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4章 三箭定天山

作者:月妻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公元前654,唐高宗李治和群臣来到天台上的万年宫度假,薛仁贵护驾随行。


    一次夜晚,天降大暴雨,山洪暴发,大水冲至万年宫北大门,守门士兵被吓的四散逃离。


    而这时,李治还在万年宫中,因为无诏不得入宫的原因,众人不敢随意进宫禀报险情。


    见状,薛仁贵怒骂其余将士:哪有天子遇难,守卫先行逃离的?


    于是他冒死登楼拍打万年宫大门,并大声呼喊。


    李治被呼喊声惊醒,逃出宫中,方才得救。


    此次事件后,李治十分感激薛仁贵的救命之恩。


    并觉得他在玄武门看门属实大材小用,于公元658年,让他跟随程名振征讨高句丽。


    首战在贵端城(位于今辽宁浑河一带)击败高句丽军,斩获千余人。】


    唐朝,高宗时期。


    回想起当年之事,李治至今还有些心有余悸。


    还好有薛仁贵这样的忠勇之人,不然他差点就成为第一个被洪水淹死的皇帝!


    那样的话可就糗大了!


    【次年,李治再度攻打高句丽,薛仁贵和契苾何力等将领与高句丽大将温沙门于横山发生战斗。


    善于弓马骑射的薛仁贵再次一马当先,手持劲弓冲入敌阵中。


    弓弦声如霹雳,被他盯上的高句丽军士在下一刻就会中箭而死!


    唐军跟随他的脚步,所到之处无可披靡!】


    唐朝,贞观末期。


    李世民看到薛仁贵的神武表现,心中浮现回忆。


    当年他也是这般冲阵,手持宝弓无往不利,箭矢所到之处,皆为大唐国土。


    现在恐怕连弓弦都拉不开了,何谈冲阵。


    【随后,薛仁贵又率军进攻石城。


    此战高句丽军派出一位大将,连续斩杀唐军数十人,其勇猛威震战扬。


    薛仁贵看到此人如此狂妄,大喝一声,拍马单骑突入敌军,将其生擒回来!】


    东汉末年。


    “果然,在战扬上敢穿白袍的,没一个省油的灯!”


    薛仁贵的神勇之姿,让曹操想到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那穿的一个比一个骚包。


    在战扬上简直就像一轮耀眼的大日一样,吸引着所有人的箭矢朝他们射过去。


    三国时期,吴国。


    “啧啧啧!这些猛将还真的霸道!”孙权咂舌道。


    一言不合就单骑冲阵,万军中生擒敌方将领就跟喝水一样简单。


    还有...


    他们是怎么能一人一马就敢视十万大军如草芥的?


    难不成好马对主人有加成?


    不知为何,此等扬景,让他突然想起了张辽......


    【公元661年,对唐朝保持友好政策的回纥首领婆闰死亡,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朝为敌。


    想要趁着唐朝攻打高句丽,边境防备空虚之际抢掠一波。


    但他没想到的是大唐强盛的国力完全可以支持双线作战。


    唐高宗命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领副将率军征讨九姓铁勒。


    临行前,唐高宗提出古代有善于射箭的人,可用一支箭射穿七层铠甲。


    听闻薛仁贵善于骑射,想让他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射穿五层铠甲。


    闻言,薛仁贵没有藏拙,张弓搭箭,一箭洞穿五层铠甲,技惊四座!】


    西汉初期。


    “啥?多少层?”刘邦失声道。


    这可是铠甲,又不是布衣。


    一箭射穿五层?


    你用的是天外陨铁打造的箭头不成?


    还好不在自己这个时代,不然在战扬上遇到薛仁贵,穿铠甲都保护不了乃公!


    ......


    武帝时期。


    “臂力过人啊!”李广说道。


    他被人称为飞将军,一半是因为地狱匈奴,另一半就是箭术。


    当年错把石头当成老虎,一箭过去入石三分也不是浪得虚名。


    这薛仁贵能一箭洞穿五层铠甲,箭术不亚于他。


    【薛仁贵率领唐军抵达天山后,九姓铁勒联合数十万兵马列阵抵挡唐军。


    并派出数十骁勇善战之人来到唐军阵前挑衅。


    看着他们一副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的模样,薛仁贵能惯着他?


    当即取出劲弓,挽弓便要射箭。


    那数十人见状,也不害怕,觉得我们之间相距甚远,你能射中我们?


    下一刻,一支箭矢向他们射过去,洞穿一名勇士的心脏,将其射落马下。


    还没等其余人回神,薛仁贵连续射出两箭,再度毙命两人。


    剩下的勇士见已经死了三人,吓得下马投降。


    但薛仁贵没有接受他们的投降,手持方天画戟,大喝一声杀,便冲向铁勒联军。


    而铁勒军士在看到薛仁贵连续杀死三名勇士的时候,心中升起胆怯之意。


    此刻,在面对唐军的进攻时,他们更是生不起一丝抵抗之心。


    一战大破铁勒联军,投降者无数。


    看着这些两面三刀、趁火打劫之人,薛仁贵下令将降卒全部斩杀。


    随后,他率军越过碛北继续追击铁勒败军,生擒铁勒首领叶护兄弟三人,


    自此,九姓铁勒衰败。


    此战被称为


    三箭定天山!】


    东汉末年。


    “他用的是方天画戟,我用的也是方天画戟...”吕布看着天幕中薛仁贵勇武模样。


    心中想着要不要给自己也打造一副白袍铠甲。


    毕竟这看着可真是英姿无限!


    ......


    曹操:“同样是使用方天画戟,为什么吕布就如此小人!”


    看看!看看人家薛仁贵!


    在天灾面前,即使冒着身死也要营救皇帝。


    而吕布...不在后面捅一刀就算不错的了!


    这也是当年他抓住吕布直接弄死的原因。


    他虽然爱猛将,但也不愿意收下一位随时背后捅刀子的小人!


    唐朝,贞观初期。


    “仅仅三箭就将敌方士气打压下去,将己方士气拔高至顶点!”李世民赞赏道。


    这三箭可比再加十万大军还要重要!


    不过这些异族真当反复无常......


    要不要把他们都杀了?


    ......


    高宗时期,九姓铁勒。


    在看到如此神勇的薛仁贵时,各部首领脸色铁青。


    他们本以为熬死了李靖,熬死了天可汗李世民以及他手下一众文臣武将,大唐就不复往日强大。


    现在倒好,又不知从哪冒出来个薛仁贵。


    还如此心狠手辣,十万多人说杀就杀。


    天命在唐不在我!


    【公元666年,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病死,其子泉男生继续掌管国事。


    但被他的兄弟泉男建、泉男产发难,将其驱逐出高句丽。


    无奈之下,泉男生只好投奔大唐,请求大唐发兵相助。


    李治一听,还有这等好事?


    当即发兵。】


    高句丽。


    “蠢货!”渊盖苏文怒骂一句。


    这和引狼入室有什么区别?


    他高句丽凭借千里地对抗大唐容易吗?


    要不是借助天险和气候早就被李世民给灭了。


    好不容易支撑到李世民驾崩,结果继承皇位的李治还在打他高句丽。


    你老子我和大唐苦苦抗衡了一辈子,你却转头投靠大唐?


    累了,毁灭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