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石镇的最后两天,过得格外安宁和温馨。
那家极品亲戚,再也没有出现过。
姜窈和陆津州陪着父母,去镇上逛了逛,看了场新上映的电影,又去拜访了姜建国两位关系最铁的老战友。
每到一处,姜建国都挺着胸膛,满脸骄傲地介绍:“这是我闺女,姜窈。这是我女婿,陆津州,部队的团长!”
那自豪的劲儿,仿佛陆津州是他亲手带出来的兵。
陆津州也格外配合,对长辈谦逊有礼,对同辈沉稳可靠,给足了老丈人面子。
姜窈看着这一幕,心里暖融融的。
她知道,父亲这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向所有人宣告:我女儿嫁得很好,我女婿非常优秀,我们一家人,好着呢!
离别的那天,终于还是到了。
天还没亮,刘芬就起来了,在厨房里叮叮当当地忙活着。
等姜窈和陆津州起床时,桌上已经摆满了吃的。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刚出锅的油条,还有一大锅香喷喷的鸡汤面。
“快吃,快吃,吃饱了路上才有劲。”刘芬不停地往他们碗里夹东西,眼睛红红的。
姜建国坐在一旁,一言不发,只是一个劲地抽烟。
一顿早饭,吃得格外沉默。
临走前,刘芬和姜建国把他们送到火车站,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两个巨大的网兜,被塞得满满当当,里面有刘芬亲手做的腊肉、香肠,还有炒熟的花生、瓜子,甚至还有一小袋小米和几颗大白菜。
“妈,我们什么都不缺,您别拿这么多了,太沉了。”姜窈看着那两个网兜,又心疼又好笑。
“不沉,一点都不沉!”刘芬把网兜往陆津州手里一塞,“这些都是自家做的,干净!你们在京市,哪儿买得到这个味儿!拿着,必须拿着!”
姜建国也从屋里拿出一个军绿色的帆布包,递给姜窈。
“这里面,是你妈给你织的新毛衣,还有两双棉鞋。京市冷,你注意身体,别冻着了。”他声音依旧硬邦邦的,但眼神里的关切,却藏也藏不住。
他顿了顿,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小包,塞到姜窈手里。
“这里面是三百块钱,你拿着。别说不要,这是爸妈给你的。在外面,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爸……”姜窈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拿着!”姜建国把她的手一握,不容置喙。
火车站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汽笛声长鸣,催促着离别。
“爸,妈,我们走了。你们保重身体。”姜窈站在车厢门口,朝他们挥手。
“知道了,你们也照顾好自己!到了京市,给我们来个电话报平安!”刘芬在下面喊着,眼泪已经忍不住掉了下来。
姜建国站在她身边,搂着她的肩膀,也红了眼眶,却还是强撑着,用力地挥着手。
火车缓缓开动,站台上父母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视线里。
姜窈靠在陆津州肩上,再也忍不住,眼泪无声地滑落。
陆津州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臂,将她紧紧地圈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给她无声的安慰。
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着,车厢里很安静。
过了很久,姜窈的情绪才平复下来。
她从他怀里抬起头,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轻声说:“陆津州,我们以后……把爸妈接到京市来生活,好不好?”
陆津州愣了一下,随即毫不犹豫地点头:“好。”
他看着姜窈还有些泛红的眼睛,心里一疼。
“等我们安顿下来,就接他们过来。”
“嗯。”姜窈应了一声,心里却开始盘算起来。
他们现在住的,是部队分的小院子,一室一厅,他们两个人住还勉强凑合,要是把父母接过来,根本就住不下。
而且,那也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一个念头,在她脑海里,变得越来越清晰。
她转过头,认真地看着陆津州。
“陆津州,我们回京市,买个房子吧。”
陆津州显然没料到她会突然说这个,他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惊讶。
“买房子?”
在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房子都是单位分的,是国家的。私人买卖房产,还是个很新鲜、很大胆的概念。
“对,买房子。”姜窈的眼神,亮得惊人,“买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家。一个大大的,宽敞的,可以把爸妈都接过来一起住的家。”
她看着陆津州,一字一顿地说:“一个……谁也赶不走的家。”
最后那句话,轻轻地,却又重重地,敲在了陆津州的心上。
他瞬间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这次回家,大伯一家的所作所为,虽然被他们强硬地打了回去,但终究还是在她心里,留下了一根刺。
她渴望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有绝对掌控权的、能给她带来百分之百安全感的空间。
他握紧了她的手,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郑重地点了点头。
“好,我们买。”
没有问为什么,也没有问钱从哪儿来,就这么简单干脆地答应了。
姜窈的心,彻底安定了下来。
她就知道,这个男人,会无条件地支持她。
“那你……有多少钱?”姜窈眨了眨眼,开始盘算家底。
陆津州被她这副“小财迷”的样子逗笑了,心里的那点沉重也散了不少。
他想了想,很认真地回答:“我的工资津贴,除了之前给你的,剩下的都在我妈那儿存着。我当兵这么多年,应该……有两三千块钱吧。”
说到最后,他自己都有点不确定。
两三千块。
在80年代末,这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姜窈心里有了底。
她自己手里,上次沪市之行,赚了几千块,后来服装生意陆陆续续的进账,加上这次设计大赛的奖金,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有一万多了。
一万多,加上陆津州的两三千,将近两万块钱。
这笔钱,在80年代末的京市,买一个像样的房子,应该……够了吧?
她忽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
“陆津州,我们不买楼房,我们去买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