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章 书院月考,夺魁

作者:蒔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徐大儒:“!!! ”


    三小只:“???”


    这世间难道真有文曲星下凡不成?


    徐大儒还没开口,左栖燃一惊一乍的声音已然响起。


    “臻哥儿,你和表哥说实话,你是不是没喝孟婆汤?”


    秦翊和陆景虞难得没有反驳,甚至觉得左栖燃这话说的甚是有道理。


    宋和臻都不用看,就知道他们眼睛里写的是什么。


    徐大儒左看看,右瞅瞅,最后一个迅猛的动作便将宋和臻抱在了怀里。


    “哈哈哈哈哈……”


    “为师这辈子能教导一位天生的文曲星,当真是幸甚至哉!”


    “这首《苏溪亭》确是上上佳作,辞藻清丽,文笔清新。”


    “全诗别出机杼,令人耳目一新……”


    “好诗啊,好诗……”


    宋和臻:他知道自己这诗好,但师父您老人家能否别激动嘞~


    他的小脖子有点不堪重负呢~


    不晓得宋和臻心中所想,反正其他几人是夸得很开心。


    平平淡淡的一节诗词鉴赏课,就这样在夸夸中过去了。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宋和臻始终如一。


    怎么个“如一”法呢?


    ——不是在震惊他人,就是在震惊他人的路上。


    整个上京城都知道,镇国公府的小世子是个小神童。


    但外界的喧喧扰扰从来都与宋和臻无甚么关系。


    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读书上,一心埋首书山学海,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徐大儒传授的知识。


    嘉元三年六月,宋和臻三婶苏辞缘进门。


    嘉元四年,宋和臻开始学习四书。


    嘉元五年,宋和臻已经读完五经,初涉科举事宜。


    嘉元七年,宋和臻琴棋书画略有小成,君子六艺小有成就。


    如今,春和景明,天朗气清。


    宋和臻在万物复苏的季节度过了七岁的生辰。


    学业上稳步增长,家里也是添丁进口。


    宋和臻又有了两个堂弟,一个堂妹。


    分别是他三婶所出的嫡长子宋和越,他二婶所出的嫡长女宋筠书和赵氏所出的庶子宋和昂。


    在镇国公府这一辈的排行中分别是四公子、五小姐和六公子。


    (还记得嘛,宋和臻是大公子,宋筠烟是二小姐,宋和誉是三公子)


    因着超出常人的天赋,徐大儒骄傲之余,也总是忍不住给宋和臻上上强度。


    彼时,别看宋和臻才七岁,却已经和其余三小只一起开始学习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了。


    平日里徐大儒检查功课的时候,左栖燃时常感叹:“既生瑜何生亮啊……”


    连最为稳重腼腆的陆景虞都忍不住怼他,“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臻哥儿的存在简直就是为了方便师父训我们的,真是凄凄惨惨戚戚……”


    ——小日子,真难过(???·???)


    *


    这日早间。


    又是一日平平无奇的“点评课”。


    青暮院的书房内,开堂授课的时辰还未到。


    宋和臻抱着一个比他半身还大的食盒跑了进来。


    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春日里的新鲜果子。


    有杏子、桃子,还有几颗黄澄澄的梨子。


    这梨子正是镇国公府那梨园里长出来的,今年还是第一茬,新鲜又水灵。


    “今年第一批果子,请大家尝个鲜~”


    宋和臻搞怪似的作个揖,然后才把大食盒往桌子中央一推,方便大家能够到。


    师兄弟几人相处已久,几个果子罢了,也不推辞,都拿了几个吃。


    一边吃还一边笑他顽皮。


    秦翊这个平日里奢侈惯了的,也忍不住夸赞道:“确实清甜可口,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臻哥儿,我母妃最喜欢吃梨子了,你家里还有么?”


    宋和臻笑道:“这是自然,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那么大的一片梨园,每年吃梨子都吃不完。”


    “虽说总是会往外送,但是总也送不完,剩下的不是赏赐给下人,就是……”


    “就是什么?”


    陆景虞好奇地问道。


    “当然是化作春泥更护花啦,哈哈哈哈哈哈……”


    宋和臻一脸调皮。


    即便已经是七岁的大孩子了,他依旧活泼爱玩,还爱笑爱闹,一向是大家的开心果。


    至于小时候立誓要做翩翩君子的flag,他早就不知道忘到哪里去了。


    左栖燃吃完一个梨子,又拿了一个桃子。


    一边啃一边说道:“臻哥儿,你的诗词功底是越发进益了!”


    “也许等你长大了,这‘大宣第一才子’的称号就落到你头上了呢?”


    秦翊也附和道:“我觉得栖燃说的有道理啊!”


    “上一届第一才子是我们师父,如今的第一才子是江南谢氏的长公子谢无咎。”


    “再过几年,谢无咎老了,这‘第一才子’当然得回到我们这一脉才是……”


    陆景虞的神情看起来有些憨,但也点头表示同意。


    宋和臻:“……”


    都挺看得起他啊!


    还好他有挂,不然这才子人设必定崩塌啊!


    “那就多谢三位师兄吉言了~”


    宋和臻笑眯眯道。


    几人闲聊几句的功夫,徐大儒已然走了进来。


    只见他先是挨个点评了几人的功课,提出了每人功课的优点和缺点,直把几人说得头昏脑涨。


    大抵在作业这一方面,没有几个学生不害怕老师吧。


    即便宋和臻的功课完成得很出色,他也忍不住屏息敛声。


    谁叫华夏的孩子惧怕老师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呢?


    唉,这没办法!


    临近散堂,徐大儒通知了弟子们一个消息——


    他们四个从下月月初开始,每个月都要参与黄字班的月考,直至明年二月的县试之前。


    归鸿书院的月考一般都是集中在月初休沐回来之后。


    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杜绝学子们临时抱佛脚,看看大家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与否。


    也算是归鸿书院的一种独有的特色吧~


    徐大儒笑道:“到了明年初,以你们几个的年纪下场试试绰绰有余。”


    “让你们和黄字班一起,也是让你们提前感受一下童生老爷的实力。”


    “待到你们下场之时,方才胜券在握啊……”


    宋和臻几人略微思考,便答应了下来。


    徐大儒含笑望着他们四小只。


    话是这么说,但他对自己的一手教导出来的弟子当然是有信心的。


    尤其是看向宋和臻的目光,那叫一个得意和蔼!


    不过想想也是,对于徐大儒来说,宋和臻可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文曲星。


    这藏了这么久的宝贝,终于要在人前显圣了,如何不让他激动万分呢~


    搁谁那不得“猖狂”几天啊……


    *


    月考到来。


    宋和臻几人和其他黄字班的学子混在同一个屋子里,书写着同一张卷子。


    书桌前,宋和臻正襟危坐,磨好了墨,点点笔。


    仔细地浏览了一遍月考的卷子,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始答题。


    【为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宋和臻答:“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


    【大学之道……】


    宋和臻答:“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除此之外,这试卷上还将《论语》、《孟子》、《中庸》、《大学》里面的句子混搭,询问出自何处。


    如此之大的混淆性,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答错。


    可偏偏宋和臻下笔如有神,好像完全不需要思考,落笔便是正确的答案。


    而这,只是试卷中最简单的“填空”。


    后面那些题目的难度可见一斑。


    不过,完全难不倒宋和臻,小小月考轻松拿捏!


    待经历了一个时辰之后,宋和臻在监考夫子惊讶的目光中,提前交卷。


    然后悠然离去。


    等一天后,宋和臻月考夺魁的消息传开。


    和他同一考场的学子们都说——


    “那天离去的宋和臻看着就很是不凡,浑身上下都写着胜券在握、胸有成竹!”


    “如今看来,果然如此,天才总是有几分独特的气质(*^ー^)”


    当然,这是后话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