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对求婚的年轻男女,早已笑着牵手,融入了散去的人流之中。
苏铭的镜头没有过多停留,他很礼貌地移开,转而拍摄着音乐台特有的建筑细节和周围的美景。
带着直播间的观众,将这座并不算大的音乐台逛完后。
苏铭在几十分钟后,启程离开了音乐台。
“好了家人们,下一站,就是我们今天直播的最后一站了。”
“——灵谷寺!”
【啊?最后一站了?】
【别啊铭哥,再播一会儿,根本看不够!】
【灵谷寺?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吗?】
【有无梁殿啊,很出名的。】
【怎么就最后一站了?铭哥干脆在南京住下吧!】
【南京欢迎你!】
【铭哥要在南京呆多久啊?南京还是有不少可以逛的。】
苏铭坐上了景区的观光车。
就这样一边和弹幕互动,一边将镜头对准前方的风景。
小车行驶得不算快,道路两旁是葱葱郁郁的树木,蝉鸣声在林间此起彼伏,清凉的风迎面吹来,惬意极了。
……
大唐,太极宫。
李世民的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双眼一眨不眨,盯着那辆自己会跑的小车上。
之前就看苏铭坐过一次,当时他就在好奇。
这车形制与马车大差不差,可前方并无马匹牵引,到底是靠什么动起来的?
他可以肯定,那绝非什么仙家法术。
必然是某种精巧的机关。
可就是想不明白,是什么机关才能做到?
他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你们说说,这车到底是如何动起来的?”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皆是苦笑。
长孙无忌率先开口,试探着说道:
“陛下,臣等愚钝。”
“此物闻所未闻,想来是那后世‘机关之术’的产物。”
李世民摆了摆手。
“这个,朕自然早就明白了。”
“只是这后生既然知道我等存在,为何不能找一辆这样的车,当着咱们的面拆开来!”
“如此以来,朕即刻召集我大唐所有能工巧匠,举全国之力,定能将其中机关弄清楚!”
他越想越觉得可行,兴致也高了起来。
“一旦研究明白了,我大唐不也能造出此等神物了?!”
“届时我大唐人人皆可乘此车,何愁天下不通达!”
此言一出,殿内鸦雀无声。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低头不语,心中暗道,陛下想的挺美。
只有魏征,往前站了一步,干咳了两声。
“陛下。”
李世民一看到魏征的表情,就知道他要说什么,眉头一皱:
“玄成,你又有何话说?”
魏征不卑不亢地说道:
“陛下。”
“臣明白您的苦心,您想做造福万民的好事,这自然是好的。”
“但您也要体谅一下天幕那位后生。”
“他们那里虽无皇帝,可不代表无人管束。”
“他光天化日之下,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给您找一辆车拆了?”
“他就不怕被后世的官府抓起来吗?”
李世民被噎了一下,撇了撇嘴:
“不拆也行!”
“不拆,让他说说这车是怎么造出来的,总行了吧!”
“说几句话,总不犯法吧?”
魏征叹了口气。
“陛下,这后生的天幕,并非只给我等观看。您没看见那些在天上飘来飘去,各抒己见的文字吗?”
“那些人,才是他明面上的衣食父母。您想看这车的构造,不代表其他后世之人也想看。他总不能为了您一人,突然说些不相干的话题吧?”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李世民有些急了:“那你说怎么办?”
魏征不紧不慢地说道:
“陛下莫急。”
“这天幕也不是只存在一天两天,只要我等能一直看下去,您想知道的,总能等到答案。”
话是这么说,可李世民心里跟猫抓似的,哪里等得了。
魏征见皇帝神色,顿了顿,还是出了个主意:
“陛下若是实在想知道,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您可以打赏一样物件,借此来提醒他。”
李世民眉毛一挑,而后又蹙起:
“朕之前也送过来,可他也没有表示啊……”
魏征摸了摸胡子,慢悠悠地说道:
“陛下想了解后世之车与我朝马车的区别,自然要送一件与车马相关之物,方能让那位后生明白您的用意。”
李世民思索了片刻。
“你的意思是……让朕送他马车?”
“这不合适吧?”
“朕看后世那路,也不见有马车,送了恐怕也是无用。”
魏征摇了摇头:“当然不是送马车。”
“寻常马车,不能彰显陛下身份。御用之车又太过华丽,就算收到也无法使用,毫无意义。”
房玄龄一听到此处,便知魏征的打算,他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只能暗自摇头。
李世民继续追问。
“那送什么?”
魏征的目光,直视着李世民。
“自然是送陛下的心爱之物。”
李世民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立刻摇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朕的爱马,岂能轻易送人?!”
“那小子一看就没骑过马,送与他,岂不是暴殄天物?!”
魏征的眉毛挑了起来:“看来在陛下眼中,造福万民的机缘,比不上一匹爱马。”
“你休要胡说!”李世民瞪大了眼睛,“朕何时说过这话!你莫要污蔑朕!”
“臣不敢。”
魏征躬身,声音却不见半分退让。
“陛下在禁苑豢养御马无数,更于殿中省设‘尚乘局’专司管理,这些御马于陛下而言,便如战友袍泽。”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需要陛下的‘士兵’奉献自身,换取利国利民的机缘,陛下为何不愿?”
“陛下时常教导太子,将来如何为君。如今在太子面前,为何反倒不愿以身作则呢?”
李世民嘴唇动了动,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李承乾,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
他自然想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做个好表率。
可他实在不愿意将御马送出去……
一时间,李世民陷入了两难。
就在这时,被魏征提到的太子李承乾,忽然上前一步。
“父皇,魏大人所言虽有理,但儿臣以为,或有更好的主意。”
李世民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问道:
“承乾有何良策,快快说来!”
太子李承乾躬身一礼,不卑不亢地说道:
“若真送活马过去,天幕上的先生又该如何安置?想来也是一桩麻烦事。”
“依儿臣看,不如送先生马俑。”
李世民眼睛一亮。
“马俑?”
这个主意好!
李承乾的声音清朗而自信:
“正是!”
“可送‘六骏’陶俑。”
“那六骏乃父皇昔日心爱战马,更是父皇赫赫战功的见证,后世之人定然知晓。”
“送六骏之俑,既能彰显父皇的重视,亦能恰到好处地起到提点之用。”
李世民大手一挥,果断采纳。
“好!”
“就这么办!”
他立刻吩咐内侍,命少府监的能工巧匠,尽快烧制一套六骏陶俑。
“要用最好的料,最好的手艺,务必烧制得栩栩如生!弄好了即刻送来,朕要亲自过目!”
吩咐完毕,李世民龙颜大悦,拍了拍太子的肩膀。
“不愧是朕的太子!”
他转头又看向魏征,也带上了几分笑意。
“玄成,你这法子虽说激进了些,但目的还是好的。”
魏征躬身行礼,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意:
“陛下圣明,太子殿下聪慧仁厚,实乃我大唐之福。”
他的目的本就不是真要皇帝送出活马,不过是借机规劝罢了。
不过太子的举措,倒是有几分出乎他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