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通知单上,上面的“力源精密部件厂”。它那份过于完美的资质报告和几个模糊不清的外协合同,就在陈主任标注的“待重点核查”名单里。
现在,就要去这潭水下面摸摸石头了。
车轮碾过坑洼的水泥路,到了力源精密部件厂,“孙琳,精神点。”陈主任的声音从副驾驶传来。
“记住流程,多看,少说,该问的别含糊。”
“这种小厂,资料上看着光鲜,实地一走,是骡子是马就清楚了。”
“明白,主任。”我深吸一口气。
厂门口站着几个人,领头的是个穿着西装,笑容有点过头的男人,隔着车玻璃都能感受到那股刻意表现出来的热情。
车刚停稳,西装男就快步上前,精准地拉开陈主任那边的车门。
“哎呀,陈主任!盼星星盼月亮可把您盼来了!我是力源的业务经理,刘明,您叫我小刘就行!”
“一路辛苦!这位美女同事是?”他目光转向正下车的我。
“这是我们技术支援中心的孙琳。”陈主任介绍道。
“孙工!您好您好!幸会幸会!这么年轻就在北峰航空技术部门挑大梁,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刘经理立刻转向我,手伸得老长。
我跟他虚握了一下,“刘经理过奖了,就是做些基础支援工作。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他身后跟着两个穿着力源工服的人,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看着像车间管事的,眼神有点躲闪。
另一个是年轻点儿的文员,戴着眼镜,怀里紧紧抱着个文件夹,略显紧张。
“欢迎欢迎!我们厂子小,条件有限,怠慢之处多包涵啊!”刘经理侧身引路,姿态放得很低。
“陈主任,孙工,这边请,先到会议室喝口茶歇歇脚?天气怪热的。”
“不用麻烦了。”陈主任脚步没停,径直往厂区里面走,“时间紧,直接去车间看看吧。”
刘经理脸上的笑僵了那么一刹那,但立刻又堆满了:“好好好!听您的!陈主任真是雷厉风行!”
“王主管,赶紧的,前面带路!”那个国字脸的王主管赶紧应声,小跑着走到前面引路。
穿过一片堆放着钢材和包装箱的空旷堆料区,就是主厂房。
巨大的卷帘门半开着,一进去,机器的轰鸣声就扑面而来,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机油味和金属切削后特有的的粉尘味。
“陈主任您看,”刘经理指着几台崭新的数控机床。
“我们厂去年响应市里号召,勒紧裤腰带也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斥巨资引进了这批先进设备!”
“效率、精度都是顶呱呱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像北峰航空这样要求高、规格严的重点客户!”他语气里带着刻意的自豪。
陈主任没吭声,目光扫过那些机器。我也在看,设备是新的没错,上面的漆面还没多少划痕。
但旁边操作的工人……动作明显有点生疏,几个年轻面孔操作时眼神紧盯着控制面板,操作设备的动作也带着迟疑。
旁边一个老师傅模样的工人不时探过头去低声指点两句。这种投入和人员操作熟练度的反差,有些不对劲。
我走到其中一台正在加工一种复杂曲面小零件的设备旁,“刘经理。”
“这台加工中心精度要求很高吧?我看你们操作员挺年轻,上手快吗?工艺参数调试稳定不?”
“啊?哦!快!都培训过!”刘经理立刻回答,像是在背书。
“年轻人嘛,脑子活络,学习能力强!我们厂技术骨干手把手教的!绝对保证质量!精度您放一百个心!”他拍着胸脯保证。
“嗯。”我点点头,没再追问,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王主管。
“王主管,你们厂质量控制流程是怎么执行的?”
“特别是来料检验记录、过程巡检记录,还有成品入库前的最终抽检记录,方便现在拿给我看看吗?”
王主管下意识地看了刘经理一眼,刘经理马上接口:“孙工放心!流程绝对规范!我们严格按照GJB9001C执行!”
“小张!快,把上个月的质检记录本都拿给孙工看看!”那个年轻文员小张赶紧上前,打开怀里的文件夹,抽出两本记录本递给我。
我接过来,道了声谢,记录本倒是挺整洁,表格填得也算满。
签名栏里,质检负责人的签名龙飞凤舞,几乎就是一团看不清的线条。
我指着其中一个负责“材料硬度复检”栏目的签名:“王主管,这位‘林强’是你们质控部的负责人吧?”
“他的签名很有个性啊。他今天在厂里吗?”
王主管的眼神迟疑,“林工……林工他……他今天请假了!”
“对,家里临时有点急事,一早就跟我打过招呼了!”
“哦?”我抬眼看他,目光平静。
“那现在质控这块,是您暂时负责吗?能请负责具体检验的同事过来聊聊吗?”
“比如刚才那个硬度检测,用的是哪个标准?测试点怎么选取的?”
“现在……现在暂时是我兼着点。”王主管避开了我的目光。
“主要流程都按标准走的,孙工您看记录,都是符合要求的!”
“具体……具体操作的小王今天也轮休了!真是不巧!”他补充道。
我合上记录本,递还给小张,目光转向笑容已经有些僵硬的刘经理。
“刘经理,来之前我们详细调阅过力源的工商注册信息,看到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一位叫‘赵宏生’的先生。”
“赵总在业内口碑不错。不知道赵总今天方便吗?”
“我们这次来,除了核查,也有些关于后续深化合作的初步想法,想当面跟赵总请教一下,听听他的规划。”
刘经理脸上的笑容彻底挂不住了,“赵总……赵总他……”他眼神开始飘忽。
“哎呀您看这事闹的!赵总他……他出国考察去了!对!去德国看最新的工业4.0!一时半会回不来!”
“现在厂里的事,暂时都由我代管!合作的事,您跟我谈一样的!我全权代表!绝对没问题!”
“赵总走前特别交代了,要全力配合北峰的审查!”他语气显得语无伦次。
出国考察?一个注册资金几千万、承担着军工配套关键部件生产的厂子,大老板出国考察,让一个业务经理代管全部事务?
连质控负责人都“请假”、检验员“轮休”?这管理结构,随意得像是在过家家。
“这样啊。”陈主任终于再次开口了,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
“刘经理代管,责任重大啊。对了,注册信息上,赵总占股65%,另外两个股东,张太钢持股15%,牛明持股20%。”
“这几位都在厂里负责什么具体事务?张总、牛总今天也不在?”
刘经理这时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张总……张总他不太管具体事,人家是大老板,就是投资人!平时根本不来厂里!”
“牛总……牛总他……他身体不太好,有慢性病,医生让多休养,也基本不过问厂里的事了!”
“现在厂里大小事,就我在这儿盯着!全权负责!”他像是在努力证明自己的权威,却又透着一股心虚。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
注册信息上三个白纸黑字的大股东,一个“出国”,一个“不管事”,一个“身体不好”,实际管理权全落在一个业务经理手里?
这跟前期那份完美无瑕的资质报告里描述的“管理团队稳定专业、核心股东深度参与”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个刘明,到底在掩盖什么?那个外协表上的赵宏生、张太钢、牛明,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只是几个写在纸上的名字?
我落后半步,极其自然地靠近陈主任身侧,声音压得极低,“主任,注册信息上那三个股东……可能都‘不在其位’。”
“现在实际控制并运作这个厂的,应该不是赵宏生。这个刘明……问题很大。”
陈主任脚步没有停顿,脸上的表情也纹丝不动,像是什么都没听到。
但他极其轻微地点了下头,眼神如同鹰隼般扫过刘经理那略显慌乱的背影,“稳住。继续。”
这趟浑水,果然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