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妹妹,她逻辑思维能力强,那就应该鼓励她,多去接触一些能锻炼这方面能力的东西。”
“不是逼着她,去死记硬背那些不感兴趣的课文。”
“那些形象记忆能力强的孩子,则可以引导他们去学习画画,学习音乐,发挥他们的特长。”
“教育的本质,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一模一样的考试机器。”
“而是要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才是最好的教育。”
陈峰将后世的素质教育理念,展现在这群沉浸在传统观念里的家长面前。
讲台上刚刚还不可一世的刘老师,此刻早已是面红耳赤,羞愧得无地自容。
寒假的第一天,林婉清就背着行李,从县城赶了回来。
她没有先回家,而是第一时间,就来到了陈峰的养殖场。
几个月不见,林婉清原本还有些稚气的脸庞,也多了几分自信。
唯一不变的,是她看向陈峰时,那双总是笑意盈盈的眼睛。
陈峰的养殖场,如今已是规模初具,每天都有大量的资金和物料进出。
这也给他带来了颇为头疼的问题,账目管理。
陈峰虽然靠着自己超强的记忆力,能大致地记住每一笔账,不出差错。
但他记录的方式,却只是最原始的流水账。
将所有的收支,都记录在一个又大又厚的笔记本上,杂乱无章。
陈峰无法清晰地计算出,自己这个月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林婉清找到陈峰时,他正在简洁的办公室里,对着那本如同乱麻的账本,愁眉不展。
她笑了笑,然后很自然地从陈峰的手里,接过了那个烫手山芋。
“我来帮你吧。”
陈峰有些意外:“你也懂这个?”
“我们学校,刚好开了会计基础课。”
林婉清抿了抿嘴,脸上露出羞涩的笑。
一整个下午,林婉清就坐在陈峰的书桌前。
开始为他那本杂乱无章的流水账,进行着一次彻底的“外科手术”。
她先是仔细将陈峰的账本,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然后拿出自己从学校带回来的新账册,和一把算盘,开始工作。
林婉清的动作,专业而娴熟。
“你这个记法,是不行的。”
她一边飞快地拨弄着算盘,一边对着身旁观看的陈峰讲解。
“所有的账目,都混在一起,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科目分类。”
“你看,像购买饲料、苗种、支付工人工资这些,属于成本支出。”
“而像出售对虾、海带的收入,则属于营业收入。”
“还有你购买推土机、维修设备的钱,这个不能算作当期的成本,应该算作固定资产,要进行逐年的折旧。”
成本、收入、固定资产、折旧……
一个个在陈峰听来,既熟悉又陌生的专业会计名词,从林婉清的嘴里蹦了出来。
她将陈峰那杂乱无章的流水账,按照不同的科目,分门别类地誊写在了崭新的账册之上。
收入是一本账,支出是一本账。
固定资产和原材料库存,又是另外两本账。
每一笔账目,都被她记录得清清楚楚。
有日期,有事由,有经手人,有金额。
做完这一切后,林婉清又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复式记账法。
开始为陈峰,制作养殖场自成立以来,第一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那两张代表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核心的报表,被她用尺子,工工整整地画出来,摆在陈峰面前。
陈峰看着那张利润表上,让他自己都感到心惊肉跳的数字。
他的心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陈峰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到,自己一手创建起来的商业帝国,正在茁壮成长的雏形。
而赋予这一切秩序的,就是眼前正低着头,认真核对着数据的女孩。
那一刻,陈峰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愫。
他发现,眼前的林婉清,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他去拯救的柔弱女孩了。
她正在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参与到陈峰的事业中来,成为他并肩作战的伙伴。
“好了。”
林婉清核对完最后一个数字,长长地松了口气。
她抬起头,对着陈峰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
“大功告成!我们的大老板,现在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你到底有多富有了。”
陈峰也笑了。
他看着林婉清,真诚地说道:“婉清,谢谢你。你帮了我一个天大的忙。”
“跟我还客气什么。”
林婉清有些不好意思:“我还要谢谢你呢,给了我这么好一个实践的机会。”
“书本上学的,都是死的,只有真正用上了,才算是自己的。”
桌上那几本崭新的账册,被林婉清整理得井井有条。
她的心里,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晚饭的时候,陈峰特意加了两个硬菜。
饭桌上,他指着林婉清整理出的那张利润表,对着李浩和赵磊兴奋地说道。
“看到没有?这就是咱们这几个月,辛辛苦苦干出来的成果!”
“净利润,将近八千块!”
李浩和赵磊看着那个数字,眼睛都直了。
陈峰又指着成本支出那一栏:“但是我们花出去的钱,也同样巨大。”
“尤其是饲料成本,已经占了我们总支出的将近一半。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林婉清接过话头,用商量的口吻说道:“我这几天也想过这个问题。”
“养殖场也养了海带,我查过资料。”
“海带晒干后磨成粉,可以作为很好的饲料添加剂,能替代一部分高价的豆粕。”
“这样,或许能把成本降下来一些。”
“好办法!”
陈峰眼前一亮:“这件事,就交给你来负责!”
“婉清,我正式邀请你,来做我们养殖场的财务主管,兼技术顾问。”
“给你开工资,怎么样?”
“我才不要你的工资呢。”
林婉清白了他一眼:“就当是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出一份力吧。”
“我们”这个词,她说得自然而然。
两人的关系,也从最初青涩朦胧的暧昧。
在并肩作战的默契中,转向了事业上的相互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