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9章 该提一提位份

作者:任秋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很快就是除夕夜,谢家小院早早的就飘起各种香味。


    特别是今年有芸姑,做了不少从前大家都没见过的吃食。


    月雅和月舟像只小馋猫似的,在厨房乱窜。


    左手捏着刚出锅的酥肉,右手拿着红糖糕,吃得两眼都眯了起来。


    不一会儿,月舟揉着小肚子,感慨:


    “我要是和巷子里的刘三一样,是个大肚子就好了。”


    哎,他这小小的胃,根本撑不起来他对美食的热爱。


    闻言,甄氏嗔道:


    “等你真像他那样,你又该现在羡慕正常的肚子了。他胖的太过,他娘前段时间还说。他天天躺在家里根本不能动,人家老大夫都让他少吃点呢。”


    月雅接话道:


    “对对对,刘荷也说她大哥一顿能吃别人三天的饭,她爹娘天天在家发愁,都快养不起她大哥了,还说要把她大哥给赶出去。”


    顾月华点了点小弟的头,


    “他那都成肥胖病了,你还羡慕吗?”


    月舟吐了下舌头,“好吧,我再也不羡慕了。”


    他喜爱吃,可也更想有个健康的身体。


    这时候,谢大穿着蓑衣从外面回来。


    甄氏一边帮他拍掉衣服上的雪,一边希冀的看向他,


    “怎么样?有没有京城的信?”


    谢大刚才是去镖局,陆宴庭回京也有二十天了,算着日子也该来信的。


    他担心镖局因为过年不上门送信,才想着亲自去一趟。


    可,“估计雪天路不好走。”


    甄氏眼中闪过失望,担忧道:


    “那孩子的祖母对他好吗,他孤身一人在京城,应该不会受欺负吧?”


    可怜身份再贵重,没有亲爹娘,就是受气包。


    闻言,谢大抿嘴,“应该不会,他自小就受太后的喜爱。”


    据说在慈宁宫里,简直比皇子们还受宠。


    甄氏这才放下心,笑道:“那就好!”


    此时,皇宫正在举行除夕晚宴,除皇宫众人,还有各位朝廷重臣。


    陆宴庭和皇子们坐一起,看在太后的面上,众人对他还算客气。


    至于他们心里怎么想,就不得而知。


    当然,那也不重要!


    酒足饭饱,趁着欣赏歌舞的时间,就有御史谏言。


    说陆宴庭虽为帝王亲侄,太后亲孙,可也是外男,一直住在后宫,于礼不合,希望陆宴庭能早日搬离宫闱。


    闻言,陆宴庭立马跪下道:


    “皇伯父,侄儿明日一早,不,今晚就出宫,这段时日臣侄,光想着多陪陪皇祖母,弥补这六年未尽的孝道,倒忘了祖宗规矩,实在是罪该万死。”


    太子看了眼那个御史,又看了眼陆宴庭,眼中闪过兴味,安乐王比他想的更惧陆宴庭。


    不过这也不难理解,谁让当年定王一案中,安乐王出了大力气。


    陆宴庭太没用,或许他应该助他一臂之力。


    可还不等太子起身说话,上首的太后突然扭过头去,重重的咳嗽起来。


    慌得贵妃娘娘连忙要宣太医,但被太后给拦下了,


    “莫慌,不过是不小心呛了几口冷气,咳出来就好。”


    话是这么说,可当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她这个掌管后宫的贵妃,也不能当作没看见。


    想了想,她干脆站在一旁,代替邹嬷嬷的位置,亲自奉茶加顺背,伺候的周到极了,根本不给其他过来献殷勤的妃子机会。


    好一会,太后娘娘的咳嗽才渐渐停下。


    她握着贵妃的手,欣慰道:“辛苦你了。”


    贵妃诚惶诚恐,


    “伺候娘娘您本就是妾身的职责所在,哪担得起辛苦二字,您这不是折煞妾身吗?”


    太后转而对皇帝建议道:


    “这些年,贵妃执掌后宫兢兢业业,妃嫔之间其乐融融,少有事端,按例该给她抬抬位份,皇上觉得呢?”


    听到这话,贵妃和太子差点喜极而泣。


    特别是太子,若是母妃能登上后位宝座,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


    有了这个身份加持,安乐王就是再有圣宠,众大臣也要掂量掂量。


    在众妃嫔心思各异的注视下,皇上没有拒绝,也没同意,只是道:


    “母后,这个过完年再讨论。天色不早了,儿臣先送您回慈宁宫。”


    太后起身,招来陆宴庭和太子,


    “让这俩小子送哀家就好,你也早点回去。天冷,记得就寝前喝碗参汤。封印的日子就好好休息,莫要总忧心朝政,政务是处理不完的,陛下的身体才最重要。”


    皇上恭敬应下,


    “是,儿臣谨记母后教导。”


    至于还在跪着的御史,自然没人在意。


    太子和陆宴庭一左一右,一路不停逗着趣,将太后开开心心的送回宫。


    慈宁宫里早点上银丝炭,奴才们伺候着几位主子脱下大氅。


    太后喝了口热茶,才拉着太子的手感慨道:


    “你母妃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别的不说,就算是为了你,皇上也该把她的位置提一提。”


    太子满脸感动道:


    “还是皇祖母疼孙儿!”


    太后笑骂道:


    “说这话就该打了,你父皇难道不疼你?你呀,从小就是个实诚孩子,不像那些油嘴滑舌的,就光剩个嘴。


    你父皇有时候也是糊涂,放着嫡亲的儿子不疼,倒把个外八路的弟弟疼在心坎上。哀家看得分明,这次你和你母亲受委屈了。”


    要不是时间不对,太子简直想抱着太后好好哭一场。


    他这些年实在是太委屈,好好的太子,被个安乐王压得快踹不过气来。


    尤其是这次在青州,要不是有陆宴庭出手相帮,差点就被安乐王抓了小辫子。


    祖孙俩又说了好些知心话,太子才打算起身告辞。


    “对了,明天一早要是还下雪,就别抱你儿子出来受罪。小孩子身子弱,万一受凉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也吩咐宫人都多上点心,伺候好了,不说你们,就是哀家这边也有赏。”


    太子有些迟疑,他自然也心疼孩子。


    特别是儿子还没满十岁,按照老话说,就是还没确定能立住,仍处于容易夭折的阶段。


    可宫里的规矩……


    太后虎着脸道:


    “回头谁要是敢说闲话,让他们来找哀家,是孩子健康重要,还是那些规矩重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