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章 下雨了

作者:老铁也能发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秋十六不知道该怎么说。


    县城的人都被流民洗劫了,村里的,八成也逃不过。


    大伙也心里门清,一想到自个生活过那么多年的村子也变成这样,心中悲凉的同时,生出几分劫后余生之感。


    经历这一遭,队伍氛围始终被一股沉闷氛围笼罩。


    一个妇人止不住的擦泪:“我娘家还在村里没出来呢,流民这么凶,我爹娘他们可咋办。”


    她不远处,一个老头也红了眼眶,抬头看天试图憋回去,到最后还是没忍住落了下来。


    他三个儿子,自个跟着大儿子出来了,剩下俩儿子还没出来。


    这样的人不止一个,大伙各有心事。


    终于到了晌午休息的时候,各家汉子自觉的都来找里正。


    里正老头知道,自个得说上两句,清了清嗓子,站在中间讲话。


    “今天的事儿,大伙也看到了。”


    “这个庄子可不小,人应该不少,但是,他们都被流民杀害,我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心不齐,再就是,流民来的突然,他们没防备!”


    大伙纷纷点头,确实是这个理。


    里正见状满意,才继续道:“所以,今后逃荒路上,一家遇到事儿,其他家都得帮忙,咱们拧成一股绳,坏人也不敢上!不然,咱们这么大个队伍,就是一把散沙!”


    “那流民一看,你们就是一起走吓唬人,实际上和自个走没区别,肯定要抢!到时候,谁家都好过不了!”


    “再就是,得安排人巡逻!”


    “只要咱们吸取教训,就不必太过害怕!”


    众人深表赞同。


    见状,里正当即开始安排人手巡逻:“之前村里巡逻队有十个人,你们出来,然后马石头、马柱子、李文、刘强、孙赖子......你们十个一组。”


    里正挑人是有讲究的,他挑的都是村里劳壮力多的人家。


    基本家家都有人出来,只有少数两三家没出人,主要也是因为真没壮劳力。


    年轻汉子们都站出来后,里正指了指:“之前村里十个人是一组,守今晚,马石头,你们十个人守明晚。以后两队就轮着来。”


    最后,他清了清嗓子问:“大伙有没有意见?”


    大伙刚见了那么多尸体,这会儿都心有余悸着,里正老头这安排,给足了他们安全感,纷纷应声:“没有意见!”


    “咱大河村的人要拧成一股绳!”


    王地主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也跟着举拳头喊了两句,紧接着就道:“我王家人多势众,愿意在队伍最前面给大伙开路,但是,后面也得有人保护是不是?”


    “我看秋十六和钱串子兄弟几个似乎有武器啊,不然就他们在后面给大伙善后,有啥事也能提刀及时帮忙,大伙说是不是?”


    大伙这会儿正上头着呢,也没听清说啥,就有几人大喊了一声是。


    然后反应过来后,统统看向秋十六。


    秋十六冷眼扫众人:“王家走前面开路是因为你们粮多车多招人惦记,我们凭啥走后面断后?”


    “真要让我们兄弟守后面也行,不过,不能白守,给我们每家五百斤粮!”


    王地主不可置信的瞪大眼:“五百斤?你们凭啥拿五百斤!做梦!”


    “就凭我们兄弟几个家里全是老弱妇孺,一旦我们出事,老的老,小的小,谁能管?就当是我们兄弟的买命钱。”


    大伙这才理智些,不成, 对,秋十六兄弟几个都是家里妇孺多的,咋能守后面?


    其实秋十六就这么一说,真要是给五百斤粮买命,他也不干,前脚他没了,后脚,这五百斤粮,老太太和闺女守不住一点。


    眼看气氛不对,里正老头赶紧出来表态:“行了!我家壮丁多,我家断后。”


    “秋十六他们虽然有武器,但家家老弱妇孺多,不合适,他们就在中间走。”


    大伙心中触动。


    谁都知道断后有危险,而里正却自个担了。


    突然间,里正老头的形象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看着瘦瘦小小一个老头,却这么有担当。


    王地主不甘心,还要张嘴说什么,里正开口:“好了,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大家先原地好好休息一下,下午就按照我说的队形走!”


    大伙纷纷原地歇着,有人家拿出干粮吃,有人生火做饭,或者去林子里捡柴、解手的。


    关里正刚坐石头上,缓缓。


    秋十六凑过来,手上提着三把缠好布条的刀:“里正叔,拿着。”


    关里正一扭头,被刀刃闪了一下,他眼睛微微瞪大。


    “十六啊,你这......”


    这是有啥要求的啊?


    “您老的照顾,我都记着,拿着就成了,对了,千万别把刀柄上的布条撕下来。”


    这东西,他可有不少,只是不能随便给人。


    言外之意,就是感谢他,不求其他的,里正心中慰藉。


    “那我就收下了。”


    三把刀,明显是关大郎三兄弟,一人一把,秋十六这小子,真够细心。


    家家户户这饭正做一半,忽然感觉脸上一凉。


    抬头望天,雨水淅淅沥沥的落下。


    有人喊:“下雨了,下雨了!”


    话才说完,一阵大风吹过,这雨越下越急,雨点也越来越大,哗啦啦的落在地上,渐渐密集。


    大伙无论是休息还是做饭的,都慌乱站起身先去护住粮食。


    “快把蓑衣拿出来盖粮食上!”


    有的人家着急:“咋整,家里没有蓑衣啊?”


    旁边妇人立马拿身子护住粮食,指挥孩子:“快去多捡几片大叶子过来,把粮食盖上......”


    这些粮食要是受潮坏了,那接下来的路可就难走了。


    有蓑衣的人家,也是先拿来盖粮食上,自个在雨中冻得瑟瑟发抖。


    秋家板车上也放了两个大蓑衣盖着,还有点空位,秋老太太招呼还在想法子盖粮的朱寡妇:“往我这底下放!”


    这时候,朱氏也不和她客气,赶紧抱着一小袋粮食放到板车上。


    其余还有空位能挡一下雨的人家也纷纷吆喝:“我这边也能放一点!”


    “都分清楚啊,别掺了堆儿!


    “拿这个绑一下,这个系了红绳的是我家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