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6章 童养夫

作者:老铁也能发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姚大高看在眼里,嘱咐:“以后秋家再送东西来,月兰你都自个吃,不用给家里人分。”


    姚月兰懵懂,有些不好意思。


    先前,她真打算家里人分着吃,尤其她弟弟,盯着土豆就差流口水了。


    这两日大伙都能吃个五六分饱,但天天不是烤肉就是粥,嘴里都一个味,谁不想吃点别的。


    “那是禾儿给你的,小丫头固执,你不好好吃,她心里难受。”姚大高摸了摸闺女的脑袋。


    他知道,秋家人厚道,闺女脸上的疤一天不好,他们一天不安心。


    说再多也没用,不如坦然接受,让他们舒服点。


    “好。”姚月兰乖巧点点头。


    进了河南郡,连走两天,渐渐有人发现不对。


    “这地界,咋比咱老家那儿热。”


    “是啊,咱都逃荒出来一个多月了,按理说,天开始转冷才对。”


    “还能为啥,你看看,这四周连个山都没有,没山挡着,这地界能不热吗?”


    秋十六早观察出来了。


    “我知道,河南郡是平原。”秋嘉禾兴致勃勃。


    “平原是个啥?”


    马三狗问。


    这个秋嘉禾就一知半解了,还得白浔解释。


    “整体来说,地势平坦、起伏小,一般分布在大河流域。”


    “比如河南郡内,就有黄河、淮河、海河等,流域几乎覆盖整个河南郡。”


    “也就是说,这地方不缺水呗,那地应该比较肥。”


    关里正总结。


    和土地打交道大半辈子的人,总能啥事都想到土地上去。


    这点白浔不太清楚,他连怎么判断地肥不肥的标准也不知道。


    “这地方,那么多河,要是再发大水……”李四嘴欠来了句。


    李老大没好气踹他一脚:“能不能少胡咧咧,你当咱是灾星啊,走哪哪儿发大水?”


    秋十六无言,这兄弟俩说话咋都那么不中听?


    “赶紧呸呸呸!你俩都住嘴。”


    李家兄弟照做。


    不料,白浔补充了句:“根据记载,河南郡发水,河水泛滥成灾的几率,是比其他地方高一些。”


    一时间,没人说话了。


    大伙赶路都有点茫然,这真来对地方了吗?


    “不过,天灾是不可控得,不能因噎废食。”白浔似乎察觉气氛不对,找补。


    “行了,别想这乱七八糟的,抓紧走吧。”秋十六强行转移话题。


    再聊下去,给大伙聊没信心了。


    底层人的韧性,总是那么足。


    村长家老黄牛走不动了,还得鞭子抽着、人拽着,硬拖着走。


    而大伙,脚底都走出茧子了,累的抬不动腿,但还得往前。


    “哒哒!”


    马蹄声由远及近,秋十六抬头,就见一队骑着快马、身着铠甲的人马从前头过来。


    他咽了咽口水:“大伙靠边,都让一让的。”


    一行人忙把牛车、板车,拉到两侧,努力不给马队挡路。


    “吁!”


    不料,打头的男子停下马,锐利的目光扫向他们。


    大伙被看的心慌慌。


    这人一看就是当官的,平时他们见县衙的衙役都点头哈腰,别说见着认不出来的官了。


    秋十六带头弯腰行礼:“草民见过大人。”


    一行人跟着稀稀拉拉开口:“见过大人。”


    秋嘉禾拉了一下白浔,后者迟疑下,才微微弯腰。


    马背上的男人,刚好看到这一幕,在看到白浔后,明显失神了下。


    他翻身下了马车,清了清嗓子:“本官是河南郡驻军副将,姓杨,你们是什么人?”


    一听副将,果然是大官。


    大伙姿态更低了,生怕一个说不好,人家把他们全抓了。


    “草民等,都是从九江郡木山村出来的,连续大雨,冲没了粮食,我们实在没活路,才逃荒出来。”


    秋十六咽了咽口水,解释。


    还从身上摸了摸,摸出文书来。


    “这是草民的户籍。”


    关里正也拿出文书:“草民是木山村的里正。”


    杨副将接过户籍文书,认真翻了翻。


    最后,视线落在关里正身上:“你们所有人,都是一个村的?”


    “正是。”里正老头没多想,就应了。


    倒是秋十六不动声色看了白浔一眼。


    杨副将注意到了,指着少年问:“这是你家的孩子?”


    “对。”


    秋十六硬着头皮道。


    他不知道白浔什么身份,但知道他没身份文牒,要真细查会出事。


    “大胆,你这文书上,明明写了户主秋十六,有一女秋嘉禾,只有二人在册。”杨副将冷了脸,呵斥。


    “你敢欺骗本官?”


    “大人,大人,草民没有。小的没说错,这确实是我家人,我捡来的,我闺女的童养夫。”


    秋十六只能想法圆谎。


    白浔偏头,童养夫?十六叔真是一点亏不吃啊。


    “对,大人,我这干儿子心善,我一个没人要的老太太,也是干儿子收留,带着一路逃荒,成了一家子。”


    秋老太太赶紧帮腔。


    “等我们到了新地方,安顿下来,就补上户籍了。”


    “是呀,大人,您不知道,十六是俺们村出了名的大善人,就心肠软,看见可怜人就收留。”


    关里正睁着眼睛说瞎话。


    “大人,这白小子,秋老太太,都是跟我们一路的,木山村出来的,全是好人,没坏人。”


    大伙也纷纷开口。


    杨副将挑眉:“哦?老太太也是秋家的?您的亲儿女呢?”


    人群里,赵有才缩了缩脖子。


    他是读书人,要是被大官知道他弃养生母,哪怕以后安顿下来,他也没科举的可能了。


    赵有福早被吓得小腿肚子转筋,根本不敢搭腔。


    “死了。”


    秋老太太面无表情说道。


    秋嘉禾却感受到阿奶的心情不太好,上前两步,瞪着大眼睛,直接问:“大人,我们都是无辜的百姓,您要抓我们吗?”


    杨副将这才低头看她,小丫头都没他大腿高,穿着打补丁的麻布衣裳,脸上黑一道白一道,造的挺埋汰,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着机灵和大胆。


    他又看了看身形笔直,站在一群流民中,鹤立鸡群的少年。


    一时间,心里不知什么滋味。


    “白……咳,小子,你真是秋家童养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