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功过后人说,千古一帝名

作者:黑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被妻子和长子用那种“你瞎了眼”的目光盯着,饶是朱元璋脸皮厚比城墙,此刻也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一张老脸瞬间涨得通红。


    那滔天的怒火和蚀骨的悲痛,都暂时被这股强烈的尴尬给压了下去。


    他被看得实在是不好意思了,只能讪讪地摸了摸鼻子,嘴里嘟囔着给自己找补:


    “咱……咱也不知道咱以后咋就看中了这么个玩意儿……许是……许是人老了,眼花了……”


    这话说得他自己都没底气。


    就在这时,朱高爔站了出来,微笑着为这位太祖解围。


    “皇爷爷,这其实怪不得您。实在是那位建文皇帝,太会演戏了。”


    “哦?”朱元璋像是找到了台阶,立刻顺着话头问道,“他怎么个演戏法?”


    朱高爔道:“据孙儿所查,这位建文皇帝,自小便将‘仁孝’二字,演绎到了极致。”


    “在您面前,他永远是一副恭顺孝悌的模样。”


    “您赏赐他东西,他必然先推辞,然后感激涕零地收下;”


    “您考校他功课,他引经据典,满口都是仁义道德。”


    “尤其是在对待兄弟上,他更是做得滴水不漏。”


    “据说,他对他那位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就是太子妃常氏所生的朱允熥,表现得‘关爱备至’。”


    “有好吃的,一定先让给弟弟;有好玩的,也一定先紧着弟弟。”


    “甚至在您面前,多次主动上奏,说弟弟年幼,请父皇(朱标)多加关爱,请皇爷爷多加赏赐。”


    “如此一来,在您和外人眼中,他便是一个毫无私心、友爱兄弟、仁孝宽厚的完美储君。”


    “谁又能想到,这一切,都只是他演出的一场戏呢?”


    听着朱高爔的描述,一个活灵活现的伪君子形象,跃然于三人眼前。


    “狗东西!”朱元璋忍不住破口大骂,心中的尴尬顿时化为了怒火,


    “这么会演戏!难怪咱老了之后,会被这种玩意儿蒙蔽了双眼!”


    一旁,马皇后和朱标也是恍然大悟,齐齐点头。若真如高爔所言,那朱允炆的心机之深,城府之可怕,确实防不胜防。


    马皇后懒得再在这个糟心的孙子身上浪费心神。


    她摆了摆手,将话题转移到了自己另一个儿子身上。


    她看着朱高爔,眼神中带着一丝担忧与好奇。


    “高爔,你跟皇奶奶说说,你……你父皇他,靖难的过程,是不是很惊险?”


    在她看来,以一地藩王之力,对抗整个大明朝廷,无异于以卵击石。


    自己的儿子虽然勇武,但这一路,想必是走了无数的刀山火海。


    朱高爔明白,这是在场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他点了点头,开始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


    当然,他讲述的,是地球上那段真实的历史,而非他自己亲身参与、并施加了巨大影响的那个版本。


    他有意识地隐瞒了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想让这位雄猜一世的皇爷爷,在之后,自己去慢慢发现真相。


    “……建文元年,削藩之策愈演愈烈。父皇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起兵八百,于北平誓师。”


    “当时,朝廷大军压境,李景隆号称率兵五十万,围攻北平。父皇亲率大军,与中央军数次血战,鏖战于郑村坝、白河沟,战况惨烈至极……”


    “……而后,父皇行险招,绕过防守严密的山东,效仿昔日大伯奇袭应天之策,率一支孤军,千里奔袭,直捣京师!”


    “最终,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父皇率军入京,建文帝则在宫中举火,下落不明……”


    朱高爔的叙述平铺直叙,却依旧让朱元璋一家三口听得心惊肉跳。


    他们都是最顶级的战略家,自然明白,这简简单单几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多少次的九死一生,隐藏着多少次的血流成河!


    听完之后,殿内一片寂静。


    半晌,朱元璋才忍不住,泛起了嘀咕。


    那语气中,带着三分恼怒,三分不屑,却又藏着四分怎么也掩盖不住的骄傲。


    “哼,这个兔崽子,还挺有本事的……”


    “朱重八,你说什么呢!”


    马皇后一听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


    什么叫“兔崽子”?那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她柳眉倒竖,瞪着朱元璋:“老四那也是咱的儿子!他被逼到那个份上,不反抗,难道就等着被人家像宰猪一样宰了?”


    “你这个当爹的,不心疼就算了,还在这说风凉话!”


    “咱咋说风凉话了!”朱元璋也来劲了,“咱是夸他有本事!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我再不懂,也比你这个把蠢货当宝贝的瞎老头强!”


    眼看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和皇后,又要为儿子的事吵起来,朱标连忙出来打圆场。


    他苦笑着对朱高爔道:“高爔,不必理会。你跟大伯说说,老四他……登基之后,成就如何?”


    这个问题,成功地让朱元璋夫妇停止了争吵。


    他们齐刷刷地竖起耳朵,目光炯炯地看向朱高爔。


    他们也想知道,这个靠着造反上位的儿子,究竟把大明,带向了何方。


    朱高爔看着三人期盼的眼神,微微挺直了身躯,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无比郑重的神情。


    他一字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父皇的成就,若要孙儿来评价,只有四个字——”


    “千古一帝!”


    “什么?!”


    “千古一帝”这四个字,如同一道九霄神雷,狠狠劈在了朱元璋一家三口的头顶!


    他们彻底被震住了!


    这个评价,太高了!


    高到让他们一时间都无法反应过来!


    纵观华夏数千年历史,敢称“千古一帝”者,寥寥无几。


    秦始皇、汉武帝……哪一个不是开创了不世之功业的绝代雄主?


    老四……朱棣,他,配得上这个名头?


    他们很清楚,朱高爔是朱棣的儿子。


    儿子夸赞父亲,本是常理。


    但是,从朱高爔之前的种种表现来看,他绝非一个信口开河、阿谀奉承之辈。


    他的眼界之高,见识之广,远超常人。


    能让他用如此斩钉截铁的语气,给出“千古一帝”这个至高无上的评价,那只能说明一件事——


    成祖朱棣,绝对是真的做出了惊天动地、足以彪炳史册的伟大功绩!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朱元璋那颗被伤得千疮百孔的心,竟是忍不住,再次火热地跳动了起来!


    他看着朱高爔,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期待与渴望。


    他很想知道,他那个桀骜不驯、让他又爱又恨的第四子,究竟凭什么,能被自己的后人,如此盛赞!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