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0章 赶工期间遇到的三座大山!(感谢用户10180128~)

作者:爱吃柠檬的咸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原本中午半个小时后就能吃完的午饭,三人愣是吃了一个小时,额头上都陆陆续续淌出了汗。


    秉着不浪费粮食的心理,众人愣是硬顶着吃干抹净,陈正部长吃的最多,辣味本就符合他的胃口,吃起来那可谓是得心应手。


    王建国跟苏工可就没有那么好了,被辣的连连咂舌。


    下午,简单的休息过后,两人又开始了继续的研发。


    今天的目的就是初步敲定制罐机的制作步骤与流程,有王建国在旁边讲解重难点,苏工理解图纸的速度远超以往,二人确信最快明天就可以开始动工,动用整个工程部的力量,制罐机的制作工期会大大缩短!


    就这样,王建国是每天早上干脆直接奔向工程部,肉联厂那边跟吕朝阳打过招呼。


    他也知晓制罐机是目前的重点,肯定是不能掉以轻心的,罐头车间以及检疫车间都由人代为管理。


    京城肉联厂现在少了李启德这个副厂长在,厂里上上下下的事务很多,给吕朝阳忙的脚都不沾地。


    而王建国这位“代理副厂长”,第一天上任就跑到工程部,不在厂里,自然会引发一些人的不满,他们认为这位置不给自己简直就是浪费。


    可很快,厂里屠宰车间的马福顺、刘大炮,罐头车间里的狗剩、马三、驴蛋,检疫科全部科员全都站了出来,任何对王建国这位代理副厂长有意见的言论,他们都会坚决维护。


    “你们这么有本事,厂领导怎么没有提拔你们啊!我瞧你们分明就是嫉妒咱们王科长!”


    “之前的劳动竞赛你们连选拔的资格都没有,人家王科长给咱们拿了冠军回来,整个厂子风光的时候,你们都忘了?”


    “要是没有王哥在,咱们的京城肉联厂现在能这么出名吗?能连登三天报纸的头条吗?现在就想翻脸不认人在?有本事你们出去吹求侃大山的时候,别提咱们罐头车间的事!”


    “……”


    一声声的灵魂质问,瞬间把那些不满的人阻咽的无法回应。


    是啊!


    没有王建国做出的贡献,他们现在恐怕还会落后于津门肉联厂好几条街,恐怕连人家的屁股都瞧不着!


    其实,吕朝阳对此也能够理解,王建国横空出世,凭借无与伦比的才能成为最闪耀的科长,他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很多在厂里熬着资历的老人虽然心存敬畏,但是更多是不甘,就那屠宰车间里的老师傅刘大炮来说,他之前对王建国的态度不也是这样吗?


    但是在竞赛场上,王建国的完美表现瞬间就把他给征服了!


    原本的不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早就已经烟消云散。


    这些有意见的人也是如此……


    等到制罐机的问世,这些人的嘴巴也会被全部堵上吧,吕朝阳想。


    ……


    五天后,周六上午。


    工程部的车间里,一台崭新、冒着热气的机器已然现世,王建国抹了抹额头上的热汗。


    “还是慢了……”


    王建国面前的制罐机只完成了一半,内部的核心零部件的组装至少还需要好几天才能完工,即便集结了整个工程部的力量,仍旧没法提前把机器造出来,这远远超乎了自己的想象。


    没有办法,那个时候国内的工业化程度实在是太低了,做制罐机的过程就有“三座大山”牢牢的挡在自己面前。


    一、钢材材质不达标。


    制罐机需要的是高精度、高光洁度的冷轧薄板,用于制造罐身模具。1953年时,国内钢铁工业虽然通过鞍钢“三大工程”在重轨和无缝钢管等领域取得突破,但在薄板轧制、冷轧技术和表面处理方面仍十分薄弱。


    这导致国产钢材的硬度、延展性和表面光洁度往往达不到精密模具的要求,直接影响了模具的寿命和最终罐体的质量。


    苏工在经过连续好几天的协调,方才从红星第一轧钢厂处借调来了一批勉强符合条件的钢材,制罐机器的罐身模具原料得以解决!


    二、缺乏精密加工能力。


    即使有了合适的钢材,将其加工成制罐机核心的级进模(就是能在一次冲压中完成落料、拉伸、成型多个工序的精密模具)更是难上加难。


    当时国内精密机床制造业几乎空白,主要依赖八级钳工的手工技艺进行修配,对于需要微米级精度的模具而言,缺乏高精度机床使得模具的同心度、平行度难以保证。


    这一点,好在苏工的工程部有几位已经退休的钳工老师傅坐镇,他们的徒手操作水平极高,王建国观看的时候都忍不住为之侧目。


    真不开玩笑,那个时候的老师傅手工艺能力极强,要是给他们详细的航母图纸以及材料,他们真的能够手把手一比一的造一艘出来!


    三、动力与传动系统瓶颈电机功率小、稳定性差;轴承、齿轮等基础件精度和耐用性不足,导致设备振动大、寿命短。


    这个问题就暂时没法解决,王建国跟苏工商量的方案就只能是——坏了就换。


    制罐机图纸所用的电机已经是在这个时代里能造出来的最优解了,除非能够有条件找毛熊国借几台过来,将它们的零部件全部拆除,重新整合,才有机会造出更好的电机……


    “呼——!”


    休息之际,王建国来到室外后院抽了支烟,室外的除了砖瓦房就是大楼,绿植格外的稀少,在这种环境下待久了,整个人心情都会变得压抑起来。


    “是时候该回厂里了,预订的青岛肉联厂宣讲过几天也要启程。”


    王建国抽完烟后,将烟屁股丢到地上踩灭,又用脚踢了几下,将其掩埋到旁边的碎泥土堆里。


    整栋大楼只有内部的核心区域地面会铺设青石板、方砖、石条确保干净整洁,外部通道则是会铺设简单的三合土夯实,满足基本通行需求,至于后院嘛,那就是原先的泥土路面,保持卫生即可。


    做完这些,他回到车间里跟苏工告别,图纸事宜早就已经交代清楚,继续留在这的意义也并不大。


    苏工也明白,打了招呼送别后,就继续一头扎进车间里,继续捣鼓研究了。


    就在王建国走后的几分钟里,吕朝阳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苏工,小王还在你们那吗?毛熊国的五位专家过来了,亲自点名要跟小王见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