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5章 关键岗位

作者:赵三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几天后的一个中午,张薇突然出现在我们技术支援中心,叫住了我和陈主任。


    “行动时间,明早六点整。”张薇开口,“全国同步收网。”


    陈主任脊背挺得更直了些。我屏住呼吸,感觉心跳撞着胸口。


    “孙琳。”她看向我,眼神锐利得像能穿透一切,“你的岗位,就在这里,技术支援中心。你的任务有三条。”


    我立刻点头:“你说。”


    “第一,保障行动期间,北峰内部所有通讯网络绝对畅通、绝对安全。”


    “任何波动,必须在十秒内判定性质,三十秒内上报并开始处置。你是我们在这里的耳朵和喉咙,这里哑了,瞎了,整个行动就会陷入被动。”


    “明白。通讯链路冗余备份已经检查过三遍,核心路由有专人定点值守,绝不会出问题。”这像是刻在我骨头里的本能,流程早已烂熟于心。


    “第二,”她语速不变,压力却层层加码,“全程监控所有与已知嫌疑点的通讯及网络活动。”


    “重点目标:王海、宏达科技的李顺涛、王振华。出现任何异常,立刻红色警报,直接报我。”


    我立刻就被更大的情绪覆盖,“是!监控已经部署到位,对目标IP段和已知MAC地址进行全天候嗅探和深度包检测。”


    “异常流量图谱比对系统也处于实时运行状态。”


    “第三。”她身体微微前倾,那目光重得几乎有了实体,“协助陈主任,稳住厂内一切日常。”


    “行动开始后,绝不能出现任何内部慌乱,更不能给任何人趁机销毁证据、切断联系、甚至狗急跳墙的机会。”


    “你要像平常一样,处理所有技术支援请求,但必须格外留意任何试图打探、异常访问、或者大规模数据下载行为的内部账号。”


    “你是我们在北峰的眼睛,也是最后一道内部防火墙。明白吗?”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内部行为审计日志实时监控界面已经调出,任何超权限操作或批量访问都会触发二级警报。”


    陈主任的声音在一旁响起,“整个技术支援中心,从现在起,由你全权指挥协调。”


    “小王他们,我都交待过了,所有骨干人员二十四小时在岗,会全力配合你。”


    “你需要任何部门协作,直接打我电话,或者用加密内线。”


    “是,主任。我会协调好中心资源,确保监控无死角,响应零延迟。”


    张薇最后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复杂,有关切,有嘱托,更有不容有失的重量。


    “好。记住,你的岗位看似在后方,实则是最关键的信息枢纽。全国一盘棋,我们这里不能成为短板。各自准备。”


    我跟着陈主任走出会议室,他没回头,声音低沉地传过来:“压力大就喊出来,别硬扛。这次阵仗不小,你这里又是关键节点。”


    我快走两步跟他并肩:“压力有,但扛得住。前期铺垫了那么久,准备了那么多预案,不就是等这个时候吗?”


    他脚步没停,侧头看我一眼,目光如炬:“怕吗?心里……尤其是对王海。”


    我摇头,没有任何犹豫:“没什么怕的。我记忆里那个同学王海早就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屏幕上的那个,只是代号‘灰鹞’下属的一个危险目标。我分得清公私,更认得清底线在哪里。”


    回到技术支援中心的大开间,气氛已经不一样了。


    平时偶尔还有的讨论声和说笑声消失得无影无踪,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眼前的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进行着战前最后的系统自检和工具校验。


    我拍了拍手,足够让区域内所有人都抬起头,目光聚焦过来。


    “全体注意,紧急任务。”我的目光逐一扫过小组里每一张熟悉的脸,“上级指令,即刻起,中心启动最高响应级别‘红色警戒’。”


    几个人瞬间坐直了,眼神里全是肃然,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


    “我们需要对几个特定高价值目标,进行全维度、最高优先级的网络活动监控和数据流深度筛查。”


    小王语速很快:“琳姐,监控范围和时间窗口?”


    “范围,重点盯死外部网络接入区,特别是三号、七号、九号这三个高危IP段和数据交换节点,它们是已知目标最可能尝试接入或攻击的区域。”


    “优先级列表和目标特征码,我稍后发到你们各自加密邮箱。时间。”


    我加重了语气,“从现在开始,直到接到上级明确的终止指令。没有轮换,全员在岗。”


    “明白!”小王立刻点头,手指已经在键盘上开始调用监控界面。


    “所有监测工具权限我已临时提升至最高。敏感度阈值统一调到顶格,宁可误报,不可漏报。”


    “发现任何异常,记住,是任何细微的、不符合基线行为模型的迹象!清楚没有?”


    “清楚!”几道声音同时响起,没有迟疑,只有沉静的专注和立刻投入战斗的决然。


    我快速而清晰地分配了具体任务和应急值班表:“小王,你负责主盯外部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日志,特别是针对那三个IP段的任何风吹草动。”


    “小李,你监控内部网络行为审计,重点筛查是否有异常登录、异常数据访问或下载行为,尤其是权限变更操作。”


    “老周,你坐镇核心数据流监控,用深度包检测工具过滤所有出入数据包,看是否有加密异常或隐蔽信道特征。”


    “小赵,你作为机动岗,同时运行异常流量分析平台,进行实时图谱比对,并随时准备支援他们三个。”


    “大家互为备份,信息实时共享到加密共享空间。”


    没有任何废话,所有人立刻投入工作,键盘敲击声密集得如同骤雨打在窗上,屏幕上不断滚过各种数据和日志信息。


    我坐回自己的工位,庞大的数据洪流在屏幕上无声奔涌,数十个监控窗口同时运行。


    找到内部通讯模板,我尽可能简洁、准确地编辑了任务确认和人员就位信息,通过专用加密通道,发送给了指挥中心的李处和刘干事,并抄送了张薇与陈主任。


    邮件状态几乎在瞬间变为“已送达”。


    几乎同时,张薇的回复弹了出来,依旧是她一贯的风格,只有一个字:


    “收。”


    我看着屏幕上那条冰冷而又蕴含着无穷信息的数据之河,无数个“收”字正在不同的频道里确认着行动的到来。


    平静的日常之下,一张无形却无比坚韧的大网,已经悄然收紧,静待黎明时分那决定性的收网时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