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为什么要生气?”
沈知言完全不能理解。
在他的印象当中,井先生这个情绪很稳定的人,虽然平时明显有些生人勿近,不喜欢跟人交流,但沈知言能够感觉到这个人的情绪内核很稳定,应该不至于会对三岁的儿子随意发火。
“是啊,当时井先生生了好大的气。他说了些什么现在我已经记不清了,当时我赶紧出去劝,只听井先生告诉墩墩和我,以后都别再提夫人的名字。”
赵姨说着看向沈知言,抬手抹了抹自己的眼角。
“这些事之后,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过,渐渐也摸清楚了井先生的脾气,别看他看起来严肃,其实是个很好的人,只要……不提起夫人。”
沈知言不知怎么的情绪也被赵姨所感染,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实在想说一些安慰的话来替井琛开脱,可一想起刚才那孩子缩在自己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模样,她又实在生气。
很明显。有关于墩墩母亲的事情是井琛心理的一大禁忌。
当年他错过了自己妻子的分娩,匆忙回国之后见到的只是一具尸体,这样的打击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
井琛固然可怜,可他忙于生意,没有陪在孕晚期的妻子身边本身就是自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不应该把自己对妻子的愧疚强行宣泄在孩子的身上。
“井先生也是个可怜人,言言,虽然你刚来,但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今后也要跟我一起共事很久,所以才会把这些话告诉你,你要记得千万不要在景先生面前提起夫人,否则……说不定是会被开除的。”
沈知言简直呵呵了。
他从没觉得夫人的名字会是井琛的禁忌,毕竟在跟他见到的第一面就讨论过有关妻子的话题,虽然是井琛主动提起,但当时他明明还是很正常的模样。
既然提起妻子没有问题,那问题就只会出现在墩墩身上。
从赵姨的讲述中,沈知言只能听出一个极其不负责任的父亲,仗着有钱便把刚刚死里逃生的弱小孩子交给阿姨,自己却不闻不问,甚至在孩子想念母亲的时候,给出的反应是责怪。
“他显然已经姜夫人去世的原因归咎在了墩墩身上,否则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一直不亲近他?这可是他的儿子,血脉相连理应是最亲近的关系。”
赵姨愣了一下,显然没能跟上沈知言的脑回路,听到这话之后下意识替井琛开脱,连忙摆着手说道。
“不是这样的,井先生对墩墩很好的,从小的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你刚来不知道,墩墩有专门的家庭医生,井先生之前还给他请过很多老师教导……”
沈知言不得不打断赵姨的话。
“对一个孩子来说,最好的老师是父母。你认为井先生缺钱吗?自然不是。所以他在墩墩市场花再多钱对他来说都是无足轻重的事,相反,他的时间和爱情是最珍贵的,但他对此却十分吝啬。”
赵姨彻底呆住了,他愣愣的看着沈知言出神,显然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张了张嘴下意识的想反驳,却又找不出任何理由来。
沈知言也不奢望赵姨能理解自己,这样的观念或许有被人伦,可沈知言就是认为,井先生并不爱这个孩子,或者他的爱被自己强行用恨包裹住了。
墩墩现在脆弱敏感,性格一点就炸,甚至会主动做出跳楼这种危险的举动都是为了试图引起大人的关注,而这也正是内心极度缺爱的表现。
沈知言忽然觉得,在这个家里不正常的亲子关系当中,井琛的问题或许比墩墩还要大。
她忽然感觉到了无尽的压力,这份工作比自己预想当中的还要更难。
毕竟纠正一个孩子的言行是很简单的事,然而改变一个成年人的思维方式是很难的。
她没有继续跟赵姨过多的纠结这个问题,而是帮着赵姨一起打扫好客厅的卫生。
“今天这些人来的事情,我会如实向井先生汇报。”
赵姨并没有阻拦沈知言,毕竟井琛已经有整整两天没有在这个家里出现过了。
沈知言一直认为井琛工作繁忙,然而发现不对劲的她用搜索引擎搜索之后才发觉,事情似乎并不是这样。
在墩墩出生那年,井琛的公司面临上市,的确是动荡又忙碌的时刻。然而近几年公司业务逐渐趋于平稳,井琛按道理不应该这样忙碌才对。
沈知言甚至怀疑,有些时候出差只是井琛的借口,他或许宁愿住在公司休息室,也不想回到这个家里。
毕竟妻子去世是他内心最深的伤痛,而一见到墩墩就会勾起他这部分回忆。
沈知言甚至觉得,井琛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
墩墩这一觉并没有睡很久,毕竟三个人的午餐还没吃完就被那一家奇葩亲戚所打断。
墩墩是被饥饿感所叫醒的,睁开眼睛的时候望着空荡荡的房间,他一时之间还没有想起自己睡前发生了什么。
但有些肿胀发疼的眼睛和微疼的喉咙还是让墩墩下意识撇了撇嘴,呜咽哭了两声。
赵姨早就有所防备,听到动静后,第一时间来到卧室安抚着小祖宗。
墩墩什么话都不说起来之后也只是一味的哭,连赵姨要帮她他鞋都不肯。健壮的手脚不停的扑腾着,一时之间连赵姨都不敢近他的身,直到沈知言手里端着一杯水出现在门口。
“墩墩,是不是觉得眼睛和嗓子很不舒服,不要再哭了,这样只会让你更难受,来,先喝一杯蜂蜜水。”
听到沈知言温柔耐心的嗓音让墩墩短暂的停顿了一瞬。他的视线划过沈知言手里的杯子,明显是在犹豫要不要听话。
毕竟对于这样的混世大魔王来说,下意识反驳长辈的一切指令已经几乎是刻在肌肉当中的记忆。
沈知言立时看出他内心的想法,微笑着补充:“如果继续哭下去很有可能会生病,到时候就要打针吃药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