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 第 7 章

作者:可乐姜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早膳后,祝明璃把身上的田契身契地契装好,再让焦尾带上自己整理好的账本,轻装简行往外院的方向去了。


    昨日说好派人跟随她出府,今日一大早,邬七就安排了两个靠谱踏实的亲卫候着。两人换好下人服,一幅家丁模样。


    绿绮安排得很妥帖,马夫一早就起来谨慎检查马车,侍从待命。


    丫鬟们都是卡着点做事,祝明璃刚刚走到马车旁边的时候,一阵洪亮的晨钟声鼓声荡起,音浪蔓延开,将沉睡的长安城唤醒。


    开坊时间到。


    一行人出府,祝明璃终于见到了长安城。


    长安的大街比她想象中还要宽阔平坦,街道规划横平竖直,沈府坐落的坊离皇城较近,附近十分雅静。车马再继续前行,才热闹了起来。


    坊墙不高,还是用土夯的,着急忙事的百姓早早就候在此处,坊门一开,新的一天也开始了。


    越往外走越热闹,食肆的热气散开,烧饼、胡饼、馎饦……香气混杂在一起,淹没在行人的谈话声中。


    祝明璃还看到了高鼻深目的胡人,正在赤膊叫卖,蒸腾的香气扑面而来,她连忙叫停马车,都穿越了,谁能忍住不尝尝正宗的胡饼呢?


    焦尾按她的吩咐下车购买,随行的所有人都得了一块饼,这叫出差的“伙食补助”。


    随行的人没想到自己也能拿一块儿,他们在出门前,也就是天还黑的时候就垫了肚子,现在有肉的胡饼递面前,说不馋是假的。


    众人连忙谢过,一咬一嘴荤油的胡饼下肚,一个个都乐开了花,出城的步伐轻盈了不少。


    等到了田庄,差不多就到了午饭的时间。


    祝明璃已经在车上睡了两回,再睡下去脑子就要成浆糊了。


    由于他们轻装简行,来的只有两辆马车,还有随行骑马的两名亲卫,排场完全不够看。


    田庄的人远远瞧着,并没有迎上来。


    这里疏于管理,庄头多少年也见不到主子巡查。


    亲卫二人没去过沈家的田庄,也不知道这里属于祝明璃的嫁妆。绿绮看不过,小声使唤家丁去把田庄领事叫来。


    不过祝明璃并不讲究派头,不等人来接,就先一步走了进去。


    她挑灯夜读也算有点用处,大概能看出土地规划不好。不过在这个时代,也没人能耕出多么肥沃的田地。


    在她皱眉思索时,田庄领事们终于姗姗来迟。


    这里虽然只是在京郊,但祝家人从未来过,顶多就是派管事来。


    世家缺不了粮,囤粮卖粮自有一套章程,祝家并不太在这上面操心。


    听到家丁来唤人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管事来了,直到听到“娘子”二字以后,他们才想起来祝家小娘子前一阵嫁人了。


    二人匆匆迎来,慌张行礼,说话文绉绉的,倒不像是管种地的。


    “佃户们在哪?”祝明璃翻着名册,估算人力。


    “回娘子的话,他们早早就去地里干活哩。”副庄一边带路,一边解释道,“这里有一部分不是一直跟着咱们的佃户。前些年南边闹灾,灾民北上,祝家开仓放粮,受惠的一部分灾民签了身契,免租期两年,缴粮比普通佃户多两成。”


    说话的功夫,几人来到田庄后边,这里搭着不少茅草房,工工整整。


    祝明璃心理里估算了一下,田庄并没有狠狠压榨佃户。


    祝家提供种子和口粮,年利很高,按平均收成来算,至少五年才能还清,即便是这样,也算是上好的主家了。


    庄头小心跟在祝明璃身后,心里担忧。


    出嫁的娘子来看自家田庄,左不过是为了看粮产来的。


    极有可能是嫁为人妻后,盘算嫁妆,发现田庄进项太少。


    穷苦人过日子不容易,尤其是受了灾的。庄头犹豫开口:“去岁大寒,粮产很低。佃户们平日里不吃饱,便耕不动地,所以咱们也没有狠收粮税,至少要让他们有力气耕田。”


    祝明璃回过头来看他,在沈府待久了,难得见到一个心软心善的管事。她翻着名册:“这么些人,怎么分田的?”


    “看粮产。流民里也有种田好手,分的稍多些,粮产也确实更多。还有就是拖家带口的,人多,力气更多,养田也更细致,也稍微多分了点。”


    祝明璃又问他农具、耕牛的问题,庄头一一答了,颇有条理。


    “你一直都是守着京郊田庄的?”


    庄头摇头,神情有些尴尬:“之前是布庄里的,得罪了贵人。”他人老实,不会说话,被“贬”来了田庄。


    布庄掌柜,必然是能认字能算账。


    祝明璃绕了一圈,大致都了解了。


    这个时候厨娘饭也烧好了,祝明璃一行人凑合了一顿,便返程回城。


    临走前,她对庄头道:“还要麻烦你留心一下,这些佃户里,谁最会耕田,谁头脑灵活。”


    庄头连道:“不敢不敢。娘子有吩咐,小人必然上心。”


    以祝明璃的背景来看,除非祝家沈家双双倒台,她这辈子也不会缺口粮,但她仍把粮食耕田放在主要地位。


    没办法,农业大国从小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田庄看了,管事的头脑清楚,佃户们也没有虚报,田产没有像沈府内宅那样被嚯嚯,祝明璃就放心了。


    回程的路上,行人多了不少。中午才开市,路上挑着担子、拖着货车的商贩不在少数。


    既然都出府了,祝明璃也不想回去闷着,便让家丁先回去,剩下一些人朝西市出发。祝明璃嫁妆里的铺子不在西市,西市买卖者多为平民百姓和胡商,规模极大,一下午是肯定逛不完的。


    亲卫对这种地方很是抗拒,但祝明璃眼睛都亮了,恨不得一口气扎进人群堆里凑热闹。西市不比东市,人口混杂,热闹异常,若不是行人的服饰各异,有一瞬间祝明璃都感觉回到了后世的古城景点。


    分清各个方向大致卖的货物类别后,祝明璃抬脚往没那么吵闹的方向走,果然没走多久就见到了贩卖玛瑙水晶的店铺,因为价格的问题,平民百姓很少在这边消费。此时玛瑙水晶的制作工艺算不上绝佳,但胜在款式稀奇,风格迥异。


    祝明璃挑了两样发饰,一面镶葡萄石镜,结账利落,掌柜笑得极其谄媚。虽然卖的是波斯玩意,老板却是汉商。


    祝明璃指着一个玛瑙瓶问:“有没有比这更透的,无色的器皿。”


    掌柜的笑道:“小店倒是没有,贵人您往前再走个百步。”


    祝明璃道谢,到了卖玻璃的店后发现此时玻璃制作的技艺十分落后,杂质多,且不耐高温,想要靠蒸馏瓶提纯酿酒的美梦破碎。


    她也不失望,右转出道,往酒肆走,挑了些清酒葡萄酒搬上车,又赶在闭市前打包了两份果馅儿饆饠。


    一份自己品,一份给沈令仪。


    饆饠皮脆馅软,香甜可口,没有添加剂糖精,但也不逊于后世的甜品,总体感觉神似麦当劳的水果派。


    祝明璃有了灵感,比精细手艺比不过这些厨娘厨师,比甜品种类她可不会输。生活在信息大爆炸年代,甜品推陈出新,中式西式,绝不重样。


    回到沈府,换衣净面,一身清爽,祝明璃带着小礼物朝沈令仪院子去了。


    沈令仪知道祝明璃一早就出府了,她特意派人过来知会了沈令仪一声,说今日不交割了,免得沈令仪白跑一趟。


    不用管中馈,也没人聊天,沈令仪一整日就看书画画,清闲里透出几分不适应的无聊。


    正对着书本发呆时,忽听得一阵低语请安:“三娘子。”


    由远至近,越来越清晰。


    在沈府里,能被叫“三娘子”的只有一位。


    沈令仪立刻站了起来,面上露出笑容,但又想到“都快傍晚了,三叔母过来不会是找我继续捋中馈事宜的吧”,笑容又变成痛苦面具。


    但她还是小跑出去迎接,站在门槛上,正巧见到祝明璃走过来。


    “三叔母!”


    祝明璃抬手:“来,给你带回来的樱桃饆饠。”


    沈令仪惊了。


    倒不是她一个大家闺秀没吃过或买不起这种吃食,实在是她从未有过长辈出门后为她带零嘴的体验。


    她把沉稳的礼仪抛之脑后,两部并做三步跳到祝明璃面前:“真是给我的么?”


    “那不然还能给谁?”祝明璃笑着把饆饠递到她手里。


    沈令仪连忙道谢,迫不及待打开油纸。


    小姑娘味蕾灵敏,最爱口味丰富的零嘴,沈令仪尤其爱甜食,此时这份零嘴在她眼里就是十足的美味,主要是心里的幸福感尤其浓厚。


    饆饠还没吃完,祝明璃又拿出小盒子:“还有这个樱桃发钗,我瞧着挺新奇的,配你昨日那套衣裳正妙。”


    惊喜真是源源不断,沈令仪犹豫道:“三叔母,怎能让你如此破费?”


    这还真不算破费,尤其是对于家底丰厚的沈家来说。


    祝明璃又把镜子和手镯递给她。


    沈令仪这下不是惊喜了,是手足无措。


    “我……三叔母、这?”她有记忆时就已经失去了生母,阿耶没有再娶,于是女性长辈便只有大姑母、祖母、二叔母,她们不亏待她,也会赠她首饰,但这和祝明璃这种不同。


    长辈回家,带上小玩意儿和吃食回来哄小孩,这种温馨与亲密是她无法想象的。


    她一时百感交集,嘴上懂事地道:“三叔母,下次不要这般费心了。”


    但这对于祝明璃来说却是很稀疏平常的一件事,在后世,别说家长下班回家,哪怕是姐姐出去玩了,回来顺手给妹妹带点路边摊也很正常。


    她拍拍沈令仪的肩膀:“这有什么,顺手的事儿。”盛世民风开放,此时男女大防没那么重,年轻小娘子也能出去逛,但也不能像男子那样总在外面晃悠。


    反而是她这种嫁为人妇,没长辈约束,丈夫又不在身旁的最自由。


    沈令仪却想得更深一点,将首饰盒拿好,认真抬头看她:“叔母,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客气。若是你在沈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能出力的,一定会帮你。”祝明璃嫁来沈府当主母,无论是长辈还是郎君都没人在帮扶,整个府内,只有她这个年岁不大的后辈能说上话。


    也只是祝明璃本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07349|1812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事儿强才能立住,换了别人,这种心酸谁能轻轻咽下呢。


    她十分共情这种女子才会有的处境,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对她这么好,沈令仪都希望祝明璃能轻松一些,至少在她这里不用操心费力。


    祝明璃不知道沈令仪看着沉默内敛,内里想法这么深,她只是点点她的脑门道:“你才是不要客气。少操心,年纪轻轻的像个小大人似的。”


    沈令仪把祝明璃送至院门口,直到看到她的背影消失,才叹了口气回房。


    她年底就十五了,平民百姓一般这个年岁就嫁人了。稍微有点家底的人家不缺聘礼米粮,会把女儿留到十七八岁,但也只剩两三年,不远了。


    三叔母来的时日很短,却是她少女时代最轻松甜蜜的一段时光。虽然辈分差得大,但在沈令仪心中,祝明璃就是幼时幻想中的温柔阿姐,带给她的安全感极盛,这种日子像梦一样,生怕醒来。


    摸着手上精美的樱桃发簪,沈令仪对丫鬟道有些困倦,想小憩一会。


    解了帐帘,视线被隔绝,沈令仪将被子拉到脸上,安安静静地大哭了一场。


    *


    回院的路上,正值闭市,击钲声荡开,足足敲了三百下,一直到她走回院内才停止。


    繁华热闹的东市西市安静了下来,安静了一整日的内院却热闹了起来。


    厨房管事一边往外瞧,一边催促道:“快点,娘子马上就要回来了。”


    祝明璃踏入院门,小厨房精神振作,排好队准备上餐。


    祝明璃并不是一个苛责的人,她给厨娘写了个单子,大致写了自己喜欢什么口味的饭菜,一日三餐最好有什么菜式。毕竟她的口味和这个时代的不太符,想让厨娘一下子开悟做出她喜欢的菜,实属异想天开。


    比如后世炒菜用到的铁锅,现在还没发明出来呢!


    时人早膳常吃的馎饦,也就是面片汤,被她挪到了晚膳。汤底用猪大骨熬制而成,泛着薄薄一层油花,清淡而鲜甜,配上少量烤羊肉、烤韭菜、凉拌菘菜,简单好消化,不会吃太撑。


    祝明璃对晚饭很满意,唤来焦尾:“下午买的酒,给我盛一点来。”


    焦尾问:“娘子,要哪一坛?”


    祝明璃:“都要,用我买的琉璃杯装。”


    这小日子真是滋润,若是未出阁的姑娘,还真不能这么自在。


    又想到系统的提示剧情走向,沈绩绝对是个事业脑,肯定不经常在家窝着,这种日子她能一直过下去,简直不要太爽。


    焦尾属于祝明璃指哪打哪的,绿绮倒是想劝,但想到反正这个院子她们看着,也没人敢出去传闲话,也就算了。


    祝明璃等着酒,这才发现周围站着两个眼巴巴的传菜丫头。


    炙热的目光看着自己,眼神相撞后又低下头,但很快又忍不住再次抬头看来。


    祝明璃一头雾水:“你们瞧着挺面生的,之前不是你们传菜吧?”


    听到祝明璃搭话,两人既紧张又松了口气,似乎就等着这一茬,忙不迭地道:“回娘子,小厨房排了班,每十日轮换一次。”


    排班还是从值夜传开的制度,祝明璃让绿绮做了值夜小丫鬟的木牌,挂在木板上,谁轮班谁的牌子就挪到最前面,这样省得花功夫记,谁轮班也清楚,免得又出现顶班、连续值夜的混乱。


    大家看见了,便明白娘子是个讲“规矩”的人。既然如此,那传菜这种可以在娘子面前露脸的活计,也得排班轮班。


    在内宅里,很难有现代说的“晋升机会”。大多数人都能力普通,运气平平,也不存在熬资历这回事,从小丫鬟熬成了婆子,可能依旧在底层。


    但现在不一样了,一旦职责被划分出来,规矩被摆在台面上,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合格的萝卜就能被人顶下来,空缺的坑位也可以填上水灵灵的萝卜——娘子身边的贴身丫鬟可缺着呢。


    两个丫鬟今天净面了无数回,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珍藏的首饰也戴上了。


    同舍的丫鬟看见了,酸溜溜憋出一句:“狐媚子。”……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儿来骂。


    由于香艳情事总是传得广泛,导致大家对丫鬟们时常存在误解,认为年轻漂亮的丫鬟会想“爬床”,挣个名分,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然而这种事少之又少,先不说一个丫鬟敢大胆“勾引”主子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就说成功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阶级差异太大,丫鬟不过是个“物件儿”,男主人用了就丢,照样回去干活。且大多数时候的小丫鬟们都是被迫,一腔苦楚只能自己咽下。


    幸好沈府家风严谨,不会有这种事发生。但容貌上乘的丫鬟也不爱往主子跟前凑,万一主子心情好,把自己指给什么半老管事当奖赏,也够呛。


    但这些担忧,在三娘子的院里通通不会发生。最会察言观色的丫鬟们发现,娘子就喜欢瞧着清爽干净的丫鬟,随手吩咐人的时候,也会下意识点人群里最赏心悦目的,于是最近个个精神饱满,神态昂扬。


    人不就是活个奔头吗,努力有回报,干啥都有干劲儿。


    于是最近沈府三房颇有种“百花争艳”的感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