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9章 数钱

作者:老铁也能发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秋嘉禾先伸手掏左边兜,掏出来两块银锭子。


    关老爷子捂住心口,他们的土罐子啥,是金子做的?能卖这么多钱?


    不了,小丫头又放回去了。


    “这个不是,这是镯子剩下的钱。”


    关老爷子的心又落回原处。


    小丫头从右边铜板,掏出一把铜板,放地上,叮叮当当响,也就周围热闹,外人听不着。


    小丫头连着掏了三回,才掏干净。


    “这些,是今天赚的。”


    关老爷子眼里又有光了:“快数数。”


    秋嘉禾点头,来回数了两遍,一共是四百文整。


    关老爷子眯着眼:“再数一遍,万一少数一个俩呢?”


    秋嘉禾不乐意了,掰着手指算:“关爷爷,不会错的,我们带去十七个罐子,有一个没卖出去,也就是一百六十文,十三个坛子,白送出去俩,剩了一个,九十文,卖出去三十个碗,一百五十文。”


    “这些加起来,正好四百文。”


    关老爷子这才有心落到实处的感觉。


    姚大高和朱全,也觉得有种做梦感觉。


    他们以前去打短工,累死累活也才一天十二文,今天就去吆喝几声,卖了四百文。


    这罐子什么,全是土烧的,相当于无本的买卖啊。


    至于人力,一群娃子边玩边弄的,一点不累,当然更不算成本。


    “关叔,这买卖咱能长期干啊。”朱全很高兴。


    关老爷子也这么想的,说实话,罐子什么能赚钱,比他秋老太太给大伙借钱,都让他高兴。


    无他,借钱度过困难,都是帮你一时的。


    要有个靠谱买卖,长长久久的干,才能帮一世。


    秋嘉禾挠头,打破老爷子幻想。


    “关爷爷,我们做的罐子,是比不上店里卖的,只有穷困人家才会买。但罐子又不是消耗品,一个罐子能用十来年,所以指着卖坛子、罐子赚大钱,是不可能的。”


    她和爹商量过,这坛子啥真能卖出去,也得做期限性买卖。


    平日里隔开五天进城卖一趟就够了。


    冬天、秋收、夏收那几天,还要间隔更久,别指望他一直爆火。


    三个大人听明白了。


    是啊,他们家的罐子,逃荒时候都没舍得扔,带出来了。


    要不是一路上跟人打架、赶路弄坏不少,他们也想不起来烧新的。


    “那也没事,能赚一阵是一阵,备不住以后禾儿就能烧出好看,带花纹的罐子了。”关老爷子期待的看向小丫头。


    小丫头缩了缩脖子,把铜板收起来就跑。


    跑远了才喊:“关爷爷,您就别想好事了,我又不是真的手艺人,烧不出来的。我才六岁,还是个孩子啊。”


    关老爷子却大声喊:“慢点跑,别怕,爷爷相信你。”


    秋嘉禾跑的更快了,她不想要这份信任。


    她去找阿奶了。


    他们回来晚,晚食大伙早吃过了。


    这会秋老太太、钱老太太、朱寡妇正忙活重新生火,给才回来的人做饭,也给官差们补夜宵。


    秋老太太小心翼翼取出油罐子,下了狠心,摸了不老少。


    将一盘子狼肉干倒进去了。


    招待官差们,他们拿不出好东西,也得凑啊。


    要是不让人家吃满意,他们就是白招待,还得罪人。


    现在大伙最值钱的食物就是狼肉干,但之前熏干的,少盐,还硬邦邦,也就他们自个磨牙能吃。


    给官爷吃,还得再回锅。


    秋老太太做了个干煸的狼肉干,朱寡妇用狼肉干熬粥,用的新买的糙米,掉出去一粒米,她都得心疼捡回来。


    反正这顿饭,把最后的狼肉干也用完了。


    柳大春家小儿子,拿个筐过来:“几位阿奶好,我爹让我送的。”


    说完,小娃子扭头就走。


    秋老太太使劲喊,都没喊住人,打开木筐一看,里头是晒干的蘑菇。


    “呦,柳家哪来的?”


    “不管哪来的,送都送来了,今晚给官爷们添个菜。”


    柳大春也是知道,他们招待官爷,才特意让儿子送来的。


    钱老太太正在和面,这些天看出来了,这河南郡官爷们爱吃面。


    主要也是他们基本不种水稻,导致当地面食为主。


    她要擀面条,往盆里倒面时候,感觉从自个身上割肉给别人吃一样,那个疼。


    这面条是没有钱串子他们份的,官爷才能吃,最多再给秋十六一碗。


    秋十六陪客,不能看着官爷吃,他没有吧?显得卖惨一样,不像话。


    秋嘉禾老实帮阿奶生火,从怀里摸出揣了一天的肉包子,还给放旁边烤烤。


    烤好了,就拉着阿奶,白浔,非要三人分着吃。


    关键这丫头分吃一点不背人,钱老太太她们只能看见当没看见。


    “你爹给你买的?你咋不在城里吃了,带回来干啥?”秋老太太心里热乎,嘴上埋怨。


    “行了,快,你和白浔分着吃,阿奶不饿。”


    秋嘉禾急了:“阿奶,素包子我吃了,肉包子带回来,肉的,肉!您咋能不吃?”


    说着小丫头就掰下来一块,踮着脚丫子,非要给老太太往嘴里塞。


    秋老太太瞧着包子馅快掉出来了,下意识张嘴接住。


    秋嘉禾满意了,又分一半给白浔,三人分吃一个肉包子。


    猪肉大葱的香味,在嘴里爆开,感觉往脑门上冲,那叫一个香。


    白浔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这会儿却觉得,这包子是世上最好吃的。


    秋嘉禾把包子咽下去,才倒出空来教育老太太。


    “阿奶,我爹说了,对外人可以吃独食,一家人不行,最好的就得拿出来分。”


    小丫头一脸严肃,还蹙着小眉头,一副你不能总委屈自个的表情。


    秋老太太受教点头。


    “晓得了,阿奶以后不会了。”


    以往在赵家,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年轻时候,她紧着儿子、闺女吃用,上了岁数,她紧着孙子吃用。


    现在想想,她活得还没禾儿通透。


    一家人,不同甘共苦叫什么一家人?


    不过,秋老太太看向远处的干儿子:“你是不是忘了给你爹留点?”


    秋嘉禾不在意摆摆手:“没事,爹一会儿和官爷们吃,能吃到狼肉。”


    小丫头一点不傻,知道爹能吃好的。


    很快,饭就做好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