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章 网络谣言应对

作者:赵三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周一的空气总带着点宿醉未醒的味儿,就是那种周末刚被榨干又被强行拖回战场的困倦感。


    我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刚进到办公室,小李就探了个头进来,脸上挂着点儿“大事不好”的慌张。


    “琳姐,你快看看‘航工之家’论坛!”他声音惊讶。


    “航工之家”?那个业内工程师和技术宅扎堆灌水的地方?


    我心那点残留的周末惬意瞬间蒸发,页面跳出来,置顶加精的一个热帖标题刺眼:


    【扒一扒江城北峰:所谓技术突破,水分几成?】


    “操。”我忍不住低骂了一声,点进去。


    发帖人ID叫“技术求真”,洋洋洒洒几千字,核心就一个意思:


    北峰航空最近吹得震天响的某型号关键部件“突破性进展”。根本是自吹自擂。


    技术路线老旧,实测数据存疑,甚至影射有学术不端和骗取国家经费的嫌疑。


    这帖子逻辑不算特别严密,但遣词造句极具煽动性。


    夹杂着几个看似专业实则歪曲的术语对比,还“匿名引用”了几个“内部人士”的“担忧”。


    评论区已经炸了锅。


    有跟着质疑起哄的,有维护北峰骂发帖人“跪久了”的,吵得不可开交。


    几个平时在论坛里有点名气的技术大V也被@出来。


    有的语焉不详地“呵呵”,有的则煞有介事地分析帖子里提到的“疑点”,火上浇油。


    “什么时候冒出来的?”我盯着发帖时间,凌晨三点。选得可真“好”。


    “就昨天半夜。”小李凑近了点,“琳姐,这不对劲儿吧?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下面吵疯了,对我们名声……”


    “废话!”我打断他,一目十行地扫着帖子内容。


    “什么‘内部人士’?哪个‘内部人士’敢在公开论坛发这种信息?


    ”“这帖子本身就有问题!你马上去查这个ID‘技术求真’的注册信息、登录IP,越快越好!”


    “把帖子全文和所有热评截图,立刻保存归档。”


    “明白!”小李转身就跑回自己工位。


    我抓起电话,直接拨给了陈主任。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那头传来陈主任的声音:“小孙?”


    “主任,‘航工之家’论坛出事了。”我尽量简洁。


    “有个热帖,ID‘技术求真’,凌晨发的,指名道姓质疑我们最新项目的核心部件进展。”


    “扣帽子说是造假、骗经费,用词很恶毒,引战效果极强,评论区已经失控。”


    “内容呢?有具体指向吗?”他问。


    “有,但都是似是而非的歪曲。提到了项目代号‘X-07’,引用了几个被篡改过的性能参数做对比。”


    “最毒的是,他说有‘内部人士’匿名表示担忧,暗示我们内部管理混乱、数据造假。”


    “这是往死里泼脏水,煽动业内对我们的不信任!”


    “哼。”陈主任发出一声冷哼。


    “‘内部人士’?哪个内部人士会蠢到在公开论坛匿名爆料自家核心项目?”


    “这种下三滥的离间计,也就骗骗外行和别有用心的人!”


    “主任,我让小李在查发帖人信息了。”


    “现在论坛里吵得厉害,我们……”我等着他的指示。


    按照预案,这种情况需要评估后上报给更高层和可能的宣传或安全部门,但具体怎么做,得他拍板。


    “听着,小孙。首先,我们不加入不争论!一个字都别回!”


    “网上吵翻了天也跟我们没关系!那不是我们的战场,陷进去就中了套!”


    “再者,收集好这些信息!帖子全文、所有回复、重要ID的发言、传播路径、热度变化,所有信息,一丝不落。”


    “全部收集归档!特别是那些看似‘中立分析’实则带节奏的,重点标记!”


    “最后,我们要先内部排查一遍。”


    “立刻联系信息部,查昨晚到现在,有没有公司内网异常访问公网论坛的日志,重点查访问这个帖子的记录。”


    “还有,盯紧了内网所有交流群,特别是技术口那几个大群,看看有没有人在扩散这个帖子或者私下议论!”


    “发现苗头,立刻按程序上报给我!”


    “另外通知所有涉‘X-07’项目的核心组负责人,尤其是赵工他们,口头传达:保持沉默,专注工作!”


    “任何关于此事的询问,无论是谁,一律‘无可奉告’!管好自己的嘴。”


    “明白!”我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下要点,“主任,您觉得这是……”


    “还用问吗?”陈主任打断我,“这不是普通的抹黑,这是认知战!”


    “是想在我们项目攻关最吃劲的时候,从根子上动摇我们的士气,破坏我们的行业信誉。”


    “这种套路,过去在战场上见多了,现在搬到网上,换汤不换药!”


    “小孙,你现在在的这个位置,就是这条新战线上的前哨!”


    “把眼睛睁大点,把耳朵竖起来,把收集的证据链条做扎实!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认知战……”我试图消化着这个词。


    以前总觉得“打仗”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真切感受到,那些看不见的硝烟,就弥漫在我们每天浏览的网页里。


    “是!保证完成任务!”我对着话筒应道。


    “嗯。有情况随时报我。”陈主任说完,挂了电话。


    认知战……我看着屏幕上那个帖子标题,感觉它不再只是一个论坛热帖,而像一枚无声的脏弹,在看不见的地方散发着毒气。


    “琳姐!”小李又跑了回来,“那个‘技术求真’,新注册的小号,就发过这一个帖!”


    “用的代理IP,跳了好几个国家,最后源头……查不到,痕迹被抹得很干净!”


    果然,“继续盯着,看它会不会‘诈尸’。截图都存好了?”


    “存了!按你说的,全部分类加密归档了!”小李点头。


    “好。你去内网技术大群‘潜水’,看有没有人聊这个,特别是‘X-07’项目组的人。”


    “记住,只看不说,有异常立刻截屏告诉我!”


    “明白!”小李领命而去。


    我点开公司内部通讯录,找到信息部安全组负责人的电话。


    按照陈主任的指示,协调内网日志筛查。信息部那边听我说完情况,也意识到了严重性,答应立刻排查。


    处理完这些,我盯着那个论坛页面。评论区还在疯狂刷新,各种声音混杂。


    有骂“技术求真”是汉奸的,有质疑北峰是不是真有什么猫腻的,有看热闹不嫌事大拱火的……


    一个熟悉的技术大V“深蓝引擎”又被@了出来,他回了一句:“技术问题,用数据说话。北峰敢不敢公开实测数据自证清白?”


    这话看似公允,实则毒辣!


    在舆论已经沸腾、质疑被刻意引导的情况下,公开数据?


    那等于是把自家核心机密放到火上烤,无论公开什么,都会被对方用歪曲的方式解读攻击!正中下怀!


    这“深蓝引擎”,平时看着挺靠谱,这次怎么也……


    我立刻把这人的发言重点截图标记。


    我点开内部通讯软件,找到赵工的头像。他那个“X-07”项目组是这次谣言风暴的核心。


    头像灰着,显示不在线。他平时这个点应该在线了啊?


    是在开会,还是……也看到了这个帖子?


    犹豫了一下,我还是给他留了个言:“赵工,在吗?论坛上的事看到了?”


    “陈主任指示,保持沉默,专注项目。有任何情况需要支援,随时联系我。”


    留言发出去,没有任何回应。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论坛的热度开始从顶峰缓慢下滑,但质疑的声音并没有消失。


    反而沉淀下来,形成一种顽固的“污点”。


    信息部那边反馈,内网日志筛查暂时没发现异常访问记录。技术大群里也风平浪静,没人公开谈论这事。


    表面上的平静,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


    那个发帖的“技术求真”再没露头,那个煽风点火的“深蓝引擎”也不见了踪影。他们扔下这颗炸弹,就消失了?


    不,绝不会这么简单。陈主任说得对,这是认知战。


    第一波攻击只是开始,目的是把水搅浑,在人们心里种下怀疑的种子。


    后续呢?还会有别的招数吗?是针对我们项目本身,还是想搞垮整个北峰的声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