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蛮精神瞬间紧绷,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出现那日孙嬷嬷受罚的情景。
她无论怎么求陛下,陛下都不会心慈手软,不会宽宥她,更不会宽宥她的下人。
若是商明煜当真知道,她知道小产之事,必然会派人调查。
哪怕阿蛮和姐姐的谈话是在深夜的内室,她也依然提心吊胆。
阿蛮非常害怕,害怕自己身边的人再出事,一个孩子的代价实在是太刻骨铭心。
怪不得想上香为孩子祈福,清香却拦腰折断。
“小主…小主,请随贫尼念诵。”
比丘尼的叫声,唤回阿蛮思绪。
阿蛮拿起佛经的手都有些控制不住的微微颤抖,一颗心七上八下的难受,嘴上却还要跟着比丘尼念诵这拗口的佛经。
手上还要一字一字地抄,总是写错字,废了好多纸,念诵的节奏也多次被打断。
比丘尼静静地看着阿蛮,一双深潭似的眸子仿佛能看进阿蛮的心中,知晓她一切忧虑和不安。
“小主,船到桥头自然直,许多事情既然已经无力改变,不如放下心结。”
“人生在世,总归是要向前看。”
比丘尼声音沉静,有着安抚人心的魔力。
孙嬷嬷在一旁研墨,看着阿蛮的眼神十分担心,碍于还有比丘尼在场,她什么都不问。
阿蛮深呼吸几次,重新定住心神,拿着毛笔抄写佛经的同时跟着念诵。
念着念着,她的心渐渐平静。
阿蛮不知自己到底念了多少遍,抄了多少遍。
总之阿蛮离开宝华殿时,已经是戌时。
长长的宫道上,人烟稀少显出几分寂寥,远不如白日热闹。
幸而宝华殿和紫荆阁离得极近,这份冰冷的寂寞还没入心,阿蛮的视线就又被人来人往堵住了眼。
小小的紫荆阁,此时不仅有阿蛮和梨霜的宫人,还有浩然气派的…皇帝仪仗。
小安子和禄喜一左一右的守在东厢房门口,梨霜的宫人正站在台阶下,低着头缩着脑袋,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
“小主,陛下已经来了一刻钟了,正在东厢房和梨选侍用晚膳。”
主殿门口守着的蝉夏看到阿蛮的身影,走上前借着给阿蛮解披风的空档,小声禀告。
阿蛮颔首,看着热闹的东厢房,橘黄色的烛火在白茫茫的窗棂上勾勒出两个对坐的影子。
一个娇小,一个魁梧。
阿蛮好不容易平静麻木的心,又恢复波澜。
她不想多想,板着脸匆忙带着蝉夏和孙嬷嬷进了正殿。
如今她只要看到与商明煜相关的一切,她就忍不住胡思乱想,想着商明煜是不是已经调查出来结果了。
会不会再处罚杀了她身边的人。
“小主,喝口茶压压寒气吧。”孙嬷嬷小心奉茶。
茶是阿文方才从外殿悄悄送进来的,温度正好。
近日阿文看出阿蛮心思不宁,不想过多出现在阿蛮身边扰乱她的思绪,故而能假借孙嬷嬷和蝉夏之手的事情,她全都不出面。
阿蛮接过茶盏,猛地喝一口,差点呛住,咽下茶水后咳了一阵,让她苍白的脸浮出两分病态的苍白。
“小主,到底是怎么了?您别吓奴婢啊。”孙嬷嬷担心得不行。
阿蛮不敢和孙嬷嬷说。
她实在是怕再连累了孙嬷嬷。
“嬷嬷,你若是还想回宫务司还能回去吗?”
孙嬷嬷摸不着头脑,看着阿蛮有些慌张的眸子,恍然明白了阿蛮的意思。
“小主,奴婢已经决定誓死效忠您,无论生死还是富贵贫穷,奴婢都会不离不弃。”孙嬷嬷坚定说道。
阿蛮听到这话,心中更焦躁。
“我知道,你跟着我的目的就是觉得我能得宠,可以给你很多银子出宫,你能有钱给孩子治病。”
“但是现在我惹得陛下厌弃,恐怕这辈子都没有出头之路,且我出身微贱又缠在后宫争斗里,连仇人是谁都不知道。”
“我现在自身难保,更没办法帮你,没准还会连累你。”
阿蛮这一番话说得是真情实意。
她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不能将别人的生死当做轻如鸿毛之事,每一条生命与她都是重如泰山。
她不能连累别人,不然终身难安。
孙嬷嬷仍旧是不为所动,走到阿蛮身前跪下,认真看着阿蛮道:“小主,若不是您那日…拼死救奴婢,奴婢已经是个死人。”
“小主给奴婢的钱,奴婢已经送出宫去了,有了这笔钱,孩子们许多名贵药材都能用得起,还有夫君照料不需要奴婢过于担心,奴婢如今只想留在宫中报答小主。”
阿蛮哑口无言,还想再劝,蝉夏又从门口走进。
“小主,梨选侍身边的宫女来请小主前往东厢房。”
“她说是梨选侍听说小主回来了,特意请求陛下,邀小主前往一同共用晚膳。”
阿蛮和孙嬷嬷都是脸色一沉。
“这个小蹄子…”
“孙嬷嬷,慎言!”
孙嬷嬷刚要咒骂就被阿蛮严厉打断。
不是她信不过蝉夏,实在是蝉夏出自乾正宫,有许多话不能那么没有遮掩。
孙嬷嬷也回过神,心虚地摸了摸鼻子。
阿蛮起身,孙嬷嬷立刻上去迎。
“小主若是不想去,奴婢就说您身子不适?”孙嬷嬷试探性问道。
阿蛮摇摇头:“陛下已经应允,我若是不去,不合规矩。”
她昨夜已经‘赶’过陛下一次,若今日再不去,那与和陛下撕破脸又有什么区别。
她现在不敢得罪商明煜。
阿蛮在孙嬷嬷的伺候下更衣,换了一身稳重的靛蓝色宫装,低调至极,前往东厢房。
东厢房已经焕然一新,不仅看不出曾经的落魄,甚至隐隐比阿蛮所居住的正殿更加华贵。
商明煜和梨霜一同坐在桌前,桌子上摆着八道精心烹饪的菜肴。
“奴参见陛下,陛下万安。”阿蛮跪在商明煜面前,压着心中情绪,作出恭敬乖巧模样行礼。
梨霜‘惊讶’捂住嘴,声音软绵绵:“淑女姐姐,您失礼了,您已经不是奴了,在陛下面前应当称嫔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