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章 干活儿效率增倍

作者:纯情小兔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自从林薇薇将瘦弱怯懦的翠儿带回那间狭小的偏房,她们的姐妹生活便正式开始了。


    最初的两天,林薇薇并没有立刻让翠儿去摊位上帮忙。


    她知道这孩子长期饥饿、担惊受怕,身体和精神都需要时间恢复。


    她只是让翠儿在屋里好好休息,按时给她准备三餐。


    然后又找了些皂角水帮她彻底清洗了头发和身体,换上干净的旧衣服。


    仅仅是两三天的温饱、安全和基本的清洁,就让翠儿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她蜡黄的小脸渐渐有了些血色,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睛也重新焕发出了属于孩童的、好奇而明亮的光彩。


    她不再像最初那样怯懦得不敢说话,开始小心翼翼地跟在林薇薇身后,用一双大眼睛默默地看着她忙碌。


    林薇薇知道,是时候让这孩子参与进来了。


    她需要一个帮手,而翠儿,也需要通过劳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这天清晨,天还未亮透,林薇薇像往常一样起床准备。


    翠儿也立刻跟着爬了起来,怯生生地问:“薇薇姐,今天……我能跟你一起去出摊吗?我……我想帮你干活!”


    林薇薇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当然可以。不过干活很辛苦,你怕不怕?”


    “不怕!”翠儿立刻挺直了小小的胸膛,用力摇头,


    “只要能跟着姐姐,能吃饱饭,多苦多累我都不怕!”


    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林薇薇心中既欣慰,又心疼。


    两人一起在狭小的房间里做着出摊前的准备工作。


    林薇薇负责熬汤、和面、准备饼胚这些技术活,翠儿则在一旁笨拙但努力地帮忙洗野葱、刷锅、收拾东西。


    虽然翠儿的动作还很生疏,甚至偶尔会帮倒忙,但林薇薇只是耐心地教导,并不苛责。


    有个人在身边一起忙碌,哪怕只是递个东西、说句话,也让她感觉不再那么孤单。


    当两人终于推着小车来到熟悉的街角,准备开张时,翠儿显得格外紧张和兴奋。


    “翠儿,别怕。”


    林薇薇一边麻利地生火、摆放碗筷,一边安抚道,


    “今天你就先做最简单的。看到这些用过的碗了吗?


    客人还回来,你就立刻拿到这边水桶里洗干净,用布擦干,再摞起来。


    还有,看着点这个钱箱,客人给钱,你就收好放进去,要是需要找零……嗯,找零先让姐姐来。”


    她又指了指旁边一小块空地:“还有,把咱们这小车周围的地,随时保持干净,别让人觉得咱们邋遢。”


    “嗯嗯!我记住了!薇薇姐!”翠儿用力点头,小脸因为激动和紧张而涨得通红。


    很快,第一波顾客就闻着香味来了。


    “小林老板!老规矩,一汤一饼!”


    “丫头,给我来两个饼!”


    生意瞬间就忙碌起来。


    林薇薇一手拿着勺子在汤锅里搅动,防止糊底,一手拿着夹子在石板上飞快地翻动着手抓饼,还要应对客人的点单和询问。


    而翠儿,则立刻投入到了她“洗碗工”的角色中。


    起初,她确实有些手忙脚乱。


    小手冻得通红,拿着沾满油污的碗,差点失手打碎;


    洗刷的时候,力气不够,半天也搓不干净一个;


    收钱的时候,对着一堆铜板更是紧张得不行,数了好几遍才敢确认数目。


    林薇薇一边忙着自己的活计,一边还要分神留意着翠儿这边,时不时地出声提醒:


    “翠儿,碗要用清水再冲一遍!”


    “钱收好,别掉了!”


    “那边地上脏了,快扫扫!”


    周围的顾客们看到这个新来的、明显有些笨手笨脚的小丫头,也都报以善意的微笑,并没有人催促或抱怨。


    石头和大壮更是主动跟翠儿搭话,缓解她的紧张。


    “翠儿是吧?好好干!跟着你薇薇姐,以后保管有肉吃!”


    “对!你看我们哥俩,天天吃你薇薇姐做的饭,身体壮得像牛!”


    石头将旁边的木桶一下子举起来,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在林薇薇耐心的指导和众人的鼓励下,翠儿渐渐适应了这种忙碌的节奏。


    她的动作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熟练。


    翠儿洗碗的速度快了一倍不止,收钱找零虽然还需要林薇薇确认,但也基本不出错了。


    她甚至还能在空闲时,主动帮林薇薇把切好的野葱末分装好,或者把用完的油罐擦干净。


    有了翠儿这个“得力助手”,林薇薇顿时感觉压力骤减!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她终于可以把绝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烹饪本身了!


    她不再需要一边烙着饼,一边还要担心碗够不够用;


    不再需要一边盛着汤,一边还要腾出手来收钱找钱。


    她可以专心致志地控制熬汤的火候,确保每一锅汤都浓郁醇厚;


    可以心无旁骛地掌握烙饼的时间和温度,让每一张饼都金黄酥脆、层次分明。


    以前因为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导致排队时间过长而放弃等待的顾客,现在也能更快地拿到热乎乎的汤和饼。


    现在她摊位前的队伍虽然依旧很长,但流动的速度却快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林薇薇终于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精力。


    在烙饼翻面的间隙,在等待汤汁熬煮的片刻,她不再是手忙脚乱、脑袋空空,而是可以开始观察顾客。


    她会留意顾客们吃完汤饼后的表情和评价。


    “今天的汤好像比昨天咸了一点?”


    “这饼要是能辣点就好了!”


    “小林老板,下次能不能多给点汤里的干货?”


    ……


    这些细微的反馈,以前她可能因为太忙而忽略了,现在却能一一记在心里,琢磨着如何改进。


    她会观察不同顾客的消费习惯。


    哪些人只买汤,哪些人只买饼,哪些人是固定的一套?


    是不是可以针对不同人群,推出更多样化的组合或者选择?


    她甚至开始有闲暇思考更长远的问题。


    比如,这羊骨头和下水,能不能开发出别的吃法?凉拌?爆炒?


    虽然以她现在的条件还做不到,但可以先在心里盘算着。


    这手抓饼,除了加葱花,还能不能加点别的便宜又好吃的辅料?


    这些以前根本没空去想的问题,现在如同雨后春笋般,一个个冒了出来。


    傍晚收摊,两人推着小车回到小屋。


    翠儿虽然也累得小脸通红,但精神却异常亢奋,叽叽喳喳地跟林薇薇汇报着今天收了多少钱,洗了多少碗,哪个顾客夸她了。


    林薇薇笑着听着,一边指导翠儿将今天赚来的铜钱分类码好,一边在心里盘算着。


    今天的收入,比昨天又多了将近一成!


    这不仅仅是因为天气更冷了,更重要的,是效率提升带来的直接效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