究员笑了笑,“安董的仿生机器人确实也拥有做保镖的实力,以后若是安董需要,我们这边也会全力配合。白名单的事情无须担心,我会尽快上报。”
两人相谈甚欢,很快将所有的合作都敲定了下来。
几日后,司承年的新歌发布会也开始了。
发布会现场的聚光灯打在司承年身上,他刚唱完新专辑里最后一首主打歌,额角还带着薄汗,眼底却亮得像落了星子。
记者席里立刻有人举起手,话筒递到一位戴眼镜的女记者面前:“司老师,这次专辑里的歌从《试探》到《共眠》,情绪线特别完整,听着就像在看一场从暗恋到热恋的全过程,连呼吸都带着甜。好多粉丝说‘听完想立刻谈恋爱’,是不是您自己有了什么特别的体验,才写出这样的歌?”
台下一阵轻笑,司承年拿起桌上的矿泉水喝了一口,指腹摩挲着冰凉的瓶身,嘴角弯起个自然的弧度:“写歌的时候确实状态不一样,好像心里揣着个小太阳,写出来的旋律都带着暖意。”
另一位男记者紧跟着追问:“那是不是到了想稳定下来,甚至……考虑结婚的阶段了?毕竟歌里那句‘想把日子过成单曲循环’,听着太像有归宿的人才能写出来的词了。”
这个问题抛出来时,现场瞬间安静了几秒,连粉丝的尖叫都低了下去。
司承年没回避,反而抬眼望向镜头,目光比平时多了几分笃定:“以前觉得写歌是和世界对话,现在才发现,能有个人让你想把所有心事都写成歌,是更幸运的事。”
他顿了顿:“至于结婚,”他笑了笑,眼底的温柔几乎要漫出来,“如果是对的人,谁不想早点把‘暗恋’的草稿,改成‘余生’的定稿呢?”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粉丝们举着灯牌的手都在发抖,弹幕里直接刷满了屏幕:
“是有情况吧?”
“这暗示也太明显了!”
“‘暗恋草稿改余生定稿’?司承年你直接报对方身份证号得了!”
“妈妈问我为什么对着屏幕傻笑,这分明就是有主了啊!”
“考古党来了!他上张专辑还唱‘孤独是常态’,这转变也太快了吧!”
“姐妹们冷静!但这眼神骗不了人啊!绝对是恋爱中的男人!”
“我赌五包辣条,不出三个月肯定官宣!”
“别啊!我还没从演唱会的坑里爬出来,又要被喂狗粮了吗?”
“虽然有点酸,但看到他眼里的光,突然觉得好开心啊!”
“所以《共眠》那首歌是写实吗?我已经开始脑补一万字小作文了!”
“有没有内部人士透个风?到底是谁把我们年哥收了!”
“什么情况?他才多大啊就想着结婚?能不能专注事业!”
“肯定是炒作吧,为了新专辑热度故意说这些的,别信!”
“我不接受!他明明说过现阶段以音乐为重的,怎么能变卦!”
“恋爱可以,结婚不行!我粉他这么多年,真接受不了他属于别人!”
“会不会是记者故意引导的?他说不定只是随口一说呢。”
“楼上的别自欺欺人了,这态度明显是认真的,心好痛……”
司承年没再多说,只是对着镜头轻轻眨了下眼,那眼神里藏着的雀跃,像极了他歌里唱的那句:
“藏不住的喜欢,早就在细节里露了馅”。
发布会结束后,助理在后台递给他手机,屏幕上是安千千发来的消息:“刚看了直播,某人的‘草稿’快藏不住了。”
司承年笑着回了个“等我回家改定稿”,指尖敲字时,连带着空气都染上了点甜。
千千果然在看他的直播采访,真好,她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自己呢。
当天,新歌发布会热度迅速从现场蔓延至全网,在热搜上居高不下,话题讨论量呈指数级增长。
当晚,各大音乐平台便纷纷传来喜讯,司承年新专辑的预售成绩一路狂飙。
正式发售后更疯,首日全平台销量1500万张,销售额破亿,实体黑胶和精装 CD上架秒空,二手市场溢价翻番。
短视频APP上《共眠》《试探》的翻唱刷屏,相关话题播放量超10亿,连路人都在哼“草稿改定稿”的旋律。
专辑霸榜各大音乐榜榜首半个月,乐评人盖章“年度最能打的爆款”,粉丝囤货式购买,路人跟风打卡,连商场都循环播放他的歌。
这热度,说是现象级都嫌保守。
沉寂一年,王者归来,归来的是更胜往昔的自己。
而公关部也开始用小作文引导舆论。
他们的动作是从一个深夜开始的。
先是那个叫“瓜田夜话”的老号更新了条朋友圈,没配图,就一段碎碎念:
“前阵子翻手机相册,看到张去年深秋的图,城西老马家牛肉面门口,路灯底下俩影子拉得老长。男的戴着压檐帽,女的裹着件灰扑扑的冲锋衣,手里拎着个保温杯,碰杯的时候叮地响了一声。那会儿谁能想到,这男的现在能唱得全网都在哼‘草稿改定稿’啊。”
这条朋友圈被几个娱乐博主张嘴葫芦地转到了微博,底下立刻有人问:“城西老马?是不是那家总有人拍到明星去吃的?”
很快有本地粉丝接茬:“是他!前几个月我去蹲过,确实见过个戴帽子的男生,旁边姑娘总帮他挡镜头,还给过我一个爱马仕的包让我别拍了,说他那会儿状态不好。”
接着,一个自称“曾在鼎盛打杂”的匿名用户在豆瓣发帖,说:“我记得前几个月版权纠纷最凶的时候,他被堵在公司楼下,是个女生开车来接的。那车看着普通,但后来有次在安年科技楼下见过同款,好像是员工福利车。女生下车的时候手里攥着份文件,冲他笑了笑说什么安慰的话,他当时眼睛就红了。”
帖子没火,但被司承年的大粉截了图存进了“考古楼”。
有人对比时间线:“这个时间线,正好是他没发任何动态的那阵子,安年科技不就是做机器人那个吗?前阵子军工合作还上新闻了……”
更巧的是,《试探》的编曲老师接受采访时,被问起创作花絮,随口提了句:“那首歌副歌部分改了八版,最后一版是他某天凌晨发过来的,说‘有人帮我找到了感觉’。我听着那版里,好像混进去个特别轻的键盘声,说不定就是有人在旁边敲代码。”
这些碎片像串珠子似的被网友串了起来。
没人明说那个女生是谁,但“版权纠纷”“安年科技”“敲代码”“陪他吃面”这些词一出现,大家心里都隐约有了数。
粉丝群里开始讨论:“如果真的有个人陪哥哥走过那段难熬的时光,好像也挺好的。”
“去年他瘦成那样,能挺过来就不错了,有人陪着总比一个人硬扛强。”
“而且安年科技那么厉害,感觉是能并肩的人啊。”
舆论就这么悄悄转了向。
从一开始追问“到底是谁”,变成了“不管是谁,对他好就行”。
连那些最抵触的粉丝,看着他新歌里亮得藏不住的笑意,也慢慢松了口:“只要他能一直这么唱下去,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公关部没再下场。
他们知道,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细节,比任何官方声明都管用。
毕竟,谁会不爱听一个“低谷时有人陪,巅峰时共分享”的故事呢?
时间晃晃悠悠,终于来到了婚礼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