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另一件镇馆之宝,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镜头对准了一个独立的展柜,里面静静矗立着一尊梅瓶。
瓶身丰腴饱满,肩部线条圆润,瓶口小巧,造型堪称完美。
最令人惊叹的,是瓶身上那抹温润雅致的红色。
苏铭介绍道:“这件梅瓶,是明初驸马都尉宋琥和安成公主的墓中出土的。安成公主,是永乐皇帝朱棣的三女儿。而这件梅瓶,是目前已知的,现存唯一一件带有原装盖子,并且保存得完好无损的洪武釉里红梅瓶。”
“瓶身上描绘的,是松、竹、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岁寒三友’,象征着高洁的志向。大家看这个红色,这就是‘釉里红’工艺。这种工艺对烧窑的温度要求极为苛刻,温度高一点,或者低一点,颜色立刻就会发黑或者变灰,成品率极低。所以,像这样一件发色纯正、器型完整的洪武釉里红,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稀世珍品。”
苏铭顿了顿,镜头转向旁边另一件文物。
“这一件,同样是镇院之宝,明永乐青花寿山福海纹三足炉。”
那是一尊鼎式大炉,通体以浓艳的青花绘制,炉身腹部是汹涌澎湃的海浪,浪涛之上,耸立着仙山。
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仿佛能听到惊涛拍岸的声音。
“这是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官窑的杰作。”
“大家看上面的花纹,也叫海水江崖纹。青花发色深沉,蓝白对比极其强烈,海浪的纹理,完美呈现出了‘卷起千堆雪’的动态视觉效果。它不仅寓意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更深藏着‘江山永固’的政治象征。据我们所知,目前传世的完整器,仅有两件,另一件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
【感觉第二个不怎么好看,颜色太俗了。】
【对,我也觉得第一个釉里红好看些,很有韵味。】
【楼上的,你知道这玩意儿烧一窑能成功几个吗?烧出来的都是钱啊!】
【三足炉是祭祀用的,清朝想仿制都仿制不出来,你还嫌不好看,真搞笑。】
直播间议论纷纷,苏铭却神秘一笑,脚步一转,将镜头对准了一个小巧玲珑的展柜。
“接下来的这件宝贝,弹幕里应该有很多女孩子会喜欢。”
“它被称为明代珠宝设计的天花板。”
镜头推进,当展柜里的那件东西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时,弹幕瞬间被引爆了。
【卧槽!这个好看!】
【啊啊啊啊啊啊啊!!!好好看啊!!!!】
那是一枚发簪饰物。
一片薄如蝉翼、温润通透的白玉叶片上,趴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金蝉。
“各位,这就是‘金蝉玉叶’。”
苏铭的声音里也充满了惊叹。
“这只金蝉,是纯金打造,含金量高达95%。侧身翘足,双翼微微张开,腹部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它那对薄薄的翅膀,厚度仅仅只有0.2毫米!”
“而它身下的这片玉叶,取材于新疆和田的羊脂白玉。玉质晶莹润泽,温柔细腻。工匠以精湛的刀工,在玉叶上雕琢出细密的叶脉,整片叶子薄到几乎可以透光。”
“金为刚,玉为柔。黄金的璀璨与白玉的温润,在这件小小的饰品上达到了完美的和谐。”
“这不仅是一件首饰,更是一件登峰造极的艺术品!”
【这也太美了吧!】
【我的妈呀!这是真实存在的吗?】
【感觉比古装剧里那些首饰好看多了!】
【0.2毫米的翅膀?!古代工匠怎么做到的?】
【鬼斧神工啊!】
【不怪后宫女人勾心斗角,光冲着这个首饰都值了。】
【跟皇后的首饰比,这只是小巫见大巫。】
【真的好好看,想要……】
【买不起啊……呜呜呜……】
就在弹幕为“金蝉玉叶”的绝世容光而疯狂刷屏时,苏铭已经走到了明清展厅的最后一个区域。
他的表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各位,接下来,我们将要看到的,是南京博物院十八件镇院之宝中,最具争议,也可能是最颠覆我们历史认知的一件。”
镜头缓缓移动,一张巨大无比的古地图,铺满了整面墙壁,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地图泛着古旧的黄色,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山川、河流、海洋以及无数陌生的地名。
“这就是——《坤舆万国全图》。”
苏铭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严格来说,我们眼前的并非原图,而是一份明代万历年间的临摹本。”
“它最早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绘制,但原版早已失传。”
“这份临摹本的经历也十分坎坷,它曾在晚清时流入市场,被一位叫韩博文的先生买下,并请他的好友,曾经在晚清时期当过进士的金梁过目,最终确定是清宫内府的旧藏。后来被北京历史博物馆的馆长购得,最终随着抗战爆发,文物南迁,才来到了南京博物院。”
苏铭走到地图前,用手比划着它惊人的尺寸。
“这张图高近2米,宽近4米,它详细地描绘了五大洲的轮廓,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份摹绘版本的世界地图。”
“当然,关于这张图,也有一定的争议和分歧。”
苏铭深吸一口气:
“主流观点认为,这确实是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地图。”
“但近期也有一部分学者,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
“他们认为这张地图,很可能并非利玛窦原创,而是他参考了更早的中国地图绘制而成。”
“那张被他参考的地图,就源于朱棣时期的……”
“郑和下西洋!”
此言一出,直播间瞬间炸开了锅。
【好好好,又是万物起源皆中国那套伪史论是吧……】
【走了走了,能说出这种话的,就说明这主播没脑子。】
苏铭没有理会弹幕,继续说道:
“这个说法的真实性难以验证。”
“但近年来,在美洲的一些考古发现中,确实出土了不少疑似明朝时期的文物。”
“甚至在美洲西海岸附近的海底,也发现了与郑和宝船形制相似的沉船,以及一些明代特征的青铜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