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4章 叮叮叮!

作者:临水指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但口罩不能给,香片还是可以的,她那一小袋里有十个呢。


    隋叔叔和顾洄刚开始还不想要,但周呦呦把一小片香片放到隋叔叔鼻子下面晃两下,他就妥协了。


    对比太强烈了,闻过了就更难以忍受周围这个味儿了!


    两人用手拿着放到鼻子下面,人都感觉精神了不少!


    他们排了三个多小时的队,赶在最后一批领到了水。确实如大家说得那样,后面的水很浑浊,已经到了回去不沉淀过滤一下完全喝不了的程度。


    发物资的兵哥也强调,如果回去不能过滤,就等明天晚上再来补领,千万别直接喝。


    周呦呦回头看了一下,广扬上至少还剩四五千人在排队,据说前几次也就几十到几百人领到泥水,也就是说,现在城内供水越来越紧张了。


    她没有等着明天补领,排队太遭罪了,再让她排几个小时的队来领水,她的汗肯定比领到的水多!


    几个人都选择了领泥水,去申请地下避暑固定位置的路上,顾洄见周围没人,压低声音问周呦呦和隋宥按,“我能弄到一批水,市价减一成,你们想要的话我晚上送过去。”


    现在的水,说一句有价无市绝不夸张,虽然已经涨到十克黄金一瓶,但你拿十克黄金几乎是买不到的。有水的都捂着等涨价,没水的疯了一样想买,想囤。


    所以顾洄能市价减一成卖给他们,绝对是非常讲义气的了。


    隋叔叔拍拍顾洄的肩膀,“阿洄,谢谢你。但我们不能占你那么多便宜,你能市价卖,我们就很感激了。别推辞,你是个有本事的,以后我们肯定不止这一次跟你买东西,咱们细水长流。”


    顾洄给他们打折是真心的,但是说实话,如果他们直接就接受了,那这也肯定是一锤子买卖,没有下次了。


    顾洄心里舒服,就增加了供货量,说他可以给他们一人提供十升的水,这放在以前也就饮水机上的半桶水,现在却是极大的量了。


    周呦呦投桃报李,“顾洄哥,我家还有香片,藿香味的咱们仨平分,一人三小袋,薄荷味的,水蜜桃味的,小苍兰味的,每样一大袋,你拿去卖了呗,到时候赚钱你七我三,我那部分你都给我换成水。”


    顾洄笑了,这就是他从小就很喜欢帮这个小丫头的原因,她从来不让帮过她的人吃亏,当然,自己更不吃亏。


    这种风格办起事来才能长长久久,让人没有任何负担和顾虑地跟她相处。


    三个人走进地下停车扬入口,下了近二十米的台阶,经过两层密闭隔热门,才真正进入这个地下人防设施。


    这里有专门的通风系统,虽然停电后要靠人工运行,但不影响使用,所以隔热做得很好,一进来至少比外面凉快了十几度。


    人一进来就舒服了不少,这么凉快为什么没人愿意常住呢?


    到了长期居住申请处,周呦呦知道了。


    地下避暑区域分两种,一种是划定一大片区域,大家随便来,也随便坐,有拿个折叠椅的,有带个小凳子的,甚至直接垫个纸壳坐地上的,怎么都行,位置不固定,随便怎么待着都可以。


    但因为隔温门是密闭的,开启一次要耗费很多人力和时间,也为了保持地下的温度,每天只有两个时间段开启。


    纳凉的人一旦进来,就必须待足8小时或者16小时,中间是不允许出入的。


    周呦呦问接待处的兵哥,“我们也要在这里待够时间才能出去吗?”


    他们进来时没人通知这个,而且隔热门也是随时都可以进出的啊。


    兵哥向里面指了指,“里面才是正式避暑区,咱们这边只是等待区。”


    周呦呦懂了,也对那个一天只能开两次的隔热门更感兴趣了。


    除了临时纳凉,另外一种就是申请长期地下居住,由官方划定固定的位置,居住人可以在位置上做隔断、拉帘子,甚至你有能力直接搭建出一个小房子都没问题。


    现在申请地下居住的居民很少,官方只做了一些隔断间给孤寡老人和住在平房里的特困家庭居住。


    至于那些外迁来的居民,因为一旦申请了地下居住就相当于放弃了租房排队,所以绝大多数内迁居民都在临时纳凉区对付住着,就等着排到租房马上搬出去。


    地下常住的单人面积是22米,也就是一个双人床的大小,多一个人增加11.5米的面积。申请人如果有家庭成员一起入住,必须以家庭为单位申请。


    多人口家庭想占单人位置的便宜是不允许的。


    而且还有一个规定,是这里几乎没有本地居民申请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如果申请地下居住,就必须解决同等数量内迁居民的租房问题。


    也就是说,你住进地下了,那你家的房子别闲着,租给内迁的人挣房租吧。


    这个政策一开始是为了鼓励本地居民住进地下室,用房子挣房租改善生活。这样内迁难民有了房子,本地居民也得了好处,官方还解决了房少人多的问题,一举数得,打算得很周到了。


    可惜,事与愿违,本地居民怕失去房子,几乎是一个都没有去申请常住的,实在热得受不了了,宁可在临时避暑区跟人挤一宿,乱七八糟地对付睡,也不肯申请常住。


    而外来难民看本地居民这么宝贝房子,连房租都不愿意赚了,就更执着于住到楼里去,也不肯在地下室常住。


    这个政策可以说是一举几失,事情的发展趋势完全违背了初衷。


    现在轮到周呦呦几个犯难了,对顾洄和隋叔叔来说,让他们把自家房子租出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周呦呦家更是不会出租,那里面可都是庄老师的回忆。


    正犯难的时候,周呦呦脑子里叮叮叮,冒出好几个主意,她的房子不行,周仲闵家的房子可以啊!黄游真家里运作一下也可以啊!


    现在她家一个疯了,一个没到十岁,她可是家里的顶梁柱了!顶梁柱要把房子租出去,谁敢有意见?!


    至于黄游真家里,知道了他儿子的事,那可以利用的地方可多了!他不是可怜那一家老老小小十几口吗?那接自己家伺候去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