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4章 历史上八百人能干什么?

作者:切菜切一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铭的声音再次响起,将所有人的思绪都拉了回来。


    “最后一个谣言,也是流传最广的,说朱允炆下令,‘毋使朕有杀叔之名’。”


    “这个说法,最早是万历年间一个叫王圻的人写的,后来被清朝修《明史》的那帮人,给放了进去,当成了宝贝。”


    “但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家人们都知道,在明朝那种战场上,神机营的洪武大炮一字排开,强弓劲弩遮天蔽日,一旦开打,炮弹和箭雨可不长眼睛。”


    “想在十几万人的血肉磨盘里,单独保住某一个人的性命,那不是打仗,那是拍神话剧!”


    苏铭划开手机,调出了一张北京附近的地形图。


    “家人们再看这个地形图,北平,也就是后来的北京,这个地方,天然就被西面的山西死死压制,几乎无险可守。”


    “当时,山西、辽东、山海关,全都在朱允炆的掌控之中。”


    “可以说,朱棣是被三面合围,死死困在北平那一隅之地,想找个地方苟延残喘都做不到!”


    “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任何人,能在完全不掌握山西的情况下,仅凭河北一地,对抗整个中原王朝,并且还能赢下来!”


    “只有朱棣。”


    “靖难四年,前三年,他的地盘,始终就只有北平三府之地。”


    “但凡他输掉任何一场主力决战,后面要面对的,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苏铭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无法掩饰的,发自内心的敬佩。


    “这种九死一生的绝境,最考验一个统帅的心态,和临机应变的能力。”


    “但朱棣,他做到了。”


    “他不仅挺了过来,还最终打败了那个正处于鼎盛时期,手握无数精兵良将的大明朝廷!”


    苏铭的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力量,仿佛要穿透时空,响彻在每一个朝代的上空!


    “所以,各位!”


    “朱棣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


    “当之无愧的,顶级战神!”


    ……


    大明。


    奉天殿内,气氛凝固如冰。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喃喃复述。


    “顶级战神……”


    他戎马一生,自然知道这种评价,对于一个统帅而言,是多大的荣誉。


    只是没想到,这个词是用来形容这个篡位的小子。


    北平一隅之地,对抗整个大明。


    被三面合围,置之死地而后生。


    如果是还不清楚白沟河战役具体细节的他,肯定会对这个评价嗤之以鼻。


    但现在……


    他朱元璋,不得不承认。


    他的四子朱棣,确实有很强的军事天赋。


    可这样的儿子留着,如果以后标儿压制不住,绝对会是更大的风险。


    这个天幕,虽然透露出了未来标儿因何而死,但同样也暴露了老四的能力……


    这势必会加倍膨胀老四的野心和势力,甚至提前诱发老四反叛。


    实力如此强劲的将帅,可谓千百年难得一遇。


    杀之可惜,不杀又怕标儿日后难以压制……


    朱元璋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


    大唐,太极殿中。


    李世民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欣赏的神色。


    “以北平三府之地,三面受敌,对抗整个大明朝廷。”


    李世民的指节,轻轻敲击着御案,发出的声响在安静的殿内格外清晰。


    “虽然只知道一场战役,但足以管中窥豹。”


    房玄龄捋了捋胡须,沉吟道:


    “陛下,此等绝境,能翻盘者,非有超凡之军略与心志不可。”


    “河北一地,无险可守,西有强敌,南有天堑,北有大军。”


    长孙无忌接着说道:


    “其难度,不亚于昔日太上皇起兵于太原。”


    李世民闻言,轻笑一声。


    “辅机,这可不一样。”


    “太原起兵,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处处是机会。”


    “这朱棣,面对的却是一个鼎盛统一的王朝,是他自己的国家。”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欣赏。


    “能赢,确实是个人物。”


    ……


    听完苏铭的总结,弹幕如火山喷发,瞬间淹没了整个屏幕。


    【Judy牛逼!!!】


    【真是佩服他了,从古至今真没几个他这么能打的】


    【靖难战争之所以看着抽象,是因为大多数人宁可相信别人蠢,也不相信朱棣的军事能力在当时已经超模。】


    【李景隆被黑的真的很惨,稍微查一下他的军事生涯就知道,这人没有那么离谱。】


    【众所周知,《明史》是清朝编撰的,里面太多造假和污蔑。】


    【确实猛,不服不行,翻盘局的神。】


    【再猛也是个篡位的贼!】


    苏铭看着弹幕,话锋一转。


    “不过说起来,这历史上的八百人,还真有点说头。”


    “张辽,率八百死士为先锋,直冲孙权的数万大军,杀得江南人人闻风丧胆,小儿夜不敢啼。”


    “李世民,领八百人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


    “霍去病,率八百骠骑,孤军深入漠南,斩首两千余级,俘虏单于叔父、相国,一战封神。”


    “还有我们刚刚说的,燕王朱棣,凭八百府兵,起兵靖难,夺了天下。”


    苏铭每说一个名字,弹幕就爆发出一阵惊叹。


    【卧槽!这么一说,八百这个数字也太玄学了吧!】


    【八百人!改变历史的神秘数字!】


    【八百人就八百人,八百人先下手为强!】


    【是兄弟就来玄武门对掏。】


    【我决定了!今天就只有一个太子!】


    【兄弟死了不就只剩他一个太子了吗,狗头。】


    【点头yes摇头no,奉天靖难gogogo!】


    【霍去病那个才是最顶的,那个时候他才十八岁!】


    【所以说,别管对面有多少人,凑够八百个兄弟,直接就能开片了!】


    【别说八百,给我五百愿意死心塌地跟着我的,我就敢揭竿而起,和他们共谋富贵!】


    【楼上的,开门查水表了。】


    【现在不流行查水表了,流行送外卖和送快递。】


    ……


    大汉,未央宫。


    刘彻看着天幕,眉头紧锁。


    先前那天幕说他刘彻的太子也没能继承皇位,这事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心里。


    导致他心烦意乱,压根没去听苏铭说的白沟河战役。


    直到天幕上苏铭突然来了一句。


    “霍去病,率八百骠骑,孤军深入漠南,斩首两千余级,俘虏单于叔父、相国,一战封神。”


    话音落下,整个未央宫,落针可闻。


    刘彻缓缓转过头,目光如电,射向站在自己身侧不远处的霍去病。


    霍去病此时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


    如今,只是他身边一个不起眼的侍中。


    少年身形尚未完全长开,但脊背挺得笔直。


    一双眼睛正死死地盯着天幕,清澈的瞳孔里,映着天幕的光,也映着一丝茫然与错愕。


    谁?


    我吗?


    上面说的霍去病,是我吗?!


    刘彻的目光,在那少年身上一寸寸地扫过。


    八百人?


    孤军深入?


    斩首两千?


    俘虏单于的叔父和相国?


    我没听错吧?


    这……这怎么可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