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
陆津州看着姜窈,眼神里充满了困惑。
在他的认知里,四合院就是那种老旧、破败、冬天漏风、夏天漏雨、上厕所还要跑老远的“大杂院”。
现在京市里,谁家要是有条件,不是盼着能分到单位新建的楼房?带暖气,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那才是好日子。
怎么他媳妇儿,还想回头去住那老掉牙的院子?
“对,就是四合院。”
姜窈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淬了星光,“你不懂,楼房有什么好的?鸽子笼一样,邻里之间关上门谁也不认识谁。四合院就不一样了,天圆地方,自成一派。有院子,有天有地,那才是真正的家。”
她凑到陆津州耳边,小声地补充了一句,带着后世之人特有的笃定。
“而且,我跟你说个秘密,这玩意儿,以后会变得特别特别值钱。我们现在买,就跟捡钱一样。”
捡钱?
陆津州无法理解这个逻辑。
但他看着姜窈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看着她脸上“信我者得永生”的神秘表情,心头的困惑瞬间就被另一种情绪取代了。
是信任。
是宠溺。
他的媳妇儿,总是能想出一些惊世骇俗,但事后证明又无比正确的主意。
他笑了笑,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好。”
一个字,没有丝毫犹豫。
“你说买,就买。我都听你的。”
抵达京市时,已是第二天下午。
两人没有直接回大院,而是提着大包小包,先回了陆家老宅。
陆津州那两三千块的“家当”,还在他妈秦岚那儿存着。
一进门,秦岚正在客厅里织毛衣,看见他们,脸上的笑容立刻绽放开来。
“哎哟,可算回来了!”
她放下毛活,快步迎上来,拉住姜窈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
“怎么样?家里都好吧?”
“都好着呢,妈。”
姜窈笑着从布包里拿出熏得焦黄的腊肉和一些干货。
“我爸妈还让我代他们向您和爸问好。”
秦岚嘴上嗔怪:“带这些干什么,又沉又占地方,京市什么买不到。”
手却已经诚实地接了过去,掂了掂,眼睛里全是笑意。
“还是我们小窈有心。”
陆振国也从书房出来,对着他们点了点头,眼神温和。
一家人落座,说了会儿家常。
姜窈和陆津州对视一眼,后者清了清嗓子,率先开了口。
“妈,我之前存在您这儿的钱,您帮我取出来吧。”
秦岚的动作一顿,抬眼看他。
“干什么?你那点钱我可一分没动。怎么,结婚了就想把家底掏空了?”
“不是。”
陆津州有些无奈,看了一眼身边的姜窈,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我跟姜窈商量好了,我们准备……买个房子。”
“什么?!”
秦岚手里的毛线针“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她瞪大了眼睛,看看儿子,又看看儿媳妇。
“买房子?你们俩脑子没进水吧?单位分的房子不住,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
“妈,是我的主意。”
姜窈迎上婆婆震惊的目光,坦然承认。
她没有立刻解释,而是从随身的包里,拿出几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
“妈,您先看看这个。”
秦岚疑惑地接过来。
陆振国也好奇地凑了过来。
纸张展开,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不是别的,是几张画得极其精细的图纸。
一张是庭院的平面布局图,青石板路,回廊环绕,院子中央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和一座玻璃花房。
另外几张,则是各个房间的改造效果图。
古朴的木质家具,宽敞明亮的落地窗,带着独立卫生间和衣帽间的大套间……
这哪里是他们印象中破败的大杂院?
这分明就是画报里才有的,那种只属于电影里大人物住的豪宅!
“这是……四合院?”秦岚的声音有些发干。
“对。”
姜窈的声音清晰而自信,像是在做一个项目汇报。
“这是我设计的改造方案。我们买个底子好的院子,按照这个图纸来修。”
“冬天,您跟爸可以在玻璃花房里喝茶看雪。夏天,就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乘凉下棋。这日子,不比挤在筒子楼里舒坦?”
她描绘的画面,因为有了图纸的加持,变得无比真实和诱人。
秦岚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在玻璃花房里看雪?
在葡萄架下面下棋?
她一辈子都住在制式的营房和家属楼里,何曾想过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这……这得花多少钱啊?”她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现在买,是最低价,跟捡白菜一样。”
姜窈开始抛出她的核心论点。
“京市人越来越多,地却不会变多。这种带院子的老房子,拆一个少一个,以后只会越来越值钱。”
“现在我们花几万块买下来,十年后,可能就是几十万,甚至更多。这不叫花钱,这叫投资,是把死钱变成活钱,还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传家的产业。”
“投资”、“传家”……
这些词,精准地砸在了秦岚和陆振国的心坎上。
一直沉默的陆振国,此刻终于开口了。
他指着图纸,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许。
“这个思路,有战略眼光。”
他看向姜窈,像是在看一个得意的门生。
“所有人都去抢楼房的时候,我们拿下稀缺的院子。人无我有,这就是优势。”
他一锤定音。
“家里的存款,你拿出来给孩子们。就按小窈说的办。”
丈夫的全力支持,成了压倒秦岚心中最后一点犹豫的稻草。
她看着姜窈,眼神彻底变了。
从惊讶,变成了……欣赏和热切。
“行!买!”
秦岚一拍大腿,下了决心。
“就听你的,买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