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章 争一争圣眷

作者:一个好盒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暖阁内,春日薄阳洒进窗棂,映照着水仙沉静的侧脸。


    长相有七八分相似?易府谋划,竟是利用昭衡帝旧事!


    银珠是个办事利落的,这几日将温嫔相关的消息打探了个全。


    银珠继续低声道:“据那些老宫人零碎的回忆拼凑,那位温嫔娘娘,是在先帝晚年时入宫的。那时,先帝那位出身宫女的贵妃娘娘早已宠冠六宫,权势熏天。”


    她将打探来的如实禀告,“温嫔入宫时只是贵人,算不得多受宠,熬了几年才艰难地晋了嫔位。”


    说到这里,银珠声音微微一顿,对上水仙看过来的目光,才继续道:


    “据说......温嫔娘娘性情温婉,知书达理,与当时还是皇子的皇上......颇为投契。两人偶然相遇在御花园中,谈论诗词书画,颇有......知己之意。”


    “后来呢?”水仙的声音异常平静,却似瞧见了后来的祸患。


    在这深宫里,皇子与父皇嫔妃之间,本就有着难以逾越的禁忌。


    银珠叹了一声:“后来,温嫔娘娘......有了身孕。”


    水仙的呼吸微微一滞。


    银珠道:“这本是喜事。可这消息却不知怎的,传到了那位贵妃娘娘的耳中。她......她竟在先皇面前状告,说温嫔娘娘腹中的龙胎......是与皇子有染所得!”


    “当时先帝年事已高,本就疑心重,他宠爱贵妃,更是疑心重重。”


    水仙没有追问,心中已隐隐有了预感。


    果然,只听银珠道:


    “这件事被压了下来,并未张扬。但温嫔娘娘为了自证清白,也为了......为了护住当时还是皇子的皇上......”


    涉及宫中隐秘,银珠的声音愈发低了:“她......她竟在永乐宫外长跪不起!”


    永乐宫!


    水仙如坠冰窖,下意识抬眸:“你说什么?永乐宫?!”


    银珠的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她沉重地点点头:“是......就是娘娘您现在居住的永乐宫!当年正是那位贵妃娘娘的寝宫!”


    “温嫔娘娘在贵妃宫外长跪,当时正值寒冬,温嫔娘娘本就体弱,又怀着身孕。最终......不慎落胎,大出血,人......就那么走了。”


    银珠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深深的叹息。


    如今得知真相,水仙终于彻底明了。


    为何温常在入宫第二日就长跪与永乐宫外。


    她哪里是为了替易贵春请罪?!分明是在精准地复刻当年温嫔在永乐宫外香消玉殒的场景!


    易府定然知道这桩皇宫隐秘。


    温常在便是在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唤醒昭衡帝心底最深的愧疚!


    “娘娘,”银珠劝慰道,“您别多想!皇上让您住进永乐宫,定是看重您!这永乐宫是这宫里最顶级的宫室之一,位置好,景致佳,修缮也是最新的。”


    “当时您有孕迁宫,除了这里有空位,其他几处好地方都住着人,或是离皇上太远,皇上定是想着把最好的给您和龙嗣!”


    水仙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眸中已是一片冰冷的清明。


    她扯了扯嘴角,“已经住进来了,再纠结这些,不过是庸人自扰,徒费时间。”


    当务之急,是应对!


    温常在的这一系列举动,已经将她推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她出身卑微,如今骤然得宠,偏偏还住在这永乐宫里......


    这所有的因素叠加起来,简直就是活靶子!


    温常在只需时不时扮演一下温嫔的凄楚无助,昭衡帝心中那份对旧人的愧疚,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减他对水仙的宠爱!


    银珠迟疑了一下,还是说到:“娘娘,奴婢......奴婢也问过那老嬷嬷,温嫔娘娘她与当时的皇上,究竟有没有......”


    后面的话,她实在不敢说出口。


    水仙声音冰冷:“有没有事实,重要吗?”


    她轻嗤一声,“重要的是,温嫔是皇上心底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水仙手指轻敲桌案,认真思量。


    硬碰硬,亲自下场去撕扯温常在,是最愚蠢的做法。


    那只会让她显得善妒狠毒,坐实了恃宠而骄的罪名,将昭衡帝的心彻底推向温常在!


    她需要一个盟友,或者说,一个能与温常在分庭抗礼,瓜分帝王对温常在宠爱的存在!


    水仙闭上眼,脑海里飞速掠过一张张后宫妃嫔的脸。


    最终,她的心中浮现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水仙睁开眼睛,俯身在银珠耳畔低语......


    ......


    几日后,永乐宫。


    宫门打开后,一道高挑的身影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来人正是拓跋常在。


    她并未像其他妃嫔那般穿着繁复累赘的宫装,而是一身改良过的,便于行动的窄袖束腰锦袍。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发式,她并未梳着宫中常见的发髻,而是将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编成了数条粗亮的发辫,发辫间巧妙地缠绕着色彩鲜艳的彩绳。


    整个人如同一株在春日里肆意生长的野玫瑰,带着蓬勃的生命力和一种与这深宫格格不入的自由气息。


    拓跋常在走到殿中,按照规矩行了个礼,动作干脆利落。


    “妾身拓跋氏,参见瑾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水仙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示意她落座:“妹妹不必多礼,快坐。银珠,把前儿皇上赏的草原奶茶煮上,给拓跋常在尝尝正不正宗。”


    拓跋常在眼睛一亮:“多谢娘娘!妾身还真有些想念家乡的味道了。”


    她爽快地坐下,姿态依旧放松。


    银珠应声退下,很快端着一个精致的银壶和两个银碗进来。壶嘴袅袅冒着热气,带着浓郁的奶香和茶香。


    银珠走到拓跋常在身边,小心地提起银壶,作势要往她面前的银碗里倒。


    然而,就在倾倒的瞬间,银珠的手腕似乎不小心一抖,滚烫的奶茶竟直直泼洒出来,大半浇在了拓跋常在的锦袍袖子上!


    “啊呀!”拓跋常在惊呼一声,猛地站起身,看着自己湿漉漉的衣袖,脸上满是惊讶。


    她下意识地甩了甩手,似乎被烫了一下,但眉头只是微蹙了一下,并没有立刻发作。


    水仙垂眸审视着拓跋常在的反应。


    她只看到了惊讶,却没看到拓跋常在对银珠流露任何鄙夷或是厌恶。


    水仙眸光轻闪,突然一拍桌案,斥责道:“混账东西!”


    她怒斥道:“连倒奶茶都倒不好,本宫要你何用?!惊扰了常在,你十条贱命也赔不起!”


    水仙指着银珠,厉声喝道,“来人!将这蠢笨的奴才拖出去,杖责二十!”


    银珠吓得跪倒在地,瑟瑟发抖:“娘娘饶命!奴婢知错了!”


    殿外宫人应声就要进来拿人。


    “且慢!”


    拓跋常在的声音清脆地响起。


    她上前一步,拦在了银珠身前,眉头紧锁:


    “瑾妃娘娘息怒!银珠姑娘并非有意,不过是失手打翻了奶茶,人之常情罢了!一件衣裳,换洗便是,何至于要动如此重刑?”


    她的语气坦荡直接,丝毫不怕触怒高位的水仙。


    水仙微微挑眉,冷嗤一声:“拓跋常在心地纯善,但宫里有宫里的规矩。奴才就是奴才,生来就是伺候主子的。别说杖责,便是要了她的性命,也不过是主子一句话的事。”


    拓跋常在闻言,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闪过强烈的不认同!


    “娘娘此言差矣!做错了事,可以教导,可以弥补,怎能动辄就要人性命?这......这太残忍了!”


    她的目光里透着失望:“妾身入宫以来,见娘娘待人温和有礼,原以为娘娘是宫中少有的明理之人。没想到......”


    拓跋常在失望地摇了摇头,“竟是这般......欺下媚上之辈!既如此,妾身告退,不敢再叨扰娘娘!”


    说罢,她转身就要走,竟是半点情面也不留。


    “常在留步!”银珠连忙出声,面上再无惶恐。


    “拓跋妹妹且慢。”


    水仙的声音同时响起,相较于之前的针锋相对温和许多。


    拓跋常在脚步顿住,疑惑地回头。


    水仙对银珠使了个眼色:“去拿本宫那套新做的、尚未上身的宫装来,给拓跋常在换上。”


    她随即看向一脸不解的拓跋常在,脸上露出了一个真诚的笑容:


    “妹妹心直口快,性情如烈火,果然名不虚传。方才......是本宫的不是,让妹妹受惊了。”


    拓跋常在彻底懵了,看着水仙和煦如春风的笑意,再看看旁边没事人似的的银珠,完全搞不清状况:


    “娘娘......您这是?”


    水仙示意她重新坐下,走到她面前亲自为她倒了一碗奶茶,推到她面前,声音温和地解释道:


    “妹妹莫怪。本宫今日请妹妹来,一是真心觉得与妹妹投缘。二来......不瞒妹妹,本宫如今身怀六甲,在这深宫之中,想寻一两位性情相投、能守望相助的姐妹,实属不易。”


    她顿了顿,目光坦诚地看着拓跋常在:


    “之前宫宴之上,远远见过妹妹几面,妹妹爽朗明快的性子,便让本宫印象深刻。”


    水仙露出微笑,“今日特意相邀,方才让银珠试探,也是想确认,妹妹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心存良善,而非......趋炎附势、拜高踩低之辈。”


    她耿直地道出了方才那场闹剧的真相。


    拓跋常在愣愣地听完,足足呆了好几息。


    她那双浅褐色的大眼睛眨了眨,忽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即对着水仙竖起了大拇指:


    “娘娘!高!实在是高!刚才可真是吓了妾身一大跳!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真以为您是个......咳。”


    拓跋常在不好意思地咳了一声,没把话说全,想必不是什么好听的词。


    “没想到是试探!娘娘心思缜密,妾身佩服!”


    水仙也笑了,拓跋常在的直率和赤诚让她心中最后的疑虑也消散了。


    她目光变得认真起来:“那么,本宫便开门见山了。妹妹入宫,想必也有自己的心愿。本宫观妹妹性情,绝非甘于沉寂之人。”


    “若妹妹也有心在这后宫争一争圣眷,博一份前程,本宫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易家用尽心机造出了帝王心中的白月光?


    那她就将来自草原的热烈骄阳捧上来,看看日与月,究竟谁赢谁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