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弄不明白迎亲队伍为什么会出城,但是我知道,婚礼的过程都是由司仪来主持。
接亲的路线,也应该在司仪的规划当中。
施棋出去不久就带回了一个消息:“司仪就是客栈里失踪的那人。”
我双目不由得微微一缩:“顺着迎亲队伍走的路线走一遍再说,那么多人的队伍,不能一点线索都留不下。”
“我倒要看看,这么一支队伍都哪儿去了?”
迎亲队伍虽然没有固定的人数,但是在古代根据结亲家庭的身份,抬轿和吹鼓手的人数却是固定的。所以,大户人家的接亲队伍,大概会在五十到一百人左右。
我虽然没有仔细清点过人数,但是也能大致估计出那支接亲队伍,肯定超过了五十人。
这么多人,全都没回来?
我不信,这么多人失踪会毫无蛛丝马迹。
我一路打听着,跟着接亲队伍的方向走,一直走到了一个叫做“靠背巷子”的地方才停了下来。
叶开往巷子两边看了一眼道:“这巷子怎么这么奇怪,道两边的房子怎么都是背靠背?”
古时候建房子,讲究的是坐北朝南,往往在同一个地方的房子会朝向相同。也就是,后面一家的大门是对着前面一家的后院墙。
当然,有些地方也会出现,对开门的巷子。也就是路两边的院子大门相对。但是又不会正好门对门,总要错开一点位置,免得造成两家对冲。
这种对开门的巷子,虽然有一家不是“坐北朝南”但是能形成“阴阳抱合”,也没犯风水上的忌讳。
但是,这种背对背盖房,确实阴阳背离。肯定要有一户人家阳气不起,另外一家阳气过盛,两家都会家宅不宁。
如果说,仅仅一两家发生这样的情况,倒也没什么?可是,整条巷子都是如此,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我轻轻一摆手,叶欢、施棋便与我站成了“品”字形,往巷子里走了过去。
我们还没走出多远,就看见墙角上的纸钱。
施棋捡起纸钱看了一下:“纸钱是新的,迎亲队伍怕是在这儿遇上送葬的了。”
“不过,送葬的队伍怎么会在这儿停了呢?”
按照婚丧嫁娶的风俗,迎亲队伍遇上了送葬的队伍的时候,是迎亲的让路。从民间风俗上说是“死者为大”,从阴阳学的角度讲,是“吉不冲凶”。
通常的情况下,两只队伍走到顶头的时候,会是迎亲的退到道边,
等着出殡的人过去。如果,迎亲的人讲究一些的话,会在棺材过去之后,扔上几个铜钱或者放一挂鞭炮去去晦气,免得冲撞了自己的喜事。
现在,这里只有纸钱,没有铜钱,而且纸钱就到了巷子一半的地方,没再往前撒。
可见,当时是棺材堵了巷子,没让迎亲的人过去。他们才不得不调头,去了别的地方。
棺材会停在路中间,八成是因为棺材落了地,不然,出殡的人不会停住不走。
施棋也想到了这点,她蹲在地上找了半天才说道:“这里没有棺材落地的痕迹。”
叶欢比划了一下巷口到这里的距离:“要我看的话,迎亲队伍根本没进巷子。只是到了巷子口,看见了棺材就调头了。”
“迎亲不走回头路,他们就算等着对方把落地的棺材绑好抬走,也不可能往回走。再说了……”
叶欢马上又提出另一个疑点:“一座城里,办红白喜事的就那么几家,互相之间还都认识。他们办事之前不互相通个气吗?”
叶欢说的没错,过去主办红白喜事的人不多,也就那数得着的几家。
为了避免迎亲遇上出殡,司仪之间都会事先打个招呼,确定好谁走那条路,这样也就避免了尴尬,也免得东家心里不痛快。
按照常理,双方不应该遇上。
我在巷子里走了几步道,用手在墙面上刮了一下才说道:“迎亲队伍没出城,就在这院子里面。”
“他们穿墙进院子了?”叶欢顺手一掌拍在了墙上,那面墙竟然整个飞了出去,砰的一声落在了地上。
原来,那面“墙”只是一块被抹上了墙灰的木板。
木板背后甚至还留着一片清晰可见的脚印,看样子,当时迎亲的队伍是非常有秩序的从这道缺口里走进了院子。
叶欢循着脚印往前走了几步才说道:“狗子,你说,以前那些捕快有没有发现过这些疑点?”
“如果,他们连这么明显的疑点都发现不了,还敢说自己是捕快么?我觉得……”我的话说到一半的时候,叶欢忽然转身拔刀指向了远处仓房:“谁?出来!”
叶欢话音刚落,我就看见那仓房里往外的敞开了大门,黑漆漆的仓房里面伸出来一只瘦得像是柴火棒子一样的手来:“给我点吃的吧!”
我对着叶欢他们打了个手势,自己慢慢往那人身边走了过去,等我走到近前才看清楚,那仓房里竟然趴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
对方翻着一双白花花
的眼睛哀求道:“给我点吃的吧!”
我对施棋打了个眼色,后者从包里拿出一袋压缩饼干递到了我的手里。
我用饼干在那老太太手心里碰了一下,马上又缩了回来:“我有话,要问你,你跟我说实话,我就给你吃的。”
那老太太嘿嘿笑道:“你不给我吃的,我就不说。反正啊,我不着急!”
叶欢向我传音道:“狗子,别磨蹭了,我闻到她身上的死人味儿了。这老太太活不久,你别连该问的都没问出来,就让她咽气了。”
据说,人在快要死的时候,身上的气味会发生变化,要是人身上带起了死人味儿,那就说明他随时都能咽气了。
我把饼干放到那老太太手里,才对施棋说道:“给她点水。”
老太太摸索着从地上找了个破碗,把水倒进去之后,用凉水泡着饼干往自己嘴里送:“你们要问什么?”
我沉声道:“今天早上,是不是有一支迎亲队伍从那墙洞进院子了?墙上那个窟窿是谁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