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关门声,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林婉清身上。
林婉清走过去,在他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坐下,彼此之间隔着一个茶几的距离。
“江楚。”
她开了口,声音平静。
“不要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了,我不想……”
“我知道。”
江楚打断了她的话。
他放下报纸,身体微微前倾,那双金丝眼镜后的眼睛,专注得让人无法闪躲。
“我知道你不想再结婚,不想再被家庭束缚。”
林婉清愣住了。
“那你……”
江楚的嘴角勾起浅淡的弧度,那不是嘲讽,也不是得意,而是近乎无奈的坦然。
“婉清,如果你觉得我的存在,我的追求,给你带来了负担,那我很抱歉。”
“但我也想让你知道,我并不是一时兴起。”
他顿了顿。
“遇见你之前,我以为我这辈子会孤独终老。”
林婉清不信,她觉得这不过是男人追求女人时的花言巧语。
“真的。”
江楚的眼神无比真诚。
“为了这件事,我跟我远在英国的母亲,冷战了整整两年。
现在,她也终于接受了我会一人过一辈子的打算。”
他的目光像是穿透了时空。
“我的意思是,即便没有遇到你,我也不会随便找个人组建家庭。
你不是我的选择之一,你是我将近三十年人生里,唯一的变数。”
“是最美好的意外。”
林婉清看着眼前这个男人。
她想说的话,全都堵在了喉咙里。
……
283厂的家属院里,流言蜚语像冬日里无孔不入的寒风,刮得人心惶惶。
许晓的出现,成了邻里之间最新的谈资。
“哎,听说了吗?咱们顾厂长那个从县城来的亲戚,好像是来相亲的。”
“可不是嘛!还是个老师呢,有文化。”
“那厂长的妻子怎么办?不是说还没正式离吗?”
“离了吧,厂长他妈不是说离婚了吗?谁知道呢,反正啊,这下有好戏看了。”
这些闲言碎语,自然也传到了政治部主任伍子昭的耳朵里。
伍子昭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深知领导干部的个人作风问题,对整个工厂的影响有多大。
下午,他把顾野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伍子昭给顾野倒了杯热茶,语气严肃。
“顾野,最近厂里有些关于你的风言风语,你应该也听说了吧?”
顾野端着茶杯的手紧了紧,点了点头。
“伍主任,我知道。”
“你的个人问题,组织上本不该过多干涉。
但你现在是283厂的厂长,你的形象代表着厂里的形象。”
伍子昭看着他,语重心长。
“我希望你能尽快处理好家里的事,
不要因为这些事,影响了工作,也给厂里带来负面的影响。”
从伍子昭办公室出来,顾野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感觉自己像是被一张大网给罩住了,喘不过气来。
父母的固执,许晓的纠缠,厂里的流言,伍主任的提醒,
一桩桩一件件,压得他脊梁骨都在发痛。
那一夜,顾野彻夜未眠。
他坐在宿舍冰冷的椅子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
烟雾缭绕中,他的脸忽明忽暗。
他痛苦地挣扎着,脑海里两个小人儿在打架。
一边是生他养他的父母,一边是脱离桎梏的渠道。
天快亮的时候,他终于掐灭了最后一根烟。
他做出了无比艰难的决定。
顾野看着刚刚起床,还在打哈欠的父母,语气平静。
“爸,妈,我已经联系好了车,今天就送你们回清河县。”
顾建国和陈月香都懵了。
“你说啥?”陈月香最先反应过来,声音尖锐地拔高。
顾野重复了一遍,态度坚决,不留任何余地。
“我说,你们今天就回老家。”
“好啊!好你个顾野!”
顾建国气得浑身发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陈月香也开始撒泼哭闹。
“为了那个狐狸精,你就要把亲爹亲妈赶走啊!”
顾野的心像被刀子一刀一刀地割着,但他一言不发。
他只是默默地拿出两个蛇皮袋,开始收拾父母的行李。
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
是伍子昭,他昨天想了想顾野的难处,一早特意过来讲道理的的。
“老同志,你们好啊。”
伍子昭一脸严肃地看着顾建国和陈月香。
“顾野同志是国家保密单位的重要干部,
他的工作性质特殊,家庭环境必须保持稳定。
你们在这里,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厂里的纪律。”
“如果你们再无理取闹,我们就要考虑用组织的手段来解决了。”
顾建国和陈月香被这番话唬住了。
他们再蛮横,也知道不能跟“组织”对着干。
两人的气焰,一下子就灭了。
伍子昭给了顾野一个眼神转身离去。
陈月香嘟囔了一句,我和许晓说一声要不要一起走,就跑了出去。
许晓听到陈月香的哭诉后,也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她冲到顾野面前,眼眶红红的,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顾大哥,你别赶叔叔阿姨走。他们要是留下来,我可以照顾他们。”
顾野看着她,眼神里没有一丝温度,只有深深的厌恶。
“你走吧。”
他冷冷地吐出三个字。
“我们不合适。”
许晓的脸瞬间煞白。
最终,在顾野的坚持和伍子昭的施压下,
顾建国和陈月香不情不愿地被塞上了前往火车站的吉普车。
一路上,陈月香的咒骂声就没停过,骂林婉清,也骂顾野。
火车站台上,冬日的寒风刮得人生疼。
顾野将行李递上车,看着父母怨毒的眼神,什么也没说。
火车缓缓开动。
他独自站在站台上,看着那辆绿皮火车越走越远,直到消失在灰蒙蒙的天际线。
他的背影在寒风中,显得无比萧索,又带着如释重负。
清露化妆品厂的牌子,已经在永定区那片新建的厂房外挂了起来。
“一号罐的搅拌速度再调快百分之五,注意观察乳化状态。”
“这批玻璃瓶的质检报告拿给我看,瓶口螺纹必须百分之百合格。”
她脑子里的弦绷得紧紧的,却丝毫不觉得疲惫。
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在她的调度下有条不紊地推进。
这种从无到有,亲手缔造事业的充实感,是前世今生从未有过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