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师徒五人读书日常

作者:蒔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休沐日结束,宋和臻翌日一早便赶去了书院。


    对于镇国公府和辅国公府之间的暗潮涌动,已然身处书院内的他一笑了之。


    毕竟,他还小,这种事情怎么轮得到他一个三岁小孩来管呢?


    而且,任凭外面如何风起云涌,也绝不会扰乱到归鸿书院内的平静和安详。


    须知,这里是归鸿书院!


    是大宣所有读书人汲汲所求的圣地之一!


    鲜少有人不开眼,竟敢在书院内玩弄权术,招惹是非……


    *


    青暮院。


    “师父,今日讲什么?”


    徐大儒闻言轻笑道:“上个月为师带你们又巩固了一遍三百千,如今你们四人对其熟读背诵不成问题。”


    “甚至除了臻哥儿以外,其余三人都初涉四书了。”


    “但是为师今日还是要借着教导臻哥儿,再带着你们复习一遍,你们可知晓其中缘由啊?”


    左栖燃向来跳脱,抢先答道:“师父,我知道!”


    “我觉得三百千既然能作为启蒙书籍,那必然有一定的道理。”


    “虽然和之后要学习的四书五经相比,这三本很简单,但是它是基础啊~”


    秦翊补充道:“没错,建房子尚且要打好地基,学习亦是如此。”


    “学不好三百千,又如何能学好更深奥的四书五经呢?”


    陆景虞综上所述,进一步阐述:“所以说,启蒙书籍学的好,学的深入浅出,深解其中之意,将来学习四书五经必定事半功倍!”


    宋和臻总结:“三位师兄说得对!”


    “谁赞成,谁反对?”


    “我赞成,我不反对!”


    徐大儒前一秒还抚摸着自己心爱的小胡子,脸上满是欣慰之色,下一秒就被宋和臻的话堵得哑然失笑。


    这一唱一和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唱大戏呢~


    徐大儒轻轻敲了一下宋和臻的额头,“臻哥儿,严肃点,不许调皮~”


    宋和臻嘿嘿一笑,“好的,师父!”


    见自己的四位小徒弟对待学习的态度都如此认真,徐大儒心里颇为欢喜,不过他面上可没有显露多少。


    但是四位聪明的宝宝会猜就是了。


    没看师父周身气息越发祥和了么?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天是指……”


    “地是指……”


    宋和臻前世是实打实的学霸,还是文理双全不偏科的那种。


    可即便知道这些都是何意,他也没有敷衍或者打断徐大儒的意思。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读一百遍便有一百种理解。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更是不甚相同。


    而徐大儒讲解的这些,不仅仅是他自己的理解,更是将来步入科举的问题正解。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世间书法千千万,科举偏偏唯“馆阁体”一枝独秀。


    即便你的草书冠绝天下,你的隶书名震一方,你的楷书……


    可科举考试的时候,你还是只能老老实实地用馆阁体作答。


    二者相似之处甚多!


    况且,上辈子宋和臻虽然学过三百千,但是绝对没有像徐大儒今日讲解的这般细致且系统地学过。


    主要是考试它也不考啊!


    前世作为经典的“小镇做题家”,宋和臻小时候可没怎么学过,研究这些都是上了大学读研究生时候的事儿了。


    ……


    一堂课下来,不止是宋和臻,其余三人也受益匪浅。


    中途休息时间,师徒几人闲聊。


    “师父,听闻我们书院有天地玄黄四个班级,为何我们四人不用进入班级学习,而是由师父单独教导呢?”


    陆景虞的语气有些好奇。


    宋和臻他们三个都是要么是天横贵胄,要么是世家公子,自然消息灵通,对于书院内的一应事宜无有不知。


    到底在家世上差了一筹,陆景虞得知的消息便少了许多。


    再加上并未刻意去了解,自然……


    左栖燃作为四人中年纪最大的,虽然看起来不怎么靠谱,但实际上还是很有师兄的风范的。


    小事跳脱,大事稳重且从不掉链子。


    他解释道:“景虞,你有所不知,归鸿书院的四字班级乃是有功名之人才可进入的。”


    “考过县试、府试的童生入黄字班,考过院试的秀才、生员入玄字班,考过乡试的举人入地字班。”


    “至于天字班,只有每三年各州的解元和亚元才有资格进入。”


    “那才是真正的天才聚居之地!”


    他语气听起来羡慕极了。


    “而像我们这种连科举边儿都没沾过的小娃娃,怎么可能入内嘛?”


    “哈哈哈哈哈……”


    见陆景虞有些讶异,秦翊也安慰道:“其实栖燃解释的也不完全对!”


    “我们这个阶段刚刚开始读书,每个人的启蒙水平各不相同。”


    “而四字班的夫子都是一视同仁,教导的都是应对科举的知识和技巧,不适合对我们因材施教。”


    “而有了功名的童生秀才举人就不一样了。”


    “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夫子要讲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所以……”


    秦翊未尽之言,陆景虞听懂了。


    “多谢二位师兄解惑,景虞感激不尽~”


    宋和臻这时候插了一嘴,“景虞师兄未免太过客气,我们几个谁跟谁啊,我们可是同门师兄弟,无需如此啊!”


    徐大儒赞同道:“臻哥儿所言极是。”


    “景虞啊,你们师兄弟四人将来可是要相互扶持的,万不可如此疏离!”


    陆景虞闻言,面上有些羞色,“是,弟子受教。”


    ……


    休息之余笑过闹过,太阳悠悠地往天空正中央挪了几步。


    宋和臻四人的下一节课便要开始了——诗词课。


    一般来说,像左栖燃他们三个这般年岁的孩子,基本上已经学完了三百千,初涉四书,了解诗词一道了。


    他们也不例外。


    徐大儒向来因材施教,自然不会因为宋和臻一个人年岁小,就耽误了其他三个。


    所以,诗词课每隔几天总要上一次的。


    至于宋和臻,在徐大儒眼中,文曲星下凡的神仙人物,先提前体验体验也不妨事。


    甚至徐大儒心中还有几分隐秘的期待,没准宋和臻就能无师自通呢?


    徐大儒扭头看了一眼窗外,笑道:“今日阳光和煦,春光明媚,本次诗词课的主题不如便以‘春日’为题?”


    “你们四个意下如何?”


    四只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表示赞同。


    接下来的一刻钟,徐大儒坐在木椅上休憩,时不时饮一口桌上的清茶,看起来颇为闲适。


    左栖燃眉头紧蹙,脑海中头脑风暴。


    秦翊单手扶额,眼中充斥着思索之意。


    陆景虞则是胸有成竹,神色之间满是轻松。


    至于我们的主角宋和臻,两眼空洞无神,一看就知道正在神游天外。


    而事实上呢,他却是有些苦恼的。


    悠悠华夏五千年,写春天的诗词简直不要太多,他到底搬哪一首比较好呢?


    唉,果真是一个甜蜜的烦恼~


    没过多久,时辰到了。


    徐大儒放下手中的茶杯,问道:“可有想法?”


    陆景虞这次第一个举手,“师父,弟子拙作,献丑了。”、


    徐大儒笑道:“景虞姑且念来听听~”


    陆景虞:“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此诗一出,徐大儒拍手称赞,“好一个清晨的春日之景啊,露珠、春水等,都是极佳的春日意象。”


    陆景虞抿唇微笑,“师父谬赞。”


    徐大儒又夸了陆景虞两句,才道:“栖燃,殿下,到你们俩了~”


    左栖燃:“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秦翊:“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听着徐大儒在那儿连连称赞,宋和臻也笑着。


    心道,可以啊,没想到他这三个师兄居然都是擅长诗词一道的,文采飞扬,文采斐然。


    不错,不错……


    心里正蛐蛐呢,只听徐大儒目露期待地问道:“臻哥儿,你可作了这春日诗?”


    闻言,其他三双眼睛也齐唰唰地望了过来。


    宋和臻:“……”


    三岁作诗,这不是神童的牌面么?


    他合适吗?


    太合适了!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宋和臻:戴叔伦的大作《苏溪亭》暂且拿来一用,装逼妥妥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