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在办公椅上,屏幕上是刚更新的安全监控日志,演练报告里小王那个“搞定!”的表情包还在工作群里飘着。
防护墙高了,“灰蛾”灭了,但这心里……总觉得闷闷的,像是暴风雨前的低气压。
“孙姐,磐石重工的天弓项目外协件初验报告,电子版发你了。”支援中心的小刘端着泡面杯在门口喊了一嗓子。
“收到。”我应着,点开邮箱。
标题很标准:“磐石重工-天弓项目-黑石部件-工艺参数初验(V3.0)”。
文件不大,也是属于常规流程。这“黑石部件”是天弓项目的心脏,固、液态混合发动机的核心。
这“黑石”部件,它要是出了岔子,整个天弓项目都得停摆。
我才刚打开报告,电话响得急促,是陈主任。
“小孙,立刻来我办公室,张薇同志也在。”
张薇?国安的人直接过来了?我心里那根弦“铮”地绷紧了。快步过去。
推门进去,陈主任脸色铁青,张薇坐在旁边,表情是惯有的平静,但眼神里透着冷光。
“孙琳,坐。”张薇开口,却带着几分难以言说。
“情况紧急,长话短说。我们刚刚截获了‘影子’的最新指令。”
她拿出一个经过加密处理的播放设备,轻轻一点。一个被特殊处理过鹅急躁男声响起,说的是外语,设备屏幕同步显示着翻译字幕。
影子指令:“‘灰蛾’失效,‘天弓’防护升级。启用B计划:从‘磐石重工’(指‘天弓’关键外协厂)入手!
务必拿到‘黑石’部件(天弓项目反导导弹固态、液态混合发动机代号)的完整工艺参数!”
那声音里的焦虑和不惜一切代价的狠厉,隔着设备都让人不由得为之一惊。
“‘磐石重工’……‘黑石’工艺参数……”我倒吸一口凉气,“他们想从供应链下手?!”
“对。”张薇点头,“‘影子’正面强攻不成,狗急跳墙了。”
“‘磐石’是老牌国企,但这些年产业链条延伸,合作的外包厂、二级甚至三级供应商数量激增,管理难度几何级上升。”
“任何一个环节被渗透、被收买,或者在某个不起眼的零件上动点手脚,埋下后门,后果……”
她没说完,但我们都懂。完整的工艺参数泄露,意味着天弓的核心秘密拱手让人。
而如果在参数或制造环节被恶意篡改,那后果更不堪设想,试车失败甚至自毁,会直接导致天弓项目的报废!
之前的网络攻防,战场还在我们内部。这次,“影子”把战火烧到了我们信赖的伙伴身上,烧到了那看似稳固的供应链上。
“张处,需要我们内部怎么配合?”陈主任沉声问道。
“两条线。”张薇语速飞快,“第一,我们国安这边会立即启动对‘磐石重工’及其相关供应链的深度摸排和监控。”
“重点是能接触到‘黑石’核心工艺参数的人员以及所有新引入或背景存疑的合作方。”
“第二。”她看向我,“需要北峰这边,以最快的速度,梳理出过去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所有与‘磐石重工’就‘黑石’项目产生的交集点!”
“合同、验收标准、技术交底记录、会议纪要、人员往来名单、邮件、电话记录摘要……所有!”
“记住,是所有能留下痕迹的接触点!特别是非正式的交流记录,往往藏着关键线索。你们最了解自己的流程和关键节点。”
“明白!”我立刻应道,脑子里已经开始快速筛选相关的数据库和文件。
陈主任立刻拍板:“小孙,这事你全权负责牵头!马上成立个临时小组,你、我、信安部赵明,名单我确认后发你。”
“对外统一口径,就说我们响应上级审计组要求,深化重点型号关键外协厂的供应链安全审计,特别是天弓项目。”
“目标只有一个:配合张处他们,在‘影子’动手之前,或者在他们动手的过程中。”
“把这条线上可能存在的所有老鼠洞,一个不漏地给我堵死!时间不等人,‘影子’已经急红眼了!”
“是!”我感觉到血液在加速流动,是那种被推到风口浪尖、肩负重任的沉重与亢奋。
此刻,我已经站在与国安并肩作战的前线,为守护国之重器筑起防火墙,这不就是“守望者”存在的意义吗?
“张处,我们这边梳理出的所有信息,会第一时间加密传输给你。”陈主任对张薇说。
张薇点头:“保持最高级别加密渠道。有任何异常发现,无论多微小,立刻同步。记住,‘影子’的焦虑,就是我们的战机!”
张薇和陈主任又快速交流了几句后续对接细节,便匆匆离开。办公室里只剩下我和陈主任。
“压力很大,我知道。”陈主任看着我,眼神里有信任,也有沉重。
“但你是最合适的人选。这次,‘磐石’这条线,就靠你这双‘火眼金睛’了!给我把筛子眼,扎得再密点!”
“主任,放心。”我点头说道,“‘黑石’是关键核心,绝不能让那帮破坏分子有机可乘!”
回到座位,我立刻在内部系统里拉了个加密小组频道。
“@赵明,紧急任务!配合梳理磐石重工与黑石部件相关的所有供应链安全记录,重点敏感接触点。”
“@陈主任已授权。十分钟后,保密会议室碰头。”
“收到!马上到!”赵明的回复坚决且果断。
我深吸一口气,点开那个标记着“磐石重工”的专属文件夹。
屏幕上瞬间被密密麻麻的文件列表填满:合同文本、技术协议、验收报告、供应商资质审核、人员来访登记、会议纪要、邮件存档……
它们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覆盖着从设计参数传递到零件落地的漫长链条。
我知道,“影子”的爪子已经伸向了这张网。他们的焦虑,就是悬在“磐石”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我的战场,就在这浩瀚的数据海洋里。我要从每一个字符、每一个签名、每一次看似平常的接触中,找出那可能被腐蚀的节点,掐断“影子”伸向“黑石”的毒手。
戴上耳机,隔绝掉办公室的所有杂音,我点开了第一份合同,那是一份三年前的框架协议。
我目光如同扫描仪,逐行扫过。每一个分包商的名字,每一个签收人的笔迹,每一次技术澄清的时间点……都可能是通往核心秘密的路径,也可能是埋藏危机的陷阱。
无声的战场,硝烟已蔓延至供应链的深处。这一次,我的阵地,就在这字里行间,就在这名为“磐石”的防线上。我们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