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
日军早在11月12日就攻打了上海,一路向西,怎么看都是绕不过南京城的。
可为什么南京城里的人不逃呢?
如今苏铭有了答案,他走向了序厅侧面,一个电子屏幕旁。
那里展示的,是日军进犯南京的动态示意图。
视频里,日军从上海出发,一路向西,不停分兵,最终从多个角度,彻底包围南京城。
几个粗大的灰色箭头,仿佛狰狞的魔爪,从四面八方笼罩住南京。
“日军攻占上海后,并未给中国守军任何喘息之机,立刻兵分三路,以钳形攻势扑向南京。”
“北路,沿着长江南岸,经福山、江阴、镇江直取南京。”
“中路,沿沪宁铁路和公路,经无锡、常州、丹阳,主攻南京。”
“南路,从杭州湾登陆,经嘉兴、湖州,切断南京守军南撤的退路。”
“11月19日攻打苏州,24日攻打湖州,25日攻打无锡,28日攻打常州,29日攻打广德,12月3日攻打溧水,5日攻打句容,8日攻打镇江,10日攻打芜湖……”
“最终13日攻打南京。”
“日军的推进速度极快,多路大军齐头并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对于南京城内的百姓而言,陆路,几乎被完全封死。”
……
李世民与一众文臣武将静静地看着天幕上的军事地图。
作为马上皇帝,他一眼就看出了这其中的凶险。
李靖的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军人的冷峻:
“标准的合围之势,断其后路,围而歼之。”
“守军指挥若有半分迟疑,便是全军覆没之局。”
房玄龄长叹一声:“兵法云,十则围之。敌军势大,南京已成死地,当以保全有生力量为上,组织军民撤离才是上策。”
李世民的脸色阴沉如水。
他不懂,为何后世的统帅,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将数十万军民置于绝地之中?
“陆路被封,那水路呢?蒋州临近大江,总有船只可以撤离吧?”
长孙无忌提出了疑问。
……
这同样是无数观众心中的疑问。
【照这么看,唯一的活路就是走水路。】
【你猜为啥?】
【那就不得不提当时南京的卫戍司令,唐生智了。】
【这傻逼开打前说和南京共存亡,然后下令把所有船销毁,导致最后跑的时候,一艘船没有。】
【哪儿来的傻逼?自断后路?】
【破釜沉舟是这么用的吗?还和项羽学?你有项羽的本事吗?】
【这人也是个天才。】
【看问题不要看表面,你们稍微了解一点老蒋的为人,就知道唐生智只是个背锅的。】
【蒋其实不想守的,上海被攻破的时候就知道守不住,但为了面子还是说要固守。】
【结果老蒋打到一半,让唐生智撤退!】
【?????】
【唐生智撤退的时候并没有带多少嫡系部队,德系师的88、87师都没有撤退,仍然在城门死守,直到后来才知道了撤退的命令。】
【唐下达撤退命令的时说:嫡系相关部队可以从下关码头撤退,其余部队从正面突围。结果一堆人从下关码头撤退,督战的36师并没有接到撤退命令,不让撤退的部队过去。】
【36师掌控了南京城大部分船,却不让友军部队过江,它们过江之后,朝正在过河的友军部队开枪。这场保卫战打的是一塌糊涂。】
【可怜,倒霉的是老百姓啊……】
苏铭看着弹幕的讨论点点头:
“南京城的人不是没跑,而是跑不了。”
“提前得到消息的人,已经跑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当时城内的交通系统在上海沦陷后全面瘫痪,军用车辆被征用,要跑只能徒步或坐船。”
“在消息扩散,无数百姓涌向下关码头之前,一些消息灵通的富商和权贵,已经开始高价兜售船票。”
“一张小小的船票,被炒到了三十块银元。”
“三十块银元是什么概念?在当时,一个普通产业工人的月薪,大概是一块银元。这三十块银元,相当于一个工人不吃不喝三年的全部收入。”
“你让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普通百姓,怎么拿得出这笔钱?”
苏铭冷笑一声:
“更讽刺的是,就在唐生智高喊着‘与南京共存亡’,封锁消息,销毁渡船的同时,国民政府内部,却在进行着一场秘密而高效的大撤退。”
“军政要员、社会名流、大学教授、技术专家……他们和他们的家眷、资产,以及重要的政府档案、故宫的文物,被安排乘坐专列、专轮,优先撤离。”
“他们悄无声息地走了,却把‘固守南京’的命令,和一座毫无希望的死城,留给了毫不知情的普通百姓。”
“就算有人侥幸凑够了钱,逃出了南京城,就真的安全了吗?”
“并不会。”
“日军在向南京推进的途中,对沿途的无锡、苏州、嘉兴等地,早已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实施‘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逃出城,同样是九死一生。”
“更绝望的是,为了防止城内出现恐慌,南京卫戍司令部甚至贴出布告,宣布南京进入‘战时状态’,任何市民,凡试图离开南京而不服从劝阻者,以汉奸论处,格杀勿论!”
“对于1937年寒冬里,那些被困在南京城内的普通百姓来说,逃与不逃,从来都不是一个选择题。”
“而是一个无法避免的死局。”
【跑,被自己人当汉奸杀掉。】
【不跑,被日本人当牲畜杀掉。】
【如果你穿越到1937.12.12号的南京,唯一的生路就是去找粤军66军和83军,跟着他们遵照命令,从太平门正面突围然后辗转去安徽。】
【粤军是真的强,唯一从正面突围的部队!】
【啊?唯一?】
【有的时候信息差,就是活命的机会,很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
【我外公全家极限跑了的,从南京城里坐船跑到了南京乡下山里,不过他们本来是城里有钱人,放弃了三代家业,一夜之间公子哥变成了乞丐那种,我外婆嘴里他就是一个穷B了。】
【你外公有远见,三代家业为了保命也能放弃。】
【当时留在南京的很多人,就是抱有侥幸心理才死于屠杀的。】
【后来武汉会战吸取了教训,外围阵地失守后果断放弃武汉城,并且提前撤走城内的有生力量,于是会战非常成功。】
【为什么要守,这本来就是守不住的啊!】
【南京是国民D的首都,不守会动摇全国的抗战决心和士气,会导致当时全国更加不团结抗战。】
【不管什么时候,无权无势的老百姓都是最可怜的。】
【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