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7章 四个皇帝凑不出一个太子

作者:切菜切一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穿过幽静的竹林,脚下是碎石铺成的小径。


    苏铭的声音随着镜头的移动,带着一丝沉静。


    “我们现在顺着这条路,去东边。”


    他走上了明东陵的神道,这条路比之前孝陵的神道要窄得多,也更显萧索。


    神道向前,本该是享殿的位置,如今只剩下几块孤独的石柱础,陷在杂草丛生的地面里。


    殿宇早已消失无踪,连同那座本该矗立于此的门。


    苏铭的镜头扫过这片空旷的遗址,最终停留在远处一个隆起的山包上。


    “大家现在看到的那个山包,就是懿文太子朱标的宝顶了。”


    “他的地宫,就在那下面。”


    【这就到了?也太荒凉了吧……】


    【感觉什么都没了,连个像样的门都没有。】


    【看着跟我家村头的小土坡差不多了。】


    【和老朱的皇陵比起来,这也差太多了,太惨了。】


    苏铭看着弹幕,开口解释。


    “因为朱标下葬时,是以皇太子的身份。”


    “所以陵寝的规制,自然不能和明孝陵的帝陵相比。”


    “东陵虽然地面建筑损毁严重,但根据勘探,它的地宫和孝陵一样,从未被盗掘过。”


    他顿了顿,补充道。


    “而且这座陵寝的格局非常特殊,前尖后方。”


    “整体像一个龟背的形状,这是目前我们国家发现的,唯一一座龟背形的帝陵布局。”


    【父猛子仁的,好像有好几对都成了悲剧。】


    【秦始皇和扶苏,汉武帝和刘据……没一个有好下场。】


    【朱标真的是历史上权势最大、地位最稳的太子了吧?监国理政长达十五年,朝野上下谁不服他?】


    【典型的慧极必伤,天妒英才啊。】


    【开国太子基本都不能顺利继位。】


    【不是有个梗吗?说嬴政、刘彻、李世民、朱元璋,四个皇帝凑不出来一个太子。】


    【阴间笑话……】


    【李承乾翻开史书一查,上一个嫡长子顺位继承是八百年前的汉惠帝刘盈,心都凉了。】


    【刘彻还说刘据“子不类父”呢,结果呢,刘据死在了最像他的那一刻。】


    ……


    大秦,咸阳宫。


    宫殿恢弘,烛火通明,却照不散那凝如实质的冰冷。


    嬴政看着天幕上那句,“四个皇帝凑不出一个太子”的戏言。


    他的脸色,晦暗不明。


    “父猛子仁……”


    他嬴政,扫六合,吞二世,自认功盖三皇,德高五帝。


    到头来,竟与后世的几个皇帝,一同被后世列为“失败的父亲”。


    何其荒谬!


    他与他们,不一样。


    得天幕提醒,他嬴政,早已洞悉了危机。


    胡亥与赵高,已被他囚于深宫,如同两条待宰的死狗。


    他才是掌控命运的人。


    他的目光,缓缓移向殿下。


    那个总是劝谏自己“爱惜民力”、“行仁政”的长子。


    正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嬴政知道,为了不迎接那样的未来。


    他需要改变。


    他的长子也需要改变。


    既然如此,那就从今天开始吧!


    他冲着缓缓开口:


    “扶苏,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那张假的遗诏,会送到你的和蒙恬的手上?”


    扶苏愕然望向嬴政,随后陷入深思。


    看扶苏脑筋转的太慢,嬴政深吸一口气:


    “你以为仅靠胡亥和赵高,就能篡改朕的遗诏了吗?”


    扶苏瞪大眼睛,立马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他张开嘴巴,想要说些什么。


    但对上了嬴政审视的目光后,又缓缓合上。


    嬴政轻哼一声:


    “看来你很清楚……”


    “不止赵高一人,不希望你登上皇位。”


    “你该好好反省了,这朝堂上哪些是你的敌人,哪些是你的帮手。”


    “如果等太阳升起时,你依旧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


    “那你就不用再继承朕的皇位了。”


    扶苏沉默半晌,垂首道:


    “是,父皇。”


    ……


    大汉,未央宫。


    【四个皇帝凑不出来一个太子】


    刘彻的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子不类父……”


    “刘据死在了最像他的那一刻。”


    他看向怀里睡得正香的儿子。


    为什么朕会觉得这孩子不像朕?


    为什么天幕又说这孩子死在了最像朕的时候?


    朕的宝贝儿子,究竟做了什么?


    难道他死在了自己的前面?!


    一种巨大的、未知的恐惧,攫住了这位年轻帝王的心。


    他刘彻自信能掌控朝堂,掌控一切。


    可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竟然掌控不了一个孩子的未来。


    不行!


    他既然已经知晓了未来,就一定要改变!


    他要用全天下最好的资源,去培养这个孩子。


    他要亲自教导他,他要将他打造成最完美的继承人。


    他偏不信命!


    他要和这该死的天命,斗上一斗!


    ……


    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当然知道自己皇位的来路。


    玄武门的血,至今还未干透。


    他以为自己励精图治,就足以洗刷一切。


    可后世之人,却还是把他和嬴政、刘彻、朱元璋这几个人,绑在了一起。


    绑在了“太子养废”的耻辱柱上。


    他的承乾,他的青雀,他的稚奴……


    一想到自己的儿子们,可能会重蹈覆辙,甚至比那朱家更甚。


    他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喘不过气来。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垂手立于殿下,噤若寒蝉。


    他们能感受到,那平静的龙袍之下,是何等汹涌的波涛。


    “陛下……”


    长孙无忌斟酌着开口:


    “朱家之事,殷鉴不远。”


    “然,我大唐与明不同,陛下正值盛年,太子亦聪慧仁孝……”


    聪慧仁孝……


    李世民想起了自己的承乾。


    那个孩子才十三岁,知书达理,温文尔雅。


    对他这个父皇恭敬孝顺,对下面的弟弟们也友爱有加。


    这本是李世民最欣慰的一点。


    可现在,这一点却成了他最深的恐惧。


    到底是什么样的意外,能让那样一个好孩子,也走向悲剧?


    李世民想不明白。


    难道……


    他脑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


    难道是因为承乾害怕,玄武门之事再次上演?


    还是说……


    未来玄武门之事真的重演了?!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像藤蔓一样死死缠住了他的心脏。


    他自己怎么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陛下,天幕之言,或有夸大之处,不可尽信。”


    房玄龄见他神色变幻,也上前一步,低声劝慰:


    “太子殿下如今尚在东宫安稳读书,有良师辅佐,断不会出差错。”


    “不会出差错?”


    李世民转头看了他一眼:


    “那为什么天幕要说……”


    “朕和他们加一起,都凑不出一个太子?”


    房玄龄一时语塞。


    长孙无忌站在一旁,更是担忧不已。


    要知道,他可是太子的亲舅舅。


    谁出事他都无所谓,唯独太子不能出事。


    可看天幕的语气,未来太子恐怕凶多吉少……


    难道这就是玄武门的后遗症吗?


    长孙无忌两眼看地板,默默在心里反问自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