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章 孙十万

作者:切菜切一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铭看着瞬间被各种“孙十万”梗刷屏的弹幕,不由得失笑摇头。


    “家人们冷静,冷静。”


    “关于这位吴大帝,咱们不能只玩梗,还是要客观评价一下的。”


    【有什么好客观的?孙十万难道是假的?】


    【江东杰瑞!背刺关羽!】


    【合肥战神张辽请求出战!】


    【张辽也敢叫合肥战神?真战神难道不是孙十万吗?】


    苏铭看着这些弹幕,头都大了。


    “行,咱们先说那个最有名的‘孙十万’。”


    “这个称呼,最早其实出自他的老对手,魏文帝曹丕之口。”


    “《魏书》曾多次提及孙权率十万众攻围合肥城。”


    “但魏蜀毕竟是敌对势力,曹魏为了凸显孙权丢人现眼,菜鸡一个,当然会对孙权的军队人数进行适当的夸大。”


    “实际上同年的赤壁之战中,孙权交给周瑜程普两万人,自己带了一万人做后继。”


    “周瑜打完赤壁之战,就带军队跑去打南郡,孙权手里还是那一万人。”


    “之后孙权跑去打合肥,他就是会撒豆成兵,也搞不出十万人来。”


    【所以合肥那一仗到底多少人?】


    苏铭看到弹幕,立刻接上了话。


    “家人们,孙权打合肥的亮点,从来不在于他带了多少人。”


    “而在于他究竟打了多少次?”


    “孙权这一辈子,死磕了合肥六次,本人亲自上的就有四次。”


    “主打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我们所熟知的,和张辽交手那次,是孙权的第二次。”


    “当时曹老板主力不在,合肥城里就八千人。”


    “结果,张辽带着八百个猛男,直接冲了孙权的大本营,一边砍人还一边高喊:‘我乃雁门张文远!孙权你出来单挑!’”


    苏铭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憋不住的笑意。


    “给孙权吓得,连滚带爬地跑到一座小山包上,才算捡回一条命。”


    “等张辽杀穿了阵地回去,吴军的士气直接崩了。”


    “孙权一看,这还打个屁?只能下令撤军。”


    “但最骚的操作来了。”


    “他撤军的时候,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非要自己亲自断后。”


    “结果大部队都跑远了,他带着一千多人才走到逍遥津,张辽突然又跟鬼一样冒了出来!”


    “要不是吕蒙、甘宁拼死护驾,咱们的吴大帝估计就交代在那了。”


    “这一战,直接把张辽送上了神坛,曹老板当场给他封了征东大将军。”


    “甚至江东的老百姓,后来都用‘张辽来了’吓唬哭闹的小孩。”


    【江东小儿止啼,张文远是也!】


    【一生之敌,张文远!】


    【八百虎贲踏江去,十万吴兵丧胆还!】


    【他为什么要死磕合肥?】


    【合肥是魏吴交汇,战略要地,想往北就必须先打合肥。】


    【孙十万只能证明他打仗不行,背刺关羽证明他人品也不行!】


    【背刺友军确实很恶心。】


    【???刘备借荆州不还,难道不算背刺?】


    苏铭看到弹幕提及这件事,不由得叹了口气:


    “荆州,其实是一笔烂账。”


    “简单来说,一开始大家合伙打曹操,刘备单独拿下了荆州部分土地,以及整个益州。”


    “孙权在合肥受了气,就派人去讨要荆州。”


    “刘备也聪明,没说不给,画了个大饼,说你别急,等我拿下凉州,整个荆州都给你。”


    “这就是‘借荆州不还’的由来了。”


    “两家扯皮了很久,最后还是坐下来谈,以湘水为界,把荆州给分了。”


    【这么一看,好像是刘备不地道啊。】


    【屁!刘备凭本事拿下的地盘,凭什么给你孙权?】


    【这是政治博弈,没什么地道不地道的。】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确实只是政治博弈。”


    “但,孙权之后的操作,彻底改变了三国的走向。”


    他的声音变得严肃,甚至带着一丝冷意。


    “他联合了敌人曹操,从背后,捅了盟友一刀。”


    “趁着关羽在前方和曹军主力死战的时候,他派人偷袭了荆州后方,断了关羽的归路。”


    “这,就是我们熟知的,白衣渡江,败走麦城。”


    苏铭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又似乎在平复情绪。


    “但你们以为这就结束了吗?”


    “不,没有!”


    “孙权在杀了关羽之后,居然又派人去找刘备,试图重新结盟。”


    “家人们,关羽是刘备什么人?那是刘备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啊!”


    苏铭的声音不大,却字字诛心。


    “打个比方,我联合你的死对头,抢了你的地盘,杀了你最亲的兄弟,还狠狠扇了你一耳光,然后我转过头来,笑呵呵地对你说,嘿,兄弟,我们还是好朋友哦。”


    “你们说,这事换谁,能接受?”


    【血压上来了!】


    【他要是拿了荆州就北伐,一统天下,我敬他是条汉子!但他拿了荆州就趴窝了!只想坐收渔翁之利!】


    【孙权这人,格局太小,眼光太窄!】


    【你们不能从道义上看,这是政治!】


    【讲道义的都死绝了。】


    【对啊,司马懿不跟你讲道义,指着洛水发誓,所以洛水臭了!】


    看着再次沸腾的弹幕,苏铭适时地将话题拉了回来。


    “不过,我们看历史人物,也不能只看一面。”


    “孙权能与曹操、刘备并立,执掌江东数十年,最终称帝建国,肯定不是一个只会送人头的庸才。”


    “早年间,他极其擅长用人,政治手腕也很高明,否则早就被江东那帮士族给架空了。”


    “论雄才大略,他比不过曹操;论仁义感召,他比不过刘备。”


    “但他有一个最大的优势。”


    苏铭的目光变得幽深。


    “活得够长!”


    “论辈分,他是曹操和刘备的子侄辈。”


    “他活生生把曹操和刘备,这两个一代枭雄,全都给熬死了。”


    “只可惜,人一老,就容易犯糊涂。”


    “晚年的孙权猜忌忠良,废立太子,爆发‘二宫之争’,几乎把他前半生积攒的声望和基业,败了个精光。”


    “再加上他称帝,始终缺少一个最重要的东西。”


    苏铭一字一顿地说道。


    “名正言顺!”


    “所以,他在后世的风评中,总是逊色许多。”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摸了摸那块刻着“吴大帝孙权蒋陵”的石碑。


    【孙权晚年刻薄寡恩,连陆逊都被他活活气死,太不是东西了。】


    【我不理解,你要荆州也就算了,为啥非要杀二爷?放回去也不至于撕破脸,还能留后路,为啥要杀呢?】


    【他怕,二爷太猛了,而且是蜀汉猛将,不敢放回去,怕被报复。】


    【一念之差,毁了匡扶汉室的最后希望。】


    【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败。】


    【鼠辈!】


    【诸葛亮:我料事如神,但没算到盟友可以这么蠢。】


    【坏人绞尽脑汁,不如蠢人灵机一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