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内,死寂无声。
天幕上的字,还在无情地滚动着。
【朱樉?就他?】
【他都不是个人,纯畜生啊!】
【……】
朱元璋眼中的疯狂与偏执,一点点凝固了。
一群……畜生……
朱元璋的身子晃了晃,他扶住龙椅的扶手,才勉强站稳。
先前的怒火,瞬间被一股刺骨的寒意所取代。
他以为,只是老四朱棣一个人生了反骨。
他以为,只是他日后选的那个孙儿,太过愚蠢无能。
可现在,这天幕却告诉他……
他分封各地的儿子们……
竟都是一群畜生?!
他的标儿,不是简单的舟车劳顿,染上风寒。
是被他的亲弟弟,咱的第二个儿子,朱樉……
活活气病的?!
他的目光,已经从天幕上移开,缓缓落向了殿下。
那里,跪着他的一众儿子。
他的视线,越过了依旧跪得笔直的老四朱棣,精准地锁定了另外两个身影。
他的次子,秦王朱樉。
他的三子,晋王朱棡。
“父……父皇……”
朱樉双腿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儿臣……儿臣没有!”
“天幕胡言!儿臣怎么会害大哥!”
【晋王屠自己城,齐王好杀人,代王贪财刮地皮,随手捶死行人,鲁王开无遮大会,谁说他他就杀谁,谷王强占民田私刑杀人,朱元璋的儿子没几个好东西。】
看到这条弹幕,朱元璋眼前一黑。
他踉跄一下,好不容易站稳,却推开马皇后和朱标,缓缓走下御阶。
他一步一步,走到那群跪在地上的儿子面前。
朱樉和朱棡吓得魂飞魄散,不住地磕头,额头与冰冷的金砖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
“父皇饶命!儿臣知错了!儿臣再也不敢了!”
“父皇!天幕说的是以后,不是现在啊!儿臣可以改!儿臣一定改!”
朱元璋看着他们,忽然笑了。
只不过这笑声怎么听,都让人感觉瘆得慌。
“屠城……”
“杀人……”
“贪财刮地皮,捶死行人……”
“开无遮大会,随意杀人……”
“强占民田,私刑杀人……”
朱樉和朱棡每听朱元璋说一句,身体就忍不住抖一下。
朱元璋的目光,从次子朱樉身上,缓缓移到了他身旁的三子朱棡,再扫过殿内跪倒的其他几个的儿子。
“好啊……好啊……”
“都是咱的好儿子……”
“咱的好儿子!”
话音刚落。
他猛地抬起脚,一脚踹在次子朱樉的胸口!
朱樉惨叫一声,整个人向后翻倒,滚出几米开外才停下来。
马皇后面色一变,刚想要上前劝阻,但一想到这些儿子们做的坏事,又攥紧拳头,硬生生忍了下来。
不行!
重八在教育皇子,自己不能这个时候去劝。
否则他们有恃无恐,更加不知悔改。
朱元璋指着朱樉,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你不成器也就算了!”
“为什么还要害你大哥为你劳心劳神?!”
“要不是为了替你这个畜生收拾烂摊子,你大哥怎么会生病!”
他又转向一旁抖如筛糠的三子朱棡。
“还有你!屠城?”
“你好大的本事啊!咱当年打仗都不敢这么干!你倒是有出息!”
他指着一个又一个儿子,每说一句,心就往下沉一分,眼中的光就黯淡一分。
“咱打了一辈子的江山,就是为了交给你们这群畜生,让你们去祸害咱的百姓的?!”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一片令人心悸的决绝。
“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么死的,你们恐怕已经忘了吧……”
“这才多少年啊……”
“咱一想到你们这些畜生,也会成为逼死百姓的刽子手……”
“咱恨不得,现在就掐死你们!”
他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自认不输历代开国之君。
到头来,却连自己的儿子都教不好!
何其可笑!
何其悲哀!
他猛地转身,踉跄着走回龙椅,一屁股坐了下去。
“传旨。”
他的声音,再没有了半分温度,只剩下无尽的疲惫与森寒。
“将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拖出去杖责二十!”
“杖责后禁足宫中,无朕旨意,不得出宫半步!”
“再给他们找几个最严厉的师傅!告诉那些师傅,给咱往死里教!”
朱元璋闭上眼睛,挥了挥手。
“不服教就继续打,打死了也无妨!”
朱标在一旁罕见的没有阻止。
因为他也看到了天幕上的弹幕,那上面说了老二是怎么死的,也说了自己不该屡屡给他们求情,更说了老二死后父皇的态度……
桩桩件件都说明,老二确实犯下了天怒人怨的大错。
马皇后身为母亲,听到儿子被杖责还是不免心痛,但她知道这个时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别添乱。
于是她只能别过头去,留下了两行清泪。
……
苏铭那边也相当热闹。
因为不久前,直播间突然有一条弹幕蹦出来,引发了一场热议。
【我想知道,如果朱标不死,朱棣还会造反吗?】
果然,屏幕上的弹幕如同开了闸的洪水,瞬间将画面淹没。
【朱标活着,朱棣就是想造反,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拿什么造反?蓝玉、傅友德、冯胜这些老将都在,哪个不是身经百战?轮得到他朱棣?】
【朱元璋杀那些功臣,就是因为知道朱允炆那个小娃娃镇不住!朱标活着,根本不需要杀人!】
【朱棣是喜欢冒险,不代表他是傻逼,完全打不赢的仗人家是不会打的。】
【朱标不死,朱棣就是大明最忠心的塞王,没有之一。】
【朱标有多得人心,看看沐英就知道了,朱标病逝,别人是悲痛欲绝,沐英是直接悲痛到绝了。】
【啊?直接死啦?!】
【别洗了,朱棣就是狼子野心,朱标活着他就不反了?最多就是晚几年反而已!】
弹幕飞得太快,各种观点激烈碰撞,火药味越来越浓。
苏铭看着屏幕上几个明显已经吵红了眼的ID,知道必须得插手了。
他清了清嗓子,对着镜头笑了笑,试图缓和气氛。
“古往今来,藩王造反,能成功的,也就一个朱棣。”
“可见这件事的难度有多高。”
“当时的情况,朱棣确实是被刀架在了脖子上,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只能奋起一搏。”
苏铭的语气不偏不倚,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其实关于靖难之役,网上存在很多流传很广的说法,并不准确。”
他的声音不偏不倚,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首先,很多人觉得,朱元璋把开国功臣都杀光了,导致朱允炆手下无人可用,只能派李景隆那个草包去送人头。”
“这个说法,其实是以偏概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