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4章 陆昭与苏璃

作者:瓷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烛照的光体光芒略显黯淡,仿佛叙述这段历史消耗了它巨大的能量:“可以说,这座‘神魔牢狱’,才是蜀中结界最初的心脏,最核心的起源之地。


    而在那之后漫长的万年岁月里,牢狱的禁制终究被那些恐怖的存在找到破绽……他们逃了出来,散落于此界各处,成为了此界各部洲先民的……先祖。”最后两个字,它说得意味深长。


    此刻的烛照,眼中(数据流)的光芒明显暗淡了许多,光体边缘甚至出现了一丝不稳定的波动,给人一种油尽灯枯、风中残烛的凄凉感。


    林安心中微动,感受到这位古老智能生命传递出的疲惫与沧桑,他静静地等待着,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烛照察觉到林安的目光,光体微微转动,似乎笑了笑(如果数据流的波动能算笑容的话):“岁月……太悠久了。此地隔绝于主宇宙,断绝了‘星竹’能源的供给。


    为了维持这两座古阵的运行,守护那‘仙蜕石壳’的最后生机,我只能……只能将自身的核心能源,通过‘灵佑宫’这艘星宇飞船的供能体系,一点点地转化、输出。现在的我……”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自嘲,“用你们人类的话说,已经是油尽灯枯,强弩之末了。”


    林安心中泛起一丝同情,对一个智能生命产生这种情绪颇为奇异,但他确实感受到了烛照那份守护的执着与末路的悲凉。


    他微微点头,声音温和:“前辈……葵花天尊的情况,方才灵甲真人已略作告知。您这……”


    烛照却突然“哦”了一声,光体亮度似乎回光返照般提升了一点,拟人化的脸上堆起一个“笑容”(数据流组合成一个上扬的弧度):“不妨事,不妨事!小子,想不想听故事?


    一个关于鬼、关于轮回、关于宿命……也关于她们的故事?”话音未落,它那向日葵花瓣般的能量流边缘,一块看似普通、布满岁月刻痕的灰黑色石头凭空浮现。


    烛照解释道:“这是‘仙影石’,记录着一些往昔的片段。我的能量已不足以凭空还原当时的景象,需要借助这些媒介之物。”说完,一道柔和的光束从它花盘核心射出,打在仙影石上。


    嗡——


    仙影石表面荡漾起水波般的涟漪,随即投射出一片清晰的光幕,如同展开了一幅古老的画卷。林安的目光立刻被吸引过去。


    光幕之中:


    云雾缭绕,仙气氤氲。一处临崖的雅致亭台内,一位身着青衫、气质清冷如仙的中年男子负手而立,眉宇间带着仙门世家特有的孤高与智慧。


    他正是陆昭天君。在他怀中,依偎着一个约莫豆蔻年华的少女,明眸皓齿,清音如玉,正是苏璃。她指尖轻点着案几上摊开的竹简,仰着小脸,好奇地问:


    “爹爹,古人当真信鬼?那些故事里说的青面獠牙、飘来飘去的,都是真的吗?”


    陆昭低头,看着女儿纯真的眼眸,淡漠的脸上露出一丝宠溺的笑意。


    他修长的手指在光滑的案几上轻轻一划,一道灵光闪过,一个由金光构成的、古老而神秘的符文凭空浮现——正是甲骨文中的“鬼”字。


    “璃儿既问,为父便与你细说这‘灵魂三论’——”陆昭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鬼为何物?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他指着那悬浮的金色符文:“璃儿且看这上古甲骨文中的‘鬼’字。此乃象形文字,见形画形。单看此字,或许不明其意,但若与‘人’字对照……”他并指再一划,旁边又浮现一个代表“人”的甲骨文。


    苏璃明眸微睁,仔细辨认,随即轻呼:“啊!爹爹你看!这‘鬼’字,分明画的是一个头颅硕大如田、脖颈却纤细如杆的怪人!”


    “不错。”陆昭颔首,青衫无风自动,更添几分飘逸,“世人皆道鬼形骇人,却未必知其本相。关于此字,历来有两说:一说,乃指头戴狰狞傩面、行祭祀之礼的巫觋,他们跳着傩舞,沟通亡灵;另一说则更为玄妙,”


    他目光深邃,“指人死后,以草席覆首,或葬于田垄之下,故而在文字上形成了此象。”


    他袖袍优雅一挥,案几上灵光再闪,浮现两卷散发着古老气息的典籍虚影——《礼记》与《说文解字》。书页无风自动,哗哗翻动,最终定格在关键段落。


    “《礼记》有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陆昭的声音如同诵读经文,“而《说文解字》则言:‘人所归为鬼,鬼者,归也。’


    古人认为,人身死则魂魄分离,轻清之魂升于九天,重浊之魄归于九幽。这‘鬼’,便是魂灵在归途之中所呈现的形态。”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年时光,看到了夏商时期的古老祭祀:“夏商之时,先民笃信鬼神,尤重祖先崇拜。


    商王每事必卜,以甲骨灼烧裂纹问先祖之意。甚至……”他语气微沉,“以活人祭祀,取悦鬼神,取悦鬼神,以求庇佑。”


    “啊!”苏璃掩口惊呼,小脸上露出不忍,“那不是……太残忍了吗?”


    “天道轮回,自有定数。”陆昭淡然道,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超然,“直至周公制礼作乐,以‘礼’代‘祭’,规范人伦,弱化鬼神。


    至圣先师孔子更言‘敬鬼神而远之’,引导世人专注于现世德行。然百家争鸣,墨家却独树一帜……”


    他手指凌空一点,虚空中金光流转,浮现墨家经典篇章:“墨家视鬼神为天地之监察,司掌赏善罚恶。


    行善者,鬼神佑之,福泽绵长;作恶者,鬼神罚之,灾祸临身。故人世间墨家子弟,虽身处凡尘,却比许多修仙者更重因果,更畏天理。”


    “那后来呢?”苏璃听得入神,追问道。


    陆昭微微一笑,袖袍再次挥动。周围云雾翻涌,亭台楼阁瞬间变幻。


    眨眼间,父女二人已置身于南北朝时期一座幽深山谷之中。谷中古木参天,藤蔓缠绕,一座古朴的道观掩映其间,透着一股神秘气息。


    “南北朝时,有奇书《庸有录》现世。”陆昭负手而立,指向那座道观,“书中言:‘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为夷,夷死为微。’此乃揭示了生死轮回更深一层的奥秘,鬼,并非终点。”


    苏璃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也就是说……人只是鬼的‘初始形态’?死亡……反而是鬼的‘成人礼’?”


    “璃儿聪慧。”陆昭赞许地点点头,“人死为鬼,鬼再历劫数,方可超脱,或入轮回,或达更高境界。这世间万物,生灭轮转,皆有其道。”


    他带着苏璃步入道观。


    殿内香火袅袅,一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道迎上前来,稽首行礼:“陆仙友远道而来,贫道有失远迎。”


    陆昭拱手还礼,姿态谦和:“不敢当,道友乃《庸有录》嫡传,今日特携小女前来,请教鬼道玄机。”


    老道神秘一笑,从宽大的道袍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古籍,书页边缘已磨损不堪,显然年代久远:“此书所载,远比世人所知更为玄妙。


    鬼族亦有森严等级,民间那些‘鬼’字旁的字,如魑、魅、魍、魉……每一个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鬼物形态与特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