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天可汗——李世民(五)

作者:月妻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现在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等会?”李世民发现了盲点。


    什么叫‘玄武门继承法’?


    难不成发生了很多次?


    【二凤通过玄武门之变获得皇位,在军事文化经济等各种领域都取得傲人的成就,可以说是六边形皇帝都不为过。


    但是!他在教育子女方面却拉了个大垮!


    他的嫡长子李承乾出生于武德二年,因为在太极宫承乾殿,并取名李承乾,是为“承继皇业,总领乾坤!”


    在二凤登上皇位后,李承乾便被封为皇太子,他也没有辜负二凤的期望,仁孝纯深,聪颖过人。


    但是在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承乾因瘸腿,外加二凤对李泰的各种特殊待遇,让李泰有了夺嫡之心,朝中大臣也不觉得以为瘸子可以当皇帝。】


    “什么!观音婢贞观十年就死了!”


    只有十年的寿命了?


    李世民急忙拉过长孙皇后,对她上下其手。


    “观音婢,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地方?”


    “陛下,你干嘛呢?这么多人看着呢!”长孙皇后推开李世民的手,面容有些害羞。


    “太医!快传太医!”


    长孙无忌化作风一般的男人跑向太医院。


    长孙皇后可不能死!


    【多方压力下,贞观十七年,李承乾联合侯君集、杜荷等人密谋造反,准备来个玄武门2.0!


    但是在二凤这个玄武门继承法创始人面前,就像是关公门前耍大刀,刚行动就被抓获!


    后李承乾贬为庶人,发配黔州,贞观十九年病逝,一同谋反的都侯君集、杜荷等人被处死。


    从此之后,李唐皇室的权力更迭总伴随着手足鲜血,多次让国家陷入动荡。】


    <玄武门大舞台,有梦你就来!>


    <玄武门外唱名者,方为我李家好儿郎!>


    <二凤:别跟我说什么太子不太子,有胆子的来玄武门碰碰!>


    <风里雨里,玄武门等你!>


    “竟然...竟然是这样吗?”


    看到李承乾病逝于黔州,李世民神情恍惚了一下。


    他看到了父皇在得知自己杀了兄弟时的眼神。


    太刺眼了!


    让他根本不敢直视。


    “我的儿啊!”长孙皇后紧紧抱住李承乾哽咽道。


    李承乾此刻脑子一片空白。


    他...未来会造反!


    <要我说,李承乾就应该带着李泰和李治的脑袋,穿着李渊给他的皇孙冕服,端着长孙皇后的灵位,嘴里喊着‘我不要做第二个大伯’,然后一头撞死在太极殿的柱子上!>


    <追评:好好好,这么一搞,二凤也得跟着去了,史官直接狂喜!>


    <搞来搞去还是因为他李世民,太子已经定下,还去宠幸李泰,各种规格奖励甚至比太子东宫还大,最后手足残杀!>


    “闭嘴!你们这些人闭嘴!”李世民直接急了。


    这都是什么破法子,一天天的净捣乱!真让高明学过去,自己真得跟着一起走了!


    “高明啊!你相信耶耶,朕真的没想过换太子!”


    “陛下!你当真有过换太子之意?”


    没等李承乾说话,魏征站出来义正言辞道。


    他是嫡长子的绝对拥护者,如果李世民真动了换太子的念头,他就算是死也要把李世民喷的体无完肤!


    “朕绝对没有!”


    李世民都要麻了。


    【前面说过,二凤在位期间从谏如流,也只限于魏征死之前,魏征死之后就有些独断专行,但也问题不大。


    总得来说,二凤最大的黑点就是道德问题,玄武门之变后,将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所有儿子全部杀掉。


    把齐王妃也就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纳为王妃,这一点可能是为了联络她身后的弘农杨氏,或者他本质就是个老涩批。


    至于送技术给外族这个问题,总的来说也不能怪李世民,他又不知道自己的后世子孙一个比一个不争气,这点拿出来说那就是纯纯硬黑了!】


    <那霸占他大嫂郑观音呢?>


    <追评:这个就纯纯野史,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二凤霸占了原太子妃!>


    “怎么把朕说的像个没见过女人的老淫棍一样?”


    李世民无语的看着天幕。


    隋朝,开皇年间。


    隋炀帝?杨广?


    看到天幕上出现自己的名字,杨广顿时呆住了!


    “原来是你啊!”杨坚阴恻恻的看向杨广。


    他一直以为隋炀帝是杨勇,现在看来,倒是他误会了!


    “你给朕跪下!”


    一声充满愤怒的呵斥,吓得杨广当扬就跪了!


    “不是,父皇你听我解释,母后!母后你说句话啊!”


    ......


    【总体来说,李世民作为皇帝是满分,但作为父亲,是零分!作为儿子、兄弟,是负分!


    但皇帝不论私德,如果说嬴政给出‘皇帝’这套试卷,李世民就是答出满分的人!


    军事上:有一位伟人评价其‘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


    经济上:广开丝路,商业得到重要发展,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


    民生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更有‘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政治上:任人唯贤,广开言路,留下一个政治清明的朝堂。


    贞观一朝共二十三年,民生经济得到蓬勃发展,民族自信心空前强大,后称其为‘贞观之治!’】


    <也就是二凤死的早,不然后期可能和玄宗一样昏庸!>


    <追评:可不是!一有昏庸的迹象嘎巴就死了,要是多一些二凤这样皇帝就好了,快昏庸了直接就死!>


    <追评:你们这样说,二凤会伤心的!(狗头)>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逝于终南山翠微宫,终年五十二岁。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


    <打了一辈子仗的文皇帝!>


    <经纬天地曰为文!>


    【李世民死后葬于昭陵,不少异族官员和朝贡的各国使臣削去头发,划破脸皮,用各自的习俗表达对太宗的沉痛哀悼。


    阿史那杜尔甚至请求自杀殉葬,但被李治以太宗遗旨驳回!】


    <大唐啊!>


    <谁又能想到,太宗的遗泽在二百年后仍然庇护着大唐!>


    <李世民凭一己之力,拔高了太宗的含金量,以至于后世人一提到太宗就想到李世民!>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千古!>


    <千古一帝!>


    <终唐一朝,所有皇室成员皆以太宗子孙为傲!>


    <哪怕大唐毁灭后的一百多年,还会有人到昭陵面前哭诉!>


    天幕下。


    古往今来的所有人震撼的看着天幕上飘过的弹幕。


    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竟跨越时空,也能有如此的影响力。


    又有怎样的胸襟与魅力,让不知礼义廉耻的异族都心甘情愿为其殉葬!


    西汉初期。


    “大丈夫当如是也!”


    时隔十几年,作为皇帝的刘邦再一次说出这句话。


    南宋。


    “如果我们官家也能像唐太宗皇帝一样,那该多好啊!”


    待在家中的岳飞面色复杂的看着天幕。


    唐朝,贞观。


    “这...这...”


    李世民眼含热泪,哽咽到一句话说不出。


    他一直以为自己弑兄杀弟囚父会被后世人所不齿!


    没想到!没想到啊!


    太极宫。


    “是!以太宗子孙为傲!朕这个皇帝啥也不是!”


    李渊毫无形象的坐在地上。


    但话是这样说,眼中的骄傲却难以掩饰。


    二郎啊!我也同样以有你这个儿子而骄傲!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